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的GDP数据来看,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GDP增速出现下滑,从此前稳定的6.9%左右持续下降,到2019年四季度已经降至6.0%。

而乘用车作为单体价值量较高的耐用消费品,其需求与宏观经济情况紧密相关。2018年起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两连降。截止2019年我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约为2250万辆,同比下降10%。

受新冠疫情冲击,乘用车行业加速探底。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 81.63%,3月同比下降48.04%。
疫情逐步控制,乘用车消费韧性充足复苏可期。2020年4月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乘用车消费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当月销量同比降幅大幅缩窄至3.21%,并且从5月到9月实现了连续的正增长。

对标海外主要市场,国内乘用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千人保有量的视角来看,2019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73辆,距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汽车成熟市场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结束三年向下周期后,乘用车行业将迎来复苏,重新恢复稳健增长的状态,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21 年及之后,车市将恢复稳健增长。
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约为2250万部,同比下降8.68%,预计2020年同比下降13.85%。

我国乘用车消费市场逐渐成熟,今后换购需求的占比将持续上升。2018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中有接近30%的需求为换购需求,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继续增长,换购需求的占比今后仍将不断提升。


换购需求的占比不断上升,未来德系与日系品牌的确定性最强。我国汽车市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和此前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乘用车消费者已经有了一定的甚至是丰富的用车经验,因此在换购车辆时对车辆的选择将会更加成熟和理性。在换购车辆的时候,德系和日系是换购客户最为关注的系别,确定性最强,其次是自主品牌;而法系、韩系和其他系别的品牌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
车系
|
德系
|
日系
|
美系
|
韩系
|
法系
|
自主
|
|
换购前系别
|
德系
|
50.40%
|
18.20%
|
10.80%
|
3.10%
|
1.60%
|
9.80%
|
日系
|
36.40%
|
31.60%
|
11.70%
|
2.90%
|
1.70%
|
11.10%
|
|
美系
|
34.90%
|
20.60%
|
22.50%
|
3.30%
|
2.00%
|
12.30%
|
|
韩系
|
32.20%
|
23.10%
|
14.60%
|
8.70%
|
2.30%
|
15.60%
|
|
法系
|
31.30%
|
21.10%
|
14.50%
|
3.40%
|
11.40%
|
14.00%
|
|
自主
|
21.10%
|
19.10%
|
11.80%
|
5.50%
|
2.40%
|
38.00%
|
从行业格局上来看,近三年车市销量增速放缓并出现负增长,导致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头部企业在产品力、成本、技术和规模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车企集中,乘用车行业CR10从2016年的56.20%提升至2019年的59.58%,而边缘车企则在车市下行的背景下逐渐丢失市场份额。

分车企看近五年市场份额变化。德系的南北大众市场地位稳固,稳定在市场前三名的位臵。美系上汽通用销量排名略有下滑,而长安福特下滑幅度较大,从2015年的第8位下降至2019年的22位。日系各车企排名整体提升,其中广汽本田上升3位,东风本田上升8位,广汽丰田上升4位,一汽丰田上升1位。法系神龙汽车和韩系北京现代排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自主品牌方面,头部自主的吉利汽车上升10位,长城汽车上升2位,长安汽车排名基本稳定。
车企
|
2015年排名
|
2019年排名
|
变动
|
一汽大众
|
3
|
1
|
↑2
|
上汽大众
|
1
|
2
|
↓1
|
上汽通用
|
2
|
3
|
↓1
|
吉利汽车
|
14
|
4
|
↑10
|
东风日产
|
6
|
5
|
↑1
|
上汽通用五菱
|
4
|
6
|
↓2
|
长城汽车
|
9
|
7
|
↑2
|
长安汽车
|
7
|
8
|
↓1
|
东风本田
|
17
|
9
|
↑8
|
广汽本田
|
13
|
10
|
↑3
|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