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加码推进我国氢能基建发展 多方企业参与运营建设

        近一年来, 燃料 电池频繁受到政策关注,自从2019年“两会”期间, 氢燃料电池 产业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相关政策频出,更是在2020年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氢能源列入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范畴。

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有关部门

相关政策

主要内容

201812

发改委、工信部等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配送车鼓励各地组织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一发改批加氢示范站。

20193

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

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3

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 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20194

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要求继续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5

工信部

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要求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制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领域的相关安全标准,推进充电设施及加氢系统领域标准制定工作。

20196

发改委、商务部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将氢燃料生产,氢能设备与储运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加氢站建设、经营等产业列入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1910

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2011日实施,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等内容被列入第一类(鼓励类)的第五项(新能源)中。

201912

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

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20203

发改委、司法部

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

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2021年完成)

20204

国家能源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能源,是指产生热能、机械能、电能、核能和化学能等能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生物天然气等)、核能、氢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电力和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资料来源: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此外,地方政府也推出加氢站补贴方案。根据加氢站加氢能力不同,各地方政府给予不同的初始投资补贴,而且针对加氢站的年度加氢量对每公斤氢气提供销售补贴。政府的补贴方案给予目前加氢站遇到的初始投资大、氢气成本高两大难点鼎力支持。

地方政府加氢站补贴政策 

省份

/

时间

具体内容

广东

佛山南海

2019 1

按照政策规定,给予新建加氢站 200-800 万元补贴;加氢补贴:售价 40 /kg 及以下,补贴 20 /kg

广州黄埔

2019 8

按照政策规定,给予新建加氢站 150-600 万元补贴;加氢补贴:2019 年,补贴 20 /kg,补贴后售价不高于 40 /kg2020 年,补贴 14 /kg,补贴后售价不高于 35 /kg

上海

上海

2019 6

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加氢站 200-500 万元补贴

江苏

如皋

2018 1

给予加氢站 15 /公斤的加氢销售补贴,对 70Mpa 加氢设施建成运营后,给予加氢设备额 20% 的补贴

张家港

2019 1

对加氢站按加氢站设备投入金额的 30%补助,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

苏州

2019 6

单个加氢站按照实际建设中设备投资的 2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额不超过 400 万元

浙江

嘉兴

2019 7

对固定式加氢站实际设备投资一次性补助 20%,按 20 /kg 给予加氢站运营企业补贴,每年补助标准降低 5 /kg

重庆

重庆

2019 6

按照政策规定,对加氢站给予 100 万元或 200 万元补贴

山东

青岛

2019 9

加氢站正式运营后的前三年度,按照地方经济贡献的 100%给予奖励

济宁

2019 11

按照政策规定,对加氢站给予 400-800 万元补贴;按 20 /kg 给予加氢站运营企业补贴

四川

成都

2019 10

按建设投资(不含土地费用)的 30%,给予加氢站最高 500 万元的补贴;按照每年度累计加氢量给予 10 /kg、最高 500 万元的补贴

湖北

武汉

2019 10

按照政策规定,给予新建加氢站 50-300 万元补贴;加氢站运营期间,按 10 /kg 标准给予运营企业补贴,年补贴最高达 200 万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我国加氢站主要为外供氢高压加氢站,设备投资是前期建设的主要成本,氢气成本是后期运营的主要成本。国内单个外供氢高压加氢站的初始建设成本大概为1500-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占85%。加氢站建成后,氢气成本占运营成本的近70%。

外供氢高压加氢站初始投资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加氢站运营成本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TC)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让更多企业看到加氢站的发展前景,纷纷进入加氢站建设和运营。目前共有40家企业参与53所已投入运营的加氢站的建设与运营,按照这些企业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可划分为老牌加氢站建设与运营企业、上游气体及加氢设备企业及燃料电池企业向下游布局加氢站建设企业三大类。

参与加氢站建设与运营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