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前言: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成本高企、技术发展不成熟、产业链协同效应不足、系统效率较低等结构性挑战。不过,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正形成“技术创新-成本下降-政策赋能-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未来我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1.全钒液流电池性能优越,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全钒液流电池俗称“钒电池”,是一种以不同价态钒离子溶液为活性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的液流电池。其核心特征在于电解液与电堆分离的设计,可实现功率与容量的独立调控。全钒液流电池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最为重要的储能技术路线之一。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其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与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对比情况

项目 全钒液流电池 锂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 长,循环次数大于20000次,使用寿命长达20年 相对短,循环寿命通常在 500 到 2000 次左右
倍率性能 优秀 良好
环境影响 较好,全钒液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不涉及污染与排放,且电解液可循环利用。 中等
安全性 优秀 中等
能量密度 12-40Wh/kg 80-300Wh/kg
投资成本 1.5-1.8元/Wh 0.4-0.5元/Wh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为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最具竞争优势的长时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始终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聚焦全钒液流电池研发、技术攻关和应用等方面,为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快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创新,重点在大容量液流、锂离子、钠硫、铅炭电池等电化学储能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方面开展创新和推广;《“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则明确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等。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7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等五部门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技术和产品。加强引导和扶持,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技术转化。鼓励储能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提质增效,鼓励创新beplay网站地址 模式降低成本,鼓励通过参与国外应用市场拉动国内装备制造水平提升。重点包括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高性能铅炭电容电池储能系统等。
2018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 快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创新,重点在大容量液流、锂离子、钠硫、铅炭电池等电化学储能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方面开展创新和推广,提高新型储能系统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
2021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集中攻关超导、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将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产业化应用纳入“十四五”新型储能技术试点示范。
2022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将全钒液流电池开发、生产纳入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23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液流电池。发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的全钒、铬铁、锌溴液流电池。突破液流电池能量效率、系统可靠性、全周期使用成本等制约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促进质子交换膜、电极材料等关键部件产业化。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液流电池等纳入鼓励类目录。
2024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建设一批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二氧化碳储能、液态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
2025年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液流电池重点开展液流电池电堆、双极板、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技术攻关,提升液流电池能量效率、系统可靠性、全生命周期经济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林源控股、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中钠储能、蓝天东方、寰泰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如林源控股正在建设3GWh全钒液流电池项目;中钠储能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等等。未来几年,随着全钒液流电池相关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其产能有望不断释放。

2024-2025年1月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部分在建和拟建项目情况

企业简称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总额 项目新增产能情况 进度
林源控股 林源集团3G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制造项目 25亿元 3GWh 全钒液流电池 2024年3月开工建设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300MW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制造项目 18.58亿元 一期主要建设年产能300M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生产线、生产厂房、研发中心以及办公楼等相关配套设施。 2024年8月开工建设
新新钒钛公司 新新钒钛邢台GW级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12.5亿元 建设全钒液流电池1GW储能系统生产线 2024年10月开工建设
金维储能 年产1GWh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及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制造基地项目 2.5亿元 主要建设1G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生产线、年产60000立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生产线 2025年2月开工
新兴铸管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 9.39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钒电解液30000立方米、全钒液流储能电池134MW/536MWh及航空钒铝合金600吨的生产能力 2025年2月开工建设
中钠储能 500M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 9.7亿元 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 2025年3月项目签约,项目计划2025年1月开工,2026年12月投产
蓝天东方 烟台储能中心(西部)1GW/2GWh项目 5亿元 首批建设100MW/210MWh工程,其中,95%为磷酸铁锂电池,5%为全钒液流电池 2025年3月开工建设
江苏隆晟 隆晟新能源核心部件“零碳工厂”项目 10亿元 年产100MWh的钒液流电池 2025年3月开工建设
星辰新能 - 30亿元 二期建设4GWh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2025年4月项目签约,二期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产
寰泰 100MW/600MWh全钒液流电池集成制造项目 4-5亿元 形成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功率模块100MW和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集成产品600MWh的生产能力 2025年4月开工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在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的并行推动下持续发展,但仍面临成本高企、技术发展不成熟、产业链协同效应不足、系统效率较低等结构性挑战。当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成本显著高于主流锂电储能方案,叠加能量密度与转化效率的技术差距,导致其在新型储能市场中的渗透率处于低位,2024年上半年累计装机规模仅占新型储能总规模的0.4%。值得关注的是,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的突破正推动钒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国产离子交换膜的规模化应用也使核心材料成本持续下降,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降本提供关键支撑。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在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的并行推动下持续发展,但仍面临成本高企、技术发展不成熟、产业链协同效应不足、系统效率较低等结构性挑战。当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成本显著高于主流锂电储能方案,叠加能量密度与转化效率的技术差距,导致其在新型储能市场中的渗透率处于低位,2024年上半年累计装机规模仅占新型储能总规模的0.4%。值得关注的是,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的突破正推动钒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国产离子交换膜的规模化应用也使核心材料成本持续下降,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降本提供关键支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在“双碳”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攀升,风电、光伏波动性并网加剧了电网调节压力。传统2小时短时储能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削峰填谷需求,而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既能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又可通过延长储能时长摊薄度电成本,凸显出更高性价比。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电网对长时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将进一步打开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空间。总的来说,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正形成“技术创新-成本下降-政策赋能-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这一良性循环将驱动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推动全产业链向规模化、高效化跃升。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全钒液流电池技术进步、成本下探、产业链纵向整合、利好政策推动和长时储能需求增长,其将依托高安全性、长循环特性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实现大规模量产,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固态电池行业供给分析:出货规模仍然较小 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商纷纷布局

我国作为电动汽车主产国和技术国,也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了固态电池相关要求,意在规范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推动固态电池进一步发展。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我国勃姆石行业应用领域正积极拓展 规模效应下产品价格下行 向小粒径方向发展

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持续走高、勃姆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电池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期间,我国锂离子电池用勃姆石需求量由2019年的0.66万吨激增至2024年的5.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97%。预计2025年其需求量将达到7

2025年08月20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光伏胶膜行业:EPE共挤胶膜市场占比提升 龙头企业福斯特盈利能力稳健

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降本,同时能源转型和经济性驱动需求激增,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行业需求增多。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56.5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我国光伏胶膜需求量达64.3亿平方米。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我国电解液溶剂行业:需求旺盛下产能持续扩张 DMC为当前应用占比最大类型

电解液溶剂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市场的发展与电解液市场变化息息相关。电解液,被誉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承担着运输锂离子的重任,还在正极与负极间传导电流,确保锂离子能够顺畅地在正、负极间穿梭。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低 行业发展空间大 目前已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近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装机总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增装机规模41.54GW/107.13GWh,占全球装机56.83%。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我国电解液行业:价格“腰斩”下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广州天赐稳居龙头地位

近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带动了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45%,达到了87万吨,不过其增速慢于锂电池增速,这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已改变,使单位GW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受益而持续提升。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