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7.5% 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5.6% 出口量同比增长4.5%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当期值约为157.4万辆,同比增长51.1%。累计值来看,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约为1148.9万辆,同比增长37.5%。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值呈增长走势。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当期值约为157.4万辆,同比增长51.1%。累计值来看,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约为1148.9万辆,同比增长37.5%。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值呈增长走势。

(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上海市、陕西省,产量分别为314.83万辆、111.68万辆、108.49万辆。

2024年11月中国各省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

省份 11月产量(万辆) 1-11月产量(万辆)
广东省 45.53 314.83
上海市 12.44 111.68
江苏省 14.44 108.49
陕西省 13.49 105.89
重庆市 12.19 81.29
浙江省 9.74 74.86
广西壮族自治区 11.64 66.47
安徽省 8.16 63.67
湖北省 6.07 45.1
河北省 3.71 31.12
山东省 3.58 25.57
北京市 3.51 25.22
江西省 2.22 14.17
吉林省 0.95 13.86
辽宁省 0.92 12.33
河南省 1.02 11.02
四川省 1.31 10.7
湖南省 3.15 9.82
贵州省 2 7.92
天津市 0.5 5.82
山西省 0.37 5.23
福建省 0.27 2.03
甘肃省 0.11 0.94
黑龙江省 0.04 0.5
云南省 0.03 0.35
内蒙古自治区 0.01 0.02
海南省 - 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01 0.01
西藏自治区 - -
青海省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
合计 157.41 1148.9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各大区产量分布来看,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华东区域占比最大,约为34.86%,其次是华南区域,占比为33.19%。

各大区产量分布来看,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华东区域占比最大,约为34.86%,其次是华南区域,占比为33.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不包含港澳台)

2、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统计

销量来看,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51.2万辆,同比增长47.4%。1-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增长走势。

销量来看,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51.2万辆,同比增长47.4%。1-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厂商销量排行来看,2024年11月,新能源市场TOP 10厂商市场份额约为69.0%,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稳居前二,特斯拉(中国)上升至第三。累计来看,新能源TOP 4-10厂商格局稳定,上汽通用五菱超越特斯拉(中国)居第二。

2024年1-11月新能源市场厂商销量排名TOP10(单位:辆、%、%

排名 厂商 11月份销量 同比 占比 厂商 1-11月销量 同比 占比
1 比亚迪 394079 81.4 31.7 比亚迪 3121914 46.3 33.0
2 上汽通用五菱 94319 77.2 7.6 上汽通用五菱 594063 52.2 6.3
3 特斯拉(中国) 73709 12.9 5.9 特斯拉(中国) 575735 8.6 6.1
4 吉利汽车 67188 112.6 5.4 理想汽车 446426 36.6 4.7
5 理想汽车 50518 20.7 4.1 吉利汽车 412159 77.9 4.4
6 奇瑞汽车 39876 2330.0 3.2 赛力斯汽车 377275 437.9 4.0
7 零跑汽车 37135 103.9 3.0 长安汽车 327275 50.4 3.5
8 赛力斯汽车 35256 76.2 2.8 广汽埃安 312872 -21.8 3.3
9 长安汽车 34299 19.0 2.8 长城汽车 256292 45.1 2.7
10 长城汽车 31459 14.0 2.5 零跑汽车 229655 103.8 2.4

数据来源:乘联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统计

出口量来看,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同比下降14.1%;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呈增长走势。

出口量来看,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同比下降14.1%;1-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整体来看,近三年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呈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6月我国载货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9% 1-6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5.5%

2025年6月我国载货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9% 1-6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5.5%

近四年1-6月同期我国载货汽车产量呈增长走势。2025年1-6月,我国载货汽车产量累计约为188.6万辆,同比增长5.5%。

2025年09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创近六年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0%

2025年上半年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创近六年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0%

2025年1-6月,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约为654.5万辆,同比增长10%。整体来看,近六年1-6月同期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呈增长走势。

2025年09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8% 其中安徽、广东产量分别占比9.6%、8.4%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8% 其中安徽、广东产量分别占比9.6%、8.4%

近六年1-6月同期我国汽车产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量约为1556.5万辆,同比增长10.8%。

2025年09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我国轿车产量增至587.2万辆 同比增长10.1%

2025年上半年我国轿车产量增至587.2万辆 同比增长10.1%

近六年1-6月同期我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呈增长走势。2025年1-6月,我国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累计约为587.2万辆,同比增长10.1%。

2025年09月09日
2025年7月我国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长8.2% 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1%

2025年7月我国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长8.2% 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1%

2025年1-7月,我国合成橡胶产量约为512万吨,同比增长11.1%。整体来看,近三年1-7月同期我国合成橡胶产量呈先升后降走势。

2025年09月08日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35.5%  6月份使用年限2-4年交易量占比升至39.8%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35.5% 6月份使用年限2-4年交易量占比升至39.8%

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了14.11万辆,环比5月份增长了16.7%,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4%;1-6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了68.65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35.5%。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上半年全国皮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7% 出口量同比增长41% 长城汽车销量领先

2025年上半年全国皮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7% 出口量同比增长41% 长城汽车销量领先

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8%,处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1-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30.7万辆,同比增长17%。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65.75万辆 同比增长9.12% 其中A级轿车占比49.4%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65.75万辆 同比增长9.12% 其中A级轿车占比49.4%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65.75万辆,环比增长3.34%。基本型乘用车共交易92.27万辆,环比增长2.22%,同比增长5.80%;SUV共交易21.62万辆,环比增长3.20%,同比增长4.96%;MPV共交易10.97万辆,环比增长5.19%,同比增长15.27%;交叉型乘用车共交易4.15万辆,环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