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行业消费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不过,,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1.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
功能性硅烷是指一类主链结构为−Si−O−C−的有机硅小分子,与硅橡胶、硅油及硅树脂并称为有机硅材料四大门类。功能性硅烷同时含有亲有机和亲无机两类官能团,可以作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界面桥梁或者直接参与有机聚合材料的交联反应,从而大幅提高材料性能,是一类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广泛的助剂。因此其也被业界誉为工业味精或工业维生素,主要用途如下:
功能性硅烷用途
用途 | 详情 |
无机填料表面处理 | 白碳黑、高岭土等无机填料由于表面亲水等原因,在树脂、橡胶等有机基材中分散性较差。使用功能性硅烷可以在无机填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疏水特性的非极性分子膜,提升无机填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并增强无机填料与有机基材的结合力,进而提升材料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候性。 |
玻纤增强材料的助剂 | 玻璃纤维与树脂基材难相容,填充效果不好。通过添加功能性硅烷,可以增强玻璃纤维与树脂间的粘合性能,改善玻纤增强材料的强度、抗水、电气、耐候性能。 |
粘接促进剂 | 添加功能性硅烷可以提升粘合剂、密封胶和涂料等的粘结强度及耐水、耐候性能,实现普通粘合剂无法实现的异种材料粘结,促进涂料对底材的浸润和附着力。 |
建筑、材料表面保护 | 功能性硅烷等可以在建筑、材料的表面形成有机疏水层,实现防渗、防潮、防腐。 |
织物整理和浸渍 | 用功能性硅烷制备的硅油可增强织物的舒适性、抗皱性、防水性、防静电性和耐洗性。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广泛应用于橡胶加工、塑料加工、粘合剂、密封胶、涂料、新能源(如风电、光伏、动力电池)、复合材料、金属表面处理、建筑防水等多个领域。从2021年数据来看,我国功能性硅烷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橡胶加工、塑料加工、粘合剂、密封胶、涂料等传统消费领域。其中,橡胶加工、塑料加工、粘合剂和密封胶合计占比超过6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功能性硅烷消费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功能性硅烷市场需求在多元化应用领域的推动下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其消费量由2017年的15.3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6.6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16%。展望未来,我国功能性硅烷消费量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到2029年有望达到39万吨,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95%。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三大驱动因素: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首先,橡胶和塑料加工等传统工业的庞大规模效应,为功能性硅烷奠定了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其次,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张将创造大量新增需求,同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重要增长点。最后,功能性硅烷优异的材料改性能力,包括提升产品耐候性、增强机械性能等优势,叠加技术持续进步,将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量增速快于全球
近年来,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功能性硅烷产能由2017年的37.7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70.2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28%。其中,2020-2022年受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带动,行业进入快速扩产周期,年均增速维持在13%以上的高位;而2023年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增速回落至3%左右的平稳区间(2023年+3.11%,2024年+2.76%)。从产量维度看,2017-2024年我国功能性硅烷产量从22.12万吨增长至40.1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8.89%),显著高于全球同期的37.6万吨至55.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 5.64%)的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ACMI/SAGSI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ACMI/SAGSI、宏柏新材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作为全球功能性硅烷产业的领军者,近年来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增强。从产能布局来看,2017-2023年间全球产能持续向我国集聚,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从65.98%增长至76.69%,六年内提升10.71个百分点。在产出贡献方面,我国产量全球占比从2017年的58.83%增长至2024年的72.72%,七年间提升近14个百分点。这种“产能+产量”双维度的领先格局,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功能性硅烷领域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头部企业功能性硅烷毛利率下滑
2024年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呈现“量增价减”的运行特征,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的影响下,产品价格普遍承压下行,进而导致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行业龙头企业江瀚新材(市场占有率第一)功能性硅烷产品销售均价降至1.84万元/吨(同比-14.2%),虽然销量增长部分抵消了价格下滑的影响,但其功能性硅烷业务营收仍同比下降3.69%至21.50亿元,毛利率下滑3.38个百分点至34.41%。
晨光新材功能性硅烷产品价格跌幅更为显著:氨基硅烷均价从2.51万元/吨跌至2.03万元/吨(-19.1%),环氧基硅烷从3.25万元/吨降至2.83万元/吨(-12.78%),含硫硅烷从1.83万元/吨下滑至1.63万元/吨(-11.22%),仅乙烯基硅烷跌幅较缓(-5%)。尽管销量有所提升,其功能性硅烷业务营收仍微降0.21%至11.57亿元,毛利率收窄0.11个百分点至15.25%。
宏柏新材功能性硅烷业务营收虽然小幅增长2.67%至12.36亿元,但毛利率下滑8.59个百分点至12.36%。这些数据也印证了在价格普跌背景下,企业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