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丁/辛醇国际及国内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丁/辛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塑料、有机、印染等领域。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等增塑剂等。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

  1 丁/辛醇国际市场

  1.1 供应

  2008年世界丁醇总生产能力为351.4万t/a,产量为288.2万t。美国、亚洲和西欧是主要的丁醇生产地区,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这三个地区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5%左右。

  2010-2013年中国辛醇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08年世界辛醇总生产能力为333.5万t/a,产量为286.6万t。亚洲、西欧和美国是主要的辛醇产区,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最大,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47%左右,其次为西欧和美国。

  1.2 需求

  世界丁/辛醇消费量在经过2001-2002年停滞,2003-2005年间的逐渐恢复后,于2006年开始有较大增长。

  2008年,全世界共消费丁醇288万t,其中化学应用占74%,其次为溶剂,约占16%。不同地区消费结构有较大差别,如美国正丁醇应用于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44%,西欧应用于溶剂的比例为23%,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总的来讲,美国和西欧正丁醇的消费相对集中在丙烯酸酯行业,日本的消费领域则比较分散。

  2008年,世界辛醇消费量287万t,其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占78%,(甲基)丙烯酸辛酯占14%,包括润滑油添加剂、柴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及矿业应用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占8%。不同地区辛醇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虽然增塑剂是辛醇最大的消费领域,但发达国家和地区该领域消费比例相对较低,如北美为54%,西欧为66%。亚洲辛醇的消费结构为增塑剂81%,丙烯酸辛酯8%。这与亚洲软质PVC消费量大,从而DOP需求量高有直接关系。由于DOP为致癌可疑物质,在西欧的消费受到一定限制,预计未来辛醇消费于DOP的比例仍占绝对优势,但将呈下降趋势。

  2 丁/辛醇国内市场

  2.1 国内供应能力

  近年来我国丁/辛醇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2008年以前,由于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在原油价格高居100美元/bbl以上时,生物正丁醇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产品利润空间大,很多企业参与了生物正丁醇用于可再生运输燃料的研发,2007年年底开始,我国生物正丁醇装置陆续投产。目前,我国主要有5家较大企业采用生物法生产丁醇,生物法丁醇总产能达到53.5万t/a。

  2.2 进口

  2.2.1 进口量

  我国是世界上丁/辛醇进口大国,2000-2008年我国丁/辛醇年进口量保持在二三十万t左右。2009年,我国丁醇、辛醇的进口量大增,仅上半年正丁醇就进口25.4万t,超过2008年全年进口量24.5万t水平。2009年辛醇1-8月累计进口30万t,超过2008年全年27.3万t的水平。2009年我国丁/辛醇的进口量分别为48.7万t和46.4万t,同比增长99%和70%。

  2.2.2 进口来源

  2008年我国丁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是俄罗斯(30%)、马来西亚(19%)、新加坡(12%)、美国(11%)和南非(8%)。2009年我国大陆丁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是我国台湾(32%)、俄罗斯(19%)、美国(14%)、马来西亚(10%)、新加坡(9%)。

  2008年我国辛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是沙特(15%)、韩国(18%)、日本(20%)、印度尼西亚(22%)和德国(7%)。2009年我国辛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印度尼西亚(22%)、日本(20%)、韩国(18%)、沙特(15%)和德国(7%)。

  2.2.3 进口贸易方式

  2009年,我国丁/辛醇进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以及进料加工贸易,其中一般贸易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2%和76%。表3为2009年我国丁/辛醇进口贸易统计数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