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需求迅速扩张、出货量大幅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解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锂离子在正负极迁移的媒介,对锂电容量、工作温度、循环效率以及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其成本占锂电池成本约10%-15%。
锂电池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的特征,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航空航天领域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近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带动了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45%,达到了87万吨,不过其增速慢于锂电池增速,这主要系出于成本考虑,电解液配方已改变,使单位GWh电解液用量减少。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电解液价格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头部企业利润大幅收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出货量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但2023-2024年我国电解液价格已连续两年大幅下降。以磷酸铁锂用电解液为例,其现货报价从2022年年底的52,500元/吨降至2023年年底的21750元/吨,跌幅达58.57%。2024年尽管降幅相对收窄,但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依旧降到了2万元/吨,三元常规动力电解液价格也跌破2.3万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情况下,头部企业利润出现大幅收缩。以电解液“一哥”天赐材料为例:虽然2024年其电解液销量突破50万吨,同比增长26%,连续9年全球销量第一。但营业总收入125.18亿元,同比下降18.74%;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暴跌74.4%;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82亿元,同比暴跌79.08%。而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在于电解液市场价格大幅下降。
2023-2024年电解液“一哥”天赐材料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指标 | 2023年 | 同比增速 | 2024年 | 同比增速 |
营业收入 | 154.05亿元 | -30.97% | 125.18亿元 | -18.74% |
净利润 | 18.91亿元 | -66.92% | 4.84亿元 | -74.4% |
扣非净利润 | 18.24亿元 | -67% | 3.82亿元 | -79.08% |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一哥”天赐材料,2024年另一行业巨头新宙邦的净利润也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新宙邦实现营业收入78.47亿元,同比增长4.85%;归母净利润9.42亿元,同比下降6.83%;扣非净利润9.5亿元,同比微降0.59%。这也是新宙邦连续第二年净利同比减少。
而造成近年来电解液价格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火热,电解液市场诸多企业一窝蜂新建产能,导致供给严重过剩。例如有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为 274.4 万吨,而有效产能高达368.6万吨;另外也有其他数据预计 2025 年全球电解液规划产能为 600 万吨,需求仅为260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可能下滑至40%-50%。总之,虽然上述两处数据不一致,但都透露出一点,那就是当前电解液产能过剩严重。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门槛降低以及市场前景的向好,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者,这也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例如天赐材料由于价格战,其毛利率在2024年创19年新低,电解液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25.26%降至2024年的17.45%。新宙邦毛利率已连续四年出现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已降到24.55%,同比减9.78%,较2020年的36%降低了11.4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市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
此外,需求增速放缓,价格持续下跌,直接导致电解液企业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为了清理库存,企业不得不进一步降价促销,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内卷。例如六氟磷酸锂成本约6万元/吨,而目前市场价跌至5.5万元/吨,行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三、中国企业仍主导着全球电解液市场,国内头部效应明显、且市占率稳步提升
全球市场方面:中国企业仍主导着电解液市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市场占比最大,达到了87.3%;其次为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占比分别为7.9%和4.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市场方面:头部效应依然明显,且市占率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电解液市场CR4为69%,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CR8为86.1%,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0.2个百分点。从具体企业来看,广州天赐、比亚迪、新亩邦稳居第一梯队。其中广州天赐以33.8%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远超第二名比亚迪的15.7%、第二名新亩邦的14.2%。预计2025年下半年,我国电解液市场份额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1-5月与2025年1-5月我国电解液各厂商份额变化
企业名称 | 2024年1-5月 | 2025年1-5月 | 份额变化 |
广州天赐 | 33.2% | 33.8% | 0.6% |
比亚迪 | 16.6% | 15.7% | -0.9% |
新亩邦 | 14.2% | 14.2% | — |
珠海赛纬 | 4% | 5.3% | 1.3% |
石大胜华 | 2.1% | 4.7% | 2.6% |
香河昆仑 | 4.7% | 4.6% | -0.1% |
浙江永太 | 2.7% | 3.9% | 1.2% |
国泰华荣 | 8.4% | 3.9% | -4.5% |
中化蓝天 | 3.3% | 3.5% | 0.2% |
威海财全 | 4.9% | 3.2% | -1.7% |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