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一、茶饮料行业稳步上行,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5.2%水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茶饮料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是我国饮料(软饮料)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15.77%,仅次于包装饮用水。近年在健康消费驱动下,我国茶饮料市场呈稳步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18-2024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44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1545亿元,七年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而基于当下发展情况,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饮料‌,是我国饮料(软饮料)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15.77%,仅次于包装饮用水。近年在健康消费驱动下,我国茶饮料市场呈稳步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18-2024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44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1545亿元,七年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而基于当下发展情况,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但目前有糖茶仍占据主导地位

茶饮料大致可分为无糖茶与有糖茶两大类。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茶饮料大致可分为无糖茶与有糖茶两大类。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无糖茶市场已趋近饱和状态,其市场增长的动能显著衰减;且各品牌推出的无糖茶产品在风味、包装设计等关键维度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特征,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持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复购行为,无糖茶行业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无糖茶占比虽在不断攀升,但目前有糖茶依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无糖茶热潮的退去,厂商们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风向的变化,纷纷将目光转向有糖茶,试图在这一领域挖掘新的增长点。例如,农夫山泉推出新冰茶,元气森林继续加大冰红茶的投入,东鹏饮料进军果汁茶领域,统一推出冰红茶可乐,而康师傅则推出了低糖高纤冰红茶。此外,大窑、珍珍、香飘飘等品牌也纷纷涉足有糖茶饮料市场。

与此同时,无糖茶占比虽在不断攀升,但目前有糖茶依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无糖茶热潮的退去,厂商们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风向的变化,纷纷将目光转向有糖茶,试图在这一领域挖掘新的增长点。例如,农夫山泉推出新冰茶,元气森林继续加大冰红茶的投入,东鹏饮料进军果汁茶领域,统一推出冰红茶可乐,而康师傅则推出了低糖高纤冰红茶。此外,大窑、珍珍、香飘飘等品牌也纷纷涉足有糖茶饮料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2025年相关厂商布局有糖茶情况(部分)

厂商名称 布局有糖茶情况
农夫山泉 农夫山泉官宣碳酸茶新品“冰茶”。官方介绍称,该款产品100%真茶萃取,使用无菌冷灌装锁住茶香,并且0山梨酸钾、0三氯蔗糖、0茶粉。直播间线上首发价600ml*4瓶/19.9元。
元气森林 元气森林上新青梅茉莉冰茶,希望打破“青梅只能配绿茶”的传统,继续扩大冰茶产品线矩阵。
东鹏饮料 东鹏饮料推出“果之茶”系列果味茶新品,以“真果真茶,自然好喝”为宣传口号,目前市场反响热烈。该系列目前包含柠檬红茶、蜜桃乌龙茶以及西柚茉莉茶三种不同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统一 统一通过将可乐与冰红茶结合,创造出带有气泡感的冰红茶,从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品类。
康师傅 康师傅在2025年推出了低糖高纤、双倍薄荷以及西瓜口味等三个版本的冰红茶,持续进行产品的品类升级。
娃哈哈 娃哈哈冰红茶全面升级,不仅亮相春晚,更成为了继营养快线、AD钙奶之后,又一款备受瞩目的战略产品。此外,娃哈哈还推出了三款新装茶饮料:水果绿茶、龙井茶以及蜜桃乌龙茶,其包装风格和瓶型与升级后的冰红茶保持高度一致,展现出品牌的新形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糖茶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长期以来,康师傅、统一及农夫山泉在有糖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近两年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从2023年至2024年,前三甲品牌的CR3指数从73.38%降至72.67%。这预示着我国有糖茶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三、茶饮料上游茶叶供给稳定,下游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步拓宽、推广渠道逐渐多元化

从产业链来看,茶饮料行业确实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其结构清晰,覆盖从上游原料种植到下游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茶饮料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茶叶、水果、食糖、代糖、塑料制品等;产业链中游为茶饮料制造;下游为销售、流通环节,分为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和线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销售等。

从产业链来看,茶饮料行业确实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其结构清晰,覆盖从上游原料种植到下游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茶饮料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茶叶、水果、食糖、代糖、塑料制品等;产业链中游为茶饮料制造;下游为销售、流通环节,分为线上电商平台销售和线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销售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上游方面:茶叶是茶饮料的重要生产原料,其品质与特性直接决定着茶饮料的最终质量与风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这些成分不仅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也为茶饮料带来了诸多健康益处。

我国是全球茶叶生产大国,其茶叶产量占比长期稳居全球领先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达374万吨,较上年增产5.5%,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占据53.1%的市场份额。这标志着我国茶叶产量自1995年以来,已实现连续30年的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为我国茶饮料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全球茶叶生产大国,其茶叶产量占比长期稳居全球领先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茶叶产量达374万吨,较上年增产5.5%,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占据53.1%的市场份额。这标志着我国茶叶产量自1995年以来,已实现连续30年的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为我国茶饮料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方面:当前,我国茶饮料行业正通过全渠道布局实现市场渗透,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便利店、餐饮店等渠道同步拓宽,形成“线上即时消费+线下场景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

<strong>下游方面:</strong>当前,我国茶饮料行业正通过全渠道布局实现市场渗透,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便利店、餐饮店等渠道同步拓宽,形成“线上即时消费+线下场景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推广渠道逐渐多元化。在消费分层与媒介碎片化背景下,茶饮料品牌正通过“传统渠道打基础、新兴渠道扩声量、私域运营提粘性”的三维布局,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推广矩阵。这一战略不仅解决了单一渠道流量见顶的困境,更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投放,实现品牌声量与销售转化的双重提升。目前,内容分享平台、电视广告、短视频平台成为消费者了解包装茶饮品牌的主要渠道。

推广渠道逐渐多元化。在消费分层与媒介碎片化背景下,茶饮料品牌正通过“传统渠道打基础、新兴渠道扩声量、私域运营提粘性”的三维布局,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推广矩阵。这一战略不仅解决了单一渠道流量见顶的困境,更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投放,实现品牌声量与销售转化的双重提升。目前,内容分享平台、电视广告、短视频平台成为消费者了解包装茶饮品牌的主要渠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四、消费场景不断扩展,解渴解腻、运动补水、休闲娱乐成我国茶饮料主要消费场景

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解渴解腻,到运动补水、休闲娱乐,再到健康养生,茶饮料正逐步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下,解渴解腻、运动补水、休闲娱乐成为我国茶饮料主要消费场景。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48.0%的茶饮料消费者购买包装茶饮的目的是解渴解腻,47.7%的消费者的目的则是运动补水与补充能量。

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茶饮料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解渴解腻,到运动补水、休闲娱乐,再到健康养生,茶饮料正逐步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下,解渴解腻、运动补水、休闲娱乐成为我国茶饮料主要消费场景。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有48.0%的茶饮料消费者购买包装茶饮的目的是解渴解腻,47.7%的消费者的目的则是运动补水与补充能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