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感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体成型电感逐渐替代传统绕线电感引发行业升级

        被动元件市场本身稳定较强,技术革新和资本驱动因素影响列于市场结构变化之后,但是一体成型电感的成功研发和投产冲击了传统绕线电感,我们预计未来电感市场面临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

        2013年一体成型电感正式量产,它的出现是电感产品的一大进步,引发了全球各大电子厂商的重视与采购热潮,并搭乘4G技术“东风”迅速成长。一体成型电感又称模压电感(MoldingChoke),其线圈(绕组主题)在元件内部,结合金属磁性材料压制而成,外部具有绝缘涂层,形状以方形为主,小巧且方便安臵。因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在目前的电子产品中有取代传统绕线电感的趋势,迅速在电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一体成型电感(MoldingChoke)主要应用在电源转换领域

图:一体成型电感制作示意图
 

图:一体成型电感应用领域
 


        伴随着技术更新,beplay下载软件 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增加,需要在产品有限空间内安臵元件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因此小型化和高效能成为电子元件产品重要的考核指标,更轻、更薄也一直是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重要青睐因素。

        据奇立新公司介绍,相比大体积、存在电磁干扰的磁封胶电感,一体成型电感产品面积可以减少50%-80%,并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屏蔽性,工作频率覆盖范围广(可达5MHz以上)等特性,更能适应下游中高端beplay下载软件 产品的需求,逐步成为电感市场的主流方向。

图:一体成型电感与传统绕线电感特性对比
 


图:一体成型电感具有耐大电流的优点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 2017-2022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报告


        产品良率逐步提升,成本下降产量提升为传统替代创造了条件。以往的一体成型电感价格高于传统绕线电感,同时产品质量达标的比例低,成本较高,因此多应用于对高性能小型化要去很高的手机产品领域。但随着技术进步,价格和质量上都有了可以替代传统绕线电感的条件,应用也不止于手机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

        由于需求增加,台系厂商集中扩产。1)乾坤大举投资1亿美元在吴江厂扩大choke产能,我们预估扩产后产能将较目前倍增。2)奇力新MiniMoldingChoke扩产,我们预计两年内产能可翻倍;3)美桀重庆产线产能规模投放。(4)美磊大陆昆山厂MoldingChoke月产能从8000万颗提升至1亿颗,相当于扩产幅度至少25%;

图:奇力新MiniMoldingChoke产能(亿颗/月)
 


表:台湾被动元件龙头进入扩产期
 


        一体成型电感存在很大替代空间。由金籁科技(电感厂家)分析,目前传统绕线(磁封胶绕线)电感全球有240~360亿颗的年产能,在手机市场与电子通讯市场迅速渗透下预计有120亿颗左右的产能可能被一体成型电感替代,即30%~50%替代空间,对应一体成型电感新增市场规模17亿元左右。

        一些品牌厂家因考虑成本因素,将磁胶电感与一体成型电感混合使用。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一体成型电感使用量将大幅提升,替代空间也将持续增大。

        手机、PC和网络通信设备领域应用渗透迅速。以手机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的一体成型电感主要是以苹果(完全替代传统电感)、三星(替代率超一半)等厂商的需求为主导,其他品牌厂商逐步开始应用。

        MuRata与TDK研究预测,到2020年为满足功率要求,单只手机功率电感使用升至26颗,其中一体成型电感渗透率至70%,全球年总需求364亿只,市场规模72.8亿元,16年-20年的复合增长约33%。在PC及网络通信设备领域,一体成型电感也因价格接近传统绕线电感而被生产厂商所青睐,16年末在各种网通设备(

图:一体成型电感在PC和网络领域应用率
 


表:各被动元件龙头对汽车电子领域的侧重和发展策略
 


        一体成型电感供应端垄断,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据金籁科技分析,国际上一体成型电感产品主要被美国Vishay,日本MuRata(并购TOCO后取得相关技术)、TDK,韩国三星电机,台湾乾坤科技、奇力新等厂商垄断,产业集中度高,产量在全球占比超80%。

        作为目标客户,下游大型电子企业对其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所以必须要求一体成型电感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具有足够的产能和产品定制能力。国内厂商若想挤进全球市场,仍需在产品质量及产能规模上做出更大努力。目前国内产品所需要的小尺寸一体成型电感主要通过进口,为进行国产替代,国内排名前列的厂商如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金籁科技已经开始进军小尺寸一体成型电感产品,但未来仍要面对巨大挑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beplay下载软件 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beplay下载软件 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2年全球中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国内为1.49,根据“双碳”和“东数西算”双重政策,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集群内PUE要求东部≤1.25、西部≤1.2,先进示范工程≤1.15。

2024年09月07日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