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市场整体仍供不应求

一、微波消融仪行业概述

1、相关定义

微波消融仪,是指在超声/CT/MRI等影像引导下将射频电极、微波消融针或者冷冻探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利用射频和微波产生的局部高温或焦耳汤姆逊效应产生的局部超低温原位灭活肿瘤。上述技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相对安全,可以反复应用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实体肿瘤(尤其是肝脏)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对肿瘤病人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达到99.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特点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影像学技术的问世后,肿瘤消融治初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热消融技术迅速兴起,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出现重大的进展。近20年来消融技术飞速的发展,消融治疗被广泛的应用于肝、肺、肾脏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消融治疗具有微创、安全、可操作性高、复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无论作为根治性治疗还是姑息性治疗手段,消融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以射频、微波、冷冻消融为代表的消融治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肿瘤消融行业产品特点

消融技术

机制

优点

缺点

纳米刀消融

纳米刀在超声、CTMRI等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通过释放1500~3000V的直流(25~50A)高压电脉冲,作用于肿瘤的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导致细胞膜形成多个纳米级的不可逆孔道,破坏细胞内外平衡,从而促使细胞凋亡,体内吞噬细胞将细胞碎片吞噬掉,同时激活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控制肿瘤的作用。

常规物理消融术有3个问题,即肿瘤消融不全面,血管损伤,肠壁和胰管损伤。但是,纳米刀方法没有此限制。由于纳刀只需要很少的能量输入就可导致细胞死亡,纳米刀消融用时更短、更高效,相比其他物理消融,纳米刀可以有效保留周围组织结构,不损伤血管、胆管、输尿管等组织结构,不受热沉效应影响,消融更彻底,消融边界更清晰,由于纳米刀是诱导细胞凋亡,在1个月内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病灶缩小,同时会激活人体内免疫系统,有助于机体对肿瘤的控制,因此,纳米刀在治疗恶性肿瘤及靠近肝门区、胆囊胆管、胰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难以彻底消融4cm以上病灶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对于心肺功能不良、心率失常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无法实施消融。

射频消融

目前,射频消融(RFA)是使用最广泛的肿瘤消融技术。在影像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内部,射频电流在患者体内形成回路,集中在电极周围组织内的极性分子高速震荡,与相邻分子互相撞击和摩擦产生热能,将肿瘤组织加热至60~100°C,使癌细胞蛋白质变性、脂质层溶解、细胞膜破坏致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同时可使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组织停止向肿瘤供血,防止肿瘤转移。

周围肺组织的热沉降效应减少了周围组织包括血管的损伤,即损伤的自限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低导电性和高阻抗性使肿瘤周围形成“烤箱效应”,能够提高热量在肿瘤的沉积,扩大消融范围,提高消融效果。

射频消融是通过电流传导途径产热,为使肿瘤组织完全消融,理论上必须使消融区的温度达到50°C~100°C并维持至少4~6min,由于肺血管和气管支气管肺泡(直径>3mm)的热沉降效应,限制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消融范围;肺组织的低导电性和高阻抗性也限制了消融范围;焦痂或干燥组织影响电流传导。

微波消融

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将治疗天线直接插入肿瘤内部,利用微波天线发出的微波(900~2450MHz),在周围组织内快速旋转、摩擦产生热效应,达到原位消融肿瘤的目的。

微波能量不以电流形式发生,因此不受炭化或干燥组织影响,受热沉降效应影响小,消融体积更大、更均匀;瘤内温度高(约130°C),加热速度快,消融时间短;不需要皮肤电极,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因而减少了皮肤灼伤。

设备不完善、效果不稳定,目前的临床研究有增加趋势。

冷冻消融

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

该治疗方式出血少或者无出血,冷冻可使小血管收缩甚至凝结,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其疼痛不明显甚至无痛;可防止或减少术中癌细胞扩散;具备冷冻免疫效应,有研究证明冷冻有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从而抑制残留癌细胞存活;消融体积较射频消融大;可同时使用多个电极;不需要皮肤电极,因而减少了皮肤灼伤;CT显示的冰球大小形状与实际冰球完全一致。

该治疗方式有特殊的并发症:可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室性早搏、房颤甚至心脏骤停、哮喘发作、冷休克、消耗血小板等;消融时间长;需要较大的氩气和氦气压力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现状

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高科技和生物医学工程的迅猛发展,微波医疗设备不断改善,在医学研究和临床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在国内外肿瘤消融治疗领域,国际上已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我国均已开展。受益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病例丰富等因素,国内的肿瘤消融治疗病例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综合来看,国内的肿瘤消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就微波消融领域而言,全球著名的肿瘤微波消融设备厂家国内约占一半,国内生产厂商具备与国际厂商直接竞争的能力。

微波消融仪行业是医科、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的、跨领域的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微波消融仪行业更具有复合性,其技术研发更加依赖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因此我国许多微波消融仪生产商都形成了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主要产品

可比公司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维京九洲医疗器械研发中心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长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

消融治疗仪:2450MHz915MHz(工作频率)

消融治疗仪:2450MHz(工作频率)

治疗仪:2450MHz(工作频率)

治疗仪:2450MHz(工作频率)

微波消融针:外径(14G-18G*长度(70mm-300mm

微波消融针:外径(14G-18G*长度(100mm-250mm

微波消融针:外径(15G-17G*长度(100mm-250mm

微波消融针:外径(15G-17G*长度(140mm-200mm

参数(微波消融仪)

同机双源双频;输出功率范围:0100W

单源单频;输出功率范围:5100W

同机双源单频;输出功率范围:0150W

同机双源单频;输出功率范围:0120W

工作方式:连续或间歇。间歇比值为3:。在间歇工作状态功率输出3S,停止2S

工作方式:连续

工作方式:连续

工作方式:连续

工作时间可在130分钟内任意设定;

