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 PX产能投放缓慢,以炼化一体化促进石化产业升级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对二甲苯(PX)产业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PX 学名对二甲苯,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 PTA,是生产 PTA 的核心原料。典型的 PX 生产方法是从石脑油催化重整生成的混二甲苯(C8A)中将对二甲苯从沸点与之相近的异构体混合物中分离,其主要原料可以是石脑油或燃料油。 

         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 PX 的供需中心,2015 年全球 PX 产量达到 3700 万吨,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 79%,其中我国的需求量已超过 2000 万吨。PX 主要来源于石化工业,其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息息相关;而 PX-PTA-聚酯产业链上的产品,具有原料来源十分单一的特点,这也导致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产品价格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当下游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利润被严重压缩,产业链中利润最大的一环仍将是 PX。 
         国内 PX 格局简析 
         中国PX产能投放缓慢,韩国趁机大肆扩张。亚洲地区 PX 产能约为 4200 万吨,占全球比例超过 80%,其中东北亚地区占比达到 54%。东北亚的 PX 产能靠近主要的消费地区中国,在销售上占据优势。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中,以中国PX产能最大。我国 PX 产能于 2011 年出现过短时间的集中投放,产能达到 1036 万吨,此后四年增长放缓,2016 年达到 1400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7.8%。韩国和日本的 PX 产业则有着明显的出口导向特质,出口产品中 80%以上都流入了中国市场。以韩国为例,2014 年下半年到 2015 年,三星道达尔、韩国 SK、韩国 SK/JX 等大型化工企业的新装臵投入开工,产能集中投放 330 万吨,总产能达到 1140 万吨,占亚洲产能的 26%。2015 年韩国对中国的 PX 出口量为 535.8 万吨,占其 PX 总出口量的 92.2%。 

2016 年亚洲 PX 产能(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我国 PX 产能建设严重滞后于下游发展。2010 我国 PX 产能约为 826 万吨、产量 612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 74%,此后经过 2012 年和 2015 年两次 PX 产能的集中投放,我国 PX 总产能达到 1398 万吨/年,此后至今无新增产能投放。2016 年我国国内 PX 产量为 940 万吨,名义开工率只有 67%。由于我国 PX 装臵在原材料成本上控制上优势较弱,装臵利润不稳定,行业名义开工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国内 PX 主要掌握在三桶油手中,新项目进展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舆论压力较大,争议不断,特别是腾龙芳烃 PX 项目发生爆炸后,民众普遍对 PX 工厂产生了严重的排斥情绪,认为 PX 产品污染严重、毒性强,昆明、成都、九江、茂名等地甚至因 PX 项目而出现了反 PX 游行,导致相关项目搁浅;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原油配额长期掌控在三桶油手中,民营企业在原料供应上处于劣势,且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审批较为严格,制约了我国 PX 的产能扩张。 

我国 PX 产能及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 PX 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主要 PX 生产厂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我国 PX 建设落后的局面有望改善。为解决国内 PX 产能投放缓慢的问题,一方面新华社、中新网等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有关 PX 产业的知识,减轻民众恐慌程度,减少 PX 项目落地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予以扶持:2014 年 11 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4 年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中,调整了对新建 PX 项目的核准政策,将核准权下放到省级政府, 2015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公布《对二甲苯项目建设规范条件》,将 PX 项目建设的要求细化规范。审批权下放及进口原油配额的放开使得民营企业进入 PX 行业的门槛降低,如恒力、桐昆等 PTA 企业都将参与到上游产业的竞争中;三大石油集团依托炼油装臵,当前占据了国内产能的 60%,但其下属企业的生产装臵大多投产较早、设备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就未来投产计划来说,民营企业远大于三桶油的投产规模,国内 PX 产业即将迎来多方角力的局面。 

我国未来三年计划新增产能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布局炼化,国内七大炼化基地获得政策扶持 

国内七大炼化基地布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考虑到我国基础化工原料巨大缺口这一问题,炼化一体化是国际上炼化企业发展的大趋势,PX(对二甲苯)装臵是炼化基地的下游配套装臵,同时为下游化工装臵提供原料,它的建设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弥补国内基础化工原料的巨大缺口具有积极意义。2016 年,国务院推进“供给侧改革”:投资建设高水平的石化项目,提供高品质成品油及市场需要的中高端化工产品,促进产业升级,是石油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重点规划发展了七大石化产业基地。2016-2020 期间,国家将淘汰技术落后、规模不经济、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并积极推进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世界级规模炼化一体化项目。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十三五”的主导方向。 

         国家制定并推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扭转我国重大石化项目布局分散的局面,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产业基础、地域和环境容量、安全防护纵深、港口集疏运条件等因素,集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 

七大炼化项目进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从现有基地综合条件来看,预计 2020 年左右,长三角地区宁波、上海两大基地可望率先达到 4000 万吨级炼油、200 万-300 万吨级乙烯和芳烃的规模;珠三角地区惠州基地通过加快发展,也有望形成同类规模。与此同时,上海高桥石化将向上海漕泾基地迁移,南京金陵石化将向连云港转移,而大连地区 3000 万吨/年炼油能力应逐步向长兴岛基地集聚。与长兴岛同处环渤海地区的曹妃甸,将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石化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舟山新区立足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点,利用海岛及航运等优势条件,将作为宁波基地拓展区,重点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聚焦发展以化纤原料为特色的石化基地。预计 2025 年左右环杭州湾地区炼油规模将达到 1 亿吨以上,乙烯及芳烃规模均达到 600 万吨以上,成为独树一臶的世界石化产业集群。 

         而在上述 7 大炼化项目中,涤纶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桐昆股份,荣盛石化在浙江宁波炼化一体化项目有所布局,而恒力石化则在大连长兴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同样有着宏伟的目标,总体来看,龙头企业们正向着全产业链布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未来行业盈利模式势必将从涤纶长丝单一品种向全产业链过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受医药、农业等终端产业发展带动 国内丙炔醇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国内规模性生产丙炔醇的企业较少,较大企业有河南海源精细化工(产能5000吨以上)、东北制药集团(1800吨)、德州天宇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产能400吨)、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能200吨)。2024年我国丙炔醇产能约为1.14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我国纯碱价格持续下行,行业反内卷政策支持明确

2023年以来,国内天然碱项目新增产能快速释放,并在2024年形成实际供应增量,对于国内纯碱市场造成一定供应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纯碱(碳酸钠)产量同比增长了5.7%,达2006.4万吨,增速较2024年同期低14.6%,增速放缓。

2025年11月11日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