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解析

“天然气产品配置和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天然气消费产业落后,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仅4%左右。”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副主席、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钮小明等全国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对我国天然气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议。

    有关预测显示,未来10年内,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保持3.9%,发展速度超过石油、煤炭和其他任何一种能源,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会更快。但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有关人士在此前公开场合表示,由发展历史和状况所决定,目前我国天然气供需之间的确存在着尚需解决的矛盾。

    那么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矛盾与脉门在哪里?如何采取措施以保证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

    资源虽丰富,勘探开发难度大
    根据资料,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可达7万亿至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我国天然气资源与国外产气大国又有很大差别,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环境恶劣的西部,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勘探开发难度大,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比国外产气国的勘探开发成本高得多。根据西南石油大学张淑英教授的介绍,俄罗斯大气田储量上万亿立方米,单井日产量上百万立方米,其国内井口气价按人民币折算为每立方米0.09元,十分低廉。而我国大气田少,以中小型气田为主,单井产量低,许多气田已进入中后开采期,在四川的老气田井口成本已接近每立方米0.7元。

    此外,我国天然气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这些缺陷在资源供应上给市场供需平衡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

    分布不平衡,基础设施成瓶颈
    天然气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我国天然气资源60%以上分布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远离工商业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沿海消费区,还有20%左右的天然气资源分布于近海大陆架。西部气区距东部经济发达区,最远的轮南至上海4000公里,最近的忠县到武汉695公里,靖边至北京853公里,涩北至兰州953公里。天然气生产区域与消费区域的空间错位,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其直接后果就是天然气资源地周围地区个别天然气利用项目发展过热,导致天然气需求增长过快,不能对宝贵的清洁资源进行最为科学的利用,同时限制了下游消费市场的合理发展。从整体看,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与国内今后潜在的、可生产的天然气产量相比,还有较大的缺口。

    价格仍偏低,引发市场“综合征”
    造成天然气资源地周围地区个别天然气利用项目发展过热的局面,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气价偏低。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原油、天然气及发电用煤之间的比价为1:0.24:0.17,而国际市场约为1:0.6:0.20。国内天然气价明显偏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李文阳认为,多年来国内在天然气价格制定、合同履行、天然气分配和市场开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国家发改委针对这种情况,从2005年12月26日起启动对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此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价格受到行政控制,没有反映经济成本,价格传递误导了价格信号。使天然气需求的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加剧了供应紧张。

    张淑英教授认为,偏低的天然气价格一方面导致上游开发商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加重了油田周边地区化工、化肥、发电等用气项目增长过快,不利于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使得天然气进口因国内气价低于国际价格在市场而遭遇较大困难。张淑英还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天然气市场的改革也不能操之过急,天然气资源关乎百姓生活,关乎国计民生部门的生产问题。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上中下游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达到用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和配置资源的目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