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聚碳酸酯产业发展迅猛,产能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为153万吨,较2018年增长37万吨,产能利用率也有所回升,达到63%左右。


从企业产能分布看,聚碳酸酯在中国起步较晚,生产工艺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国内聚碳酸酯产能高度集中。我国的聚碳酸酯行业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山东和浙江等省市,包括科思创(中国)、嘉兴帝人、上海三菱、中石化三菱等外资独资及中外合资企业,也有鲁西化工、利华益维远等国有及民营企业。
企业
|
产能:万吨/年
|
生产工艺
|
企业性质
|
科思创(中国)
|
45
|
酯交换法
|
外资独资
|
鲁西化工
|
30
|
界面光气法
|
国有企业
|
嘉兴帝人
|
15
|
界面光气法
|
外资独资
|
利华益维远
|
13
|
非光气法
|
民营企业
|
中国蓝塑
|
10
|
非光气法
|
国有企业
|
浙铁大风
|
10
|
非光气法
|
民营企业
|
上海三菱
|
10
|
界面光气法
|
外资独资
|
甘宁石化
|
7
|
非光气法
|
民营企业
|
万华化学
|
7
|
界面光气法
|
民营企业
|
中石化三菱
|
6
|
非光气法
|
中外合资
|
由于产能逐渐释放,我国聚碳酸酯产量保持增长,但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产量为96万吨。

另外,我国对聚碳酸酯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表观消费量达到230.2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5.29%,增长迅速。随着国内需求量的稳步增加,各地新建或扩建装置将陆续投产,新增产能不再局限于华东、华北地区,华中、华南地区均有投建计划。

聚碳酸酯下游应用广泛,电子电器材料、汽车材料、建筑材料是行业最为主要的几个领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市场需求分布中,电子电器占比最大,达45%,板材/片材/薄膜占比18%,汽车领域占比16%,三者合计占比约80%。

进口方面,中国的聚碳酸酯进口量保持较高的水平,2019年我国聚碳酸酯进口量出现明显的增长,达到159.90万吨,较上年增长18.16万吨。自2012年以来,我国聚碳酸酯产业对外依存度总体呈现下降态势,2019年首次下降至70%以下,达到69.45%,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意味着我国聚碳酸酯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未来要实现进口替代,需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平均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研发高性能高品质的PC上的投入。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 2020年中国聚碳酸酯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研究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