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体药店是目前我国零售药店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销售规模占比达60%以上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其中实体药店是目前我国零售药店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销售规模占比达60%以上。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我国实体药店销售规模达6119亿元,占整体市场的65%。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二、受医保政策收紧、线上药店冲击等多因素影响,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实体药店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实体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企业,其经营场所为实体店铺,主要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过去,走在街头巷尾,百米之内五家药店的场景屡见不鲜,实体药店遍地开花,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截至2024年底,全国药店总数已突破68万家,较2023年增长7.8%。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平均每平方公里内就有超过25家药店。但如今,实体药店行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同比下滑1.8%,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的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相关上市民企药房的财务数据也反映出实体药店行业的不景气。例如在2024年,我国连锁药店TOP5的营收增速均不超过10%,尤其是老百姓、国大药房出现了负增长。而在净利润方面,除了益丰药房同比正增长以外,其余药房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最大降幅高达310%。
2024年我国连锁药店TOP5经营业绩情况
企业名称 | 营收(亿元) | 同比增速 | 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速 |
大参林 | 265 | 8.01% | 9.15 | -22% |
益丰药房 | 240.62 | 6.53% | 15.29 | 8% |
老百姓 | 223.58 | -0.36% | 5.19 | -44% |
国大药房 | 223.57 | -8.41% | -11.04 | -310% |
—心堂 | 180 | 3.57% | 1.14 | -79% |
资料来源:各企业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而根据分析,造成我国实体药店行业不景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电商和O2O的双重冲击下,传统药店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在医药电商平台下单买药,无需出门奔波,还能轻松对比不同商家的药品价格。线上平台运营成本低,药品价格也更亲民,让实体药店在价格竞争中节节败退,使其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市场份额占比跌至65%,较2023年再跌2.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国家的医保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众所周知,医保个人账户一直是药店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近年来国家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对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和额度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使得许多依靠医保购药的顾客进店频次大幅减少,直接导致药店客流量锐减,销售额直线下降。2024年上半年,我国药店店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0.6%,其中客单价同比下滑8.9%。同时,随着国家医保局持续扩大集中采购范围,2024年集采药品品种已占药店销售药品品种的65%以上。药价平均降幅超过50%,直接削减了药店利润。
三是客流量与单店服务能力明显下滑。前几年的药店行业一味跑马圈地,乃至“三步一药店”,以此增加收入。在竞争和内卷中,全国的实体药店却陷入了销售额、客单价下滑的困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连锁药店日均人效、坪效下降至1344元/人、72元/平方米,较2018年下滑15%以上。单店服务能力已从2020年的3000人降低至2024年6月末的2000人,一些重点城市已经下探至1000人。
四是成本压力的增加。据了解,一家药店要维持运转,至少需要雇佣两名员工,每月用人成本至少需要1万元左右。与此同时,随着监管趋严,药店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执业药师。2024年,一线城市执业药师年薪已达18-22万元,较三年前上涨了约40%。人力成本已成为药店第二大运营开支,仅次于商品采购成本。此外还要承担房租、水电等费用,这笔费用每月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五是过度密集的药店分布导致恶性价格战,使得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有资料显示,我国药店行业平均利润率从2020年的8.2%下降至2024年的5.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不景气下,我国药店市场迎来关店潮
在上述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2024年以来我国药店迎来了关店潮。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有3.9万家药店关门大吉,每个季度平均有9807家零售药店关门,日均关闭数量达107家,闭店率较2023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达到5.7%。展望2025年,预计将有5万至10万家药店关闭,整个行业门店数量可能从70万家缩减至60万家。在这一趋势下,中小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医保飞检、线上购药的分流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使得这些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百强连锁药店销售与门店占比持续上升,市场资源正加速向药店头部企业聚拢
尽管整体市场增速放缓,但百强连锁药店的销售占比与门店占比却持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百强连锁药店的销售占比从44%提升至58.8%,门店占比从20.3%上升至40%。这一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市场资源正加速向药店头部企业聚拢。在此背景下,中小连锁药店的生存境遇将愈发艰难。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药店收入构成发生根本性变化,但药品仍为实体药店最主要销售品类
收入结构方面:以往过度依赖药品销售,单纯依靠标品差价的方式,使得药店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容易受到政策影响,导致利润空间受挤压。困境中求变,目前不少药店开始将“扩品类”尤其是扩非药提上日程,行业也迎来一波转型浪潮。例如,白塔寺药店推出“文创堂”品牌,旗下门店销售文化T恤、四物汤明信片、中草药香囊等各式中草药元素文创产品,此外还推出“药咖啡”品牌。健之佳除中西成药外,还重点把握银发、悦己和增强免疫力等产生的非药市场长期需求,并尝试包含个护、保健食品、养生中药、生活便利品等多品类融合型直播。
部分药店“扩品类”情况
药店名称 | “扩品类”情况 |
白塔寺药店 | 推出“文创堂”品牌,旗下门店销售文化T恤、四物汤明信片、中草药香囊等各式中草药元素文创产品,此外还推出“药咖啡”品牌。 |
健之佳 | 除中西成药外,公司还重点把握银发、悦己和增强免疫力等产生的非药市场长期需求,并尝试包含个护、保健食品、养生中药、生活便利品等多品类融合型直播。 |
大树漱玉 | 在2025年6月1日开业的新店里,规划了药品器械、保健食品、孕婴护肤、家庭护理、宠物用品、跨境商品等6大区域。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现代药店的收入构成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其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药店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盈利方面 | 具体情况 |
OTC药品 | 非处方药因不受集采政策直接影响,平均毛利率维持在25%-35%之间。部分品牌知名度高、广告投入大的感冒药、退烧药等产品,毛利率甚至高达40%以上。 |
处方药销售 | 受医保控费和集中采购政策影响,处方药平均毛利率已从过去的30%下降至15%-20%。2024年第七批国家集采覆盖药品品种达到438个,平均降价幅度56.7%,直接压缩了药店在处方药领域的利润空间。 |
保健品和医疗器械 | 这类产品已成为药店最重要的利润来源。2024年数据显示,保健品平均毛利率达45%-60%,医疗器械平均毛利率在35%-50%之间。 |
隐形收入 | 许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药店还有大量“看不见”的收入。这包括医药代表提供的销售返点、生产厂家的推广费用、区域总代理的销售奖励等。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分“隐形收入”在部分中小型药店的总利润中占比可达15%-25%。 |
会员服务 | 大型连锁药店通过发展会员体系,增加客户粘性。数据显示,会员在药店的平均消费是非会员的2.3倍,且复购率高出65%。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药店开始“扩品类”,我国实体药店销售产品逐渐多元化,包括药品、药材、器械、保健品等。其中药品仍为药店药品最主要销售品类。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实体药店中,药品类销售额涨至4981亿元,较2023年增长2.3%;占比升上81.4%,较2023年提升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实体药店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米内网,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