工作时间可在030分钟任意设定;

工作时间可在030分钟任意设定;

工作时间可在030分钟任意设定;

具有杆温测量功能,范围:10.0~45.0

无杆温测量功能

具有杆温测量功能,范围:10.0~45.0

具有杆温测量功能,范围:10.0~45.0

可测量肿瘤边缘组织温度,范围为35~99.9℃;

无此功能

无此功能

无此功能

有天线检测

无天线检测

无天线检测

无天线检测

有监控和病例管理软件

无监控和病例管理软件

无监控和病例管理软件

无监控和病例管理软件

参数(微波消融针)

包含圆锥形、三棱型、斜楞型多种形状供临床选择;两种手柄可满足不同客户操作手法;具有杆温监测功能。

一种圆锥型针头;一种手柄形式;无杆温监测功能。

包含圆锥形、三棱型两种针头供临床选择;两种手柄满足不同客户操作手法;具有杆温监测功能。

一种圆锥型针头;两种手柄满足不同客户操作手法;具有杆温监测功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微波消融仪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备市场,即微波消融仪市场,第二部分是耗材市场,即微波消融针市场。

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达40.25百万元,近年来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达40.25百万元,近年来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来看,伴随着微波消融仪的应用增加,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为554.20百万元。

从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来看,伴随着微波消融仪的应用增加,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为554.20百万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受到需求、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微波消融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

近年来,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及国民收入的增加。近些年,我国无论医院床位和注册医生数量、还是整体医疗卫生支出,均随时间推移而稳步增加。用于肿瘤专项的支出比例更是快速增长,超越整体卫生支出增速。所以近10年的跨度,我国癌症存率从30.9%到40.5%,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在医疗保障方面,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都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现在的新农合,将大病(癌症属于大病)报销提高到70%,如果符合贫困群体,民政部再补偿20%,而且这20%界定不是太严,一般普通家庭都可以试着申请。城镇医保大病报销,在原报销基础上,再予以报销。实际报销比例低于50%,总报销一般都是85%左右。

在居民收入方面,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增长1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增速高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2、供应规模

近年来,我国肿瘤消融仪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产量为816台。作为肿瘤消融仪的配套产品,产量也持续增加,2021年产量为15.66万支。

近年来,我国肿瘤消融仪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产量为816台。作为肿瘤消融仪的配套产品,产量也持续增加,2021年产量为15.66万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肿瘤患者增加,微波消融仪的需求持续扩大。从微波消融仪及耗材销量来看,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仪产品销量为967台,微波消融针为18.58万支。

随着我国肿瘤患者增加,微波消融仪的需求持续扩大。从微波消融仪及耗材销量来看,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仪产品销量为967台,微波消融针为18.58万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需平衡分析

微波消融仪是微创治疗领域的另一项前沿技术,是直接将化学物质或能量作用于肿瘤病灶以根除或实质性毁损肿瘤的局部疗法,具有简便、微创、精确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临床应用。

近年来,相关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微波消融技术在临床应用需求持续扩大。从供需来看,目前我国微波消融仪主要以国产化为主,近年来,微波消融仪供应稳定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产量为816台,销量967台。整体上还处于需求大于供给。

随着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微波消融仪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尤其是微波医用辐射天线的研制和完善,以及作用者这一决定因素的发挥,微波能在医学中应用可望迅速发展。目前来看,微波消融仪仍处于快速扩容期。肿瘤消融技术目前相对成熟,在肝癌治疗领域已成为主流的医疗方法之一,未来肿瘤消融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行业后续持续高速发展储备了源动力。

5、细分市场分析

(1)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领域

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内的一种离散病变,与周围的薄壁组织呈放射性分离。甲状腺结尾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有数据显示中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0% 。而微波消融技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认可,因为微波消融治疗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甲状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癌症进展率约5%。受生活环境变化和诊断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甲状腺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2020年新增甲状腺癌人数接近40万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未来微波消融仪在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未来微波消融仪在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肺结节及肺癌领域

肺癌常常因为确诊时间晚而造成存活率低的后果。而肺部结节患者的癌症进展率为5.5%,因此肺部结节患者应在确诊之后即是进行治疗。中国新增肺部结节患者人数由2015年的0.06亿人增至2020年的0.07亿人,而每年新增肺癌人数则由2015年的78.7万人增至2020年的92.35万人。

目前,微波消融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肺部结节以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相应的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

目前,微波消融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肺部结节以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相应的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肝癌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肝癌发病率由2015年的0.27%上升至2020年的0.30%。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由2015年的37万人增至2020年的42万人。

微波消融因其操作方便及优越的加热特性,早在2011年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等共同发起制定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当前,微波消融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微波消融因其操作方便及优越的加热特性,早在2011年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等共同发起制定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当前,微波消融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乳腺肿块领域

受压力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增乳腺肿块患者的人数由2015年的304万人增至2020年的332万人。虽然大多数乳腺肿块为良性,但仍有一定风险发展成为乳腺癌,乳腺肿块患者的癌症进站率为7.0%。近年来,乳腺肿块的微波消融治疗逐步发展。

受压力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增乳腺肿块患者的人数由2015年的304万人增至2020年的332万人。虽然大多数乳腺肿块为良性,但仍有一定风险发展成为乳腺癌,乳腺肿块患者的癌症进站率为7.0%。近年来,乳腺肿块的微波消融治疗逐步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健帆生物是国内血液灌流器行业市场的绝对主导企业,其市占率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其公开财报测算,近年来健帆生物市占率最低都在40%以上,大多数时候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表现,行业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寡占型格局。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beplay下载软件 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