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豆行业基本情况介绍及产业链图解
土豆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兼具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双重属性。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在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自古就有粮食储备制度,战国时期李悝就提出粮食储备理念,汉朝发明长平仓,隋朝提出义仓制度,宋朝创立社仓制度。新中国成立后, 993年粮食储备首次写入《农业法》,2015年粮食储备写入《国家安全法》,2021年粮食安全战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目前,国家不仅加大了对粮食储备的建设力度,同时以良种良法、耕地、储备基地、种质资源等为代表的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也引起了政府及学界的重视。
据统计,国际粮食储备率为17%~18%,而我国现有粮食储备率超过了80%,当前稻谷、小麦库存量可以满足城乡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然而,随着人口增长、消费升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农民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以及各国增加粮食储备倾向抬头和中美经贸摩擦抬高了粮食进口成本,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提高粮食储备与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仍然极为重要。目前,我国的成品粮储备以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储备为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土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土豆产量自1991年就稳居世界第一位,并于2015年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中,土豆具备一些其他作物无法取代的特殊优势,在国家战略储备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链来看土豆产业链包括种植、采收、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行业下游按终端应用分类,土豆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食品加工、饲料制造、医药等。其中,食品加工是土豆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制作各种菜肴、小吃和零食等。
土豆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土豆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土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近年来,中国土豆产量稳步增长,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健康饮食的流行,土豆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市场规模为414.8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27亿元,主要原因系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土豆行业供应规模
2023年土豆种植获益丰厚,薯农生产积极性高涨,导致2024年生产者纷纷扩种。从单产来看,2024年多个主产区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土豆采挖受阻,发芽、破损、腐烂等变质现象偏重发生,降低了单产水平。总的看,虽然2024年土豆单产水平与上年相比出现下降,但是种植面积增幅更大,2024年土豆产量比上年仍然增加。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土豆行业需求规模
国内土豆消费以食用消费为主,其他为加工消费、种用消费、饲用消费和损耗,其中,土豆损耗量随着产量提高而增加。
2024年国内土豆食用消费量占比41.68%;2024年中国土豆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土豆加工消费量进一步增加,加工消费量占比32.38%;种用消费量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而增加,消费量占比占比9.27%;2024年玉米、大豆等饲料作物价格低迷,压缩了土豆饲用消费需求,土豆饲用消费量占比9.2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国内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等耐储类蔬菜价格低迷,强化了对土豆的消费替代,减少土豆食用消费需求。2024年,我国土豆消费量1804.7万吨,比上年减少2.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对土豆行业影响分析
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的主要类型包括种用马铃薯、鲜或冷藏的马铃薯、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等。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国出口马铃薯总量为86.56万吨(其中,鲜或冷藏的马铃薯出口62.53万吨),比上年增长55.6%;出口额5.67亿美元,增长17.9%。进口马铃薯总量为2.75万吨,减少34.4%;进口额0.59亿美元,减少24.3%。贸易顺差5.08亿美元,增长26.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预计,未来10年,出口方面,随着中国土豆产业加快发展,出口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为90万吨,比上年增长3.4%;2029年为105万吨,比基期增长56.4%;2034年为114万吨,比基期增长69.3%,年均增长5.4%。进口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土豆产业开发,进口替代效应愈发明显,土豆进口规模将呈总体缩减态势,预计进口量2万-3万吨。
六、中国土豆行业价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中国土豆全年批发均价为2.38元/kg,分别比2023年和2022年降低21.8%和7.0%。从近10年土豆批发均价来看,2024年土豆年度价格处于偏低水平。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中国土豆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供给压力的叠加和传导形成比较充裕的市场供应,而需求量却总体不振。从供给方面看,2023 年北方一作区土豆收获后,由于土豆销售价格落差较大,土豆存储量较大。进人2024年尤其是春节过后,叠加南方冬作区新马铃薯供应量陆续增加,4月份至6月份中原二作区新马铃薯采收量不断加大,且南方冬作区和中原二作区收获面积和产量较2023年有明显增加;进入7月份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早熟土豆开始采挖上市,逐步步人土豆最集中的收获期。
从需求方面看,土豆淀粉市场行情从2024年5月份开始不断下行,终端需求不足导致淀粉价格不断下行,一级粉价格由9 000元/t左右一路下降至9月底的5500元/t以下,虽然10月上旬出现小幅反弹,但也仅仅是基本企稳未出现逆转,淀粉不佳的行情传导至淀粉薯价格比较低,未形成对商品薯价格的承托作用。
整个2024年上半年,消费端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豆销量整体不佳,较正常年份有明显下降,主要受拖累于学校、工地、工场等传统集团消费的刚性需求减弱,作为菜用的土豆主要消费群体不断压缩,这种销量偏弱持续到2024年7月份。进入8月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豆销量逐步回归到历史同期水平,但是8月后北方雨水偏多,土豆品质受到明显影响且含水量较大,南方高温,土豆到市场后腐烂质变情况明显增多,导致客商谨慎采购,对于土豆流往消费市场的数量产生了很大的压制。8月份之后北方降水较多对土豆采收及销售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0月底,土豆销往终端市场数量大幅降低,不得不入窖贮存,根据对山东省冷库、华北一季区和西北一季区贮藏情况的调研,2025年土豆秋季收获后贮藏能力基本用尽。(cy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