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
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共计17所,包括本科院校6所,专科院校11所,其中一些院校凭借自身优势购置了较为完整的中外文数据库,同时与本地区其他院校合作,建设了一批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
从2002年开始,海南省各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数据库共建共享计划,例如在海南省教育厅的主持下组织并实施了“海南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项目,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笔者专门调查了这17所大中专院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类型、种类和数量,主要采用网络检索、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咨询、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本次调查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20日)。
1.1现有数据库状况
通过逐一访问海南省17所大中专院校的主页及其图书馆主页,笔者了解到17所院校中,15所都有图书馆主页(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尚未建立),占院校总数的88.23%;在所有拥有图书馆主页的院校中,拥有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院校有14所,占拥有图书馆主页院校的93.3%,占海南省所有大中专院校的82.35%。
最终获得的数据统计,见表1。
据表1可发现,海南省各大中专院校中,有47.06%的院校购入了外文数据库,其中海南大学图书馆引进的外文数据库数量最多,达到了35个,相比海南省的其他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其对外文数据库的投入力度最大。
在自建数据库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作为一所专科院校,却凭借自身优势,开发了7个特色数据库。

1.1.1中文数据库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及《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中文数据库参照表》对数据库的划分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海南省现有网络版电子图书数据库3种,电子期刊数据库4种,文献索引数据库4种,其他数据库13种,另外的电子报纸、事实型数据库4种,共计28种,相比2009年时统计的13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调查中发现海南省各高校引进数据库依然以中文数据库为主,本文汇集了各图书馆购置总次数前10名的数据库,如表2所示。
通过和孙秀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调查分析》一文相对比,可以发现海南省大中专院校所购置的中文数据库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情况基本一致,都是以电子期刊数据库、网络版电子图书为主。

海南省各高校总计购买的中外文数据库数量中,中文数据库共计160个,占总数的72%,外文数据库总计61个,占总数的28%,也就是说所有购置的数据库中,外文数据库占总数1/4多。
由数据分析可知,中文数据库仍是海南省大中专院校数据库购置的重点,这与目前在有限的经费资源条件下优先满足在校师生科研和学习信息需求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目的相符。
1.1.2外文数据库
目前,外文信息逐渐成为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部分之一,外文文献资源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到了人们利用信息总量的70%以上,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将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所购置的外文数据库加以统计,得出购置总次数前10名的数据库如表3所示。
与孙秀丽所做的调研相比较,发现购置的外文数据库基本相同,比如Springer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SpringerLINK、ProQuest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国内开发的外文数据库CASHL、CALIS外文和国道数据,有鉴于外文期刊长期被一些国外出版社垄断并导致刊物市场价格高昂,选购价格更加优惠且覆盖面同样较广的国内开发的外文数据库同样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1.1.3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和高校自身实力与特色,笔者检索了各图书馆主页网站,所获结果如表4所示。

同国内其他省市高校相比,海南省高校建校时间较迟,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海南省共有11所院校建立了总计44个特色数据库,其中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海南政法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亚学院共8所院校联合建立了“海南地方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群”,已建有10余个数据库。
2针对数字资源现实情况的矩阵分析2.1SWOT分析
SWOT分析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的首字母缩写。SWOT分析最初是应用于商业环境中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综合了著名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以及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的关注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论而形成的。SWOT分析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征。
在SWOT分析法中,优势和劣势都指的是内部要素,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的优势在于在数字图书馆兴起时就积极把握机会,引进了数量相对较多的数据库;积极地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项目;工作人员有较为丰富的数据库建立经验及区域内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意识。
其劣势在于海南省各大中专院校经费相对有限,区域内没有“985工程”院校,只有一所“211工程”院校;已建成的数据库维护情况不佳,有些数据库已经无法在主页上访问,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外文数据库数量相对较少;有些院校尚无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有些院校甚至没有图书馆主页。
2.2针对海南省大中专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的SWOT分析

有鉴于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在以往有过共同合作建立数据库的经验,应当考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加强合作,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进入转型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更应当把握机会,着重建立一批高质量并具有海南省院校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并为本院校的数据库建立移动图书馆、掌上图书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服务,最终实现基于网格的e-science环境下,为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实时地提供信息或知识。
2.2.2WO战略
就国内图书馆的购买经费而言,当前国际上的外文数据库价格可以说是极高。
为了有效降低成本,海南省大中专院校中购买较多的SpringerLink就是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进行的。
在目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下,短期内实现图书馆采购经费的大幅增加不现实,所以沿用联合采购的方式购买价值较大、用处较多的数据库极为有必要。
此外,有鉴于国内数据库商正在积极开发可以替代国外外文数据库的产品,图书馆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酌情购买可供替代的产品以满足自身信息需求。
2.2.3ST战略
优秀外文数据库价格昂贵是国内图书馆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虽然可以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减少一定花费,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图书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发了特色数据库资源,如果可以将其优秀产品加以完善并成功进行商业化运作,不但可以减小图书馆经费预算的压力,同样可以让优秀的数据库资源为更多的人所知,并能够更加方便地为人们所利用。
2.2.4WT战略
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图书馆整体上仍处于一个发展较为不均衡的状态,一些院校由于自身历史、办学实力、学校经费等原因,数字资源建设情况并不乐观。
笔者认为,发展较好的图书馆可以根据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条件相对较差的图书馆,并将一些较为轻松的任务分配给这些图书馆,而自身则集中精力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服务,可以在以往合作的情况下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培训馆员,这无疑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费耗用,并能提供更加良好的信息服务。
3结语
海南省大中专院校相对较少,地理分布比较集中,在数字资源发展和集团采购等条件下可以更加方便地协调和沟通,这些优势客观上给予海南省区域性图书馆之间的共建共享及联合采购以巨大的便利。
同时,海南省大中专院校之间共同开展过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项目,积累了一定经验,已有了合作基础,这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目前,CALIS同国内某些区域性图书馆联盟都有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相比而言,海南省大中专院校开展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较之国内前列是有一定差距的。
本文通过研究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现状,并根据其内部优势、自身不足、外部机会以及挑战威胁四个方面构成SWOT分析矩阵,希望为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