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设备装备模具行业的情况分析

随着中国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国产设备占有率低,未能很好完成装备模具行业的任务。本文从模具市场规模、对装备的要求、国产设备的竞争力及产需矛盾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还对中国机床行业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模具行业与机床行业已共同走完了辉煌的“十五”。“十五”期间,我国模具工业年均发展速度约为18%,与机床工业一起,现已共同进入生产总量世界排名第三的位置。我国虽然已经是模具与机床的生产大国,但还远远不是生产强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模具工业的发展,除了种种其他必须具备的条件之外,装备的改善与进步是十分关键的。“十五”期间,模具行业的装备也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善与进步。在装备的改善与进步的过程中,国人都是希望用国产设备的。然而许多国产设备,尤其是中高档国产设备,却在性能、规格、质量、服务等方面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种种无奈之下,企业只好选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现在的国产设备为什麽满足不了模具生产所需?机床生产企业为什麽不重视模具行业这一块市场?模具企业何时才能在国内采购到大多数自己所需的设备?这些都是模具行业业内人士平时经常议论的热点。“十五”已经过去,“十一五”期间要着重自主创新和向生产强国迈进,这是模具行业和机床行业共同的心声。“十一五”期间,模具工业不但在数量上定会有较大的发展,而且在产品质量和水平上也一定会有较快的提高。无论是量还是质,它们的发展提高都需要大量的先进适用设备来装备企业。大家都期盼着这两个行业在共同发展的同时,相互结合得更好些、更紧些。

    一、模具行业存在庞大的设备市场

    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模具行业确实已有长足的进步。进步最大的是两块:一是“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使我国模具生产规模和产品水平有了一个很快的发展;二是非国有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使我国模具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水平也有较快提高。要把全国模具生产规模作出一个确切的统计确实很困难,但通过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可以得出两个大的概念:一是在港资、台资及外资特别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随着机械、电子、轻工、建材、通讯及办公设备等企业的兴起,用于企业内部配套的自产自用模具生产也随之大量发展。这一部分模具生产规模约有300至500亿元。二是除此之外的全国模具生产总规模,2005年已超过600亿元。据此,如果说全国(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模具生产的总规模已达约1000亿元左右,则是可信的,与实际情况不会有很大的出入。

    在“十五”高速发展之后,模具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有所回落,但预计仍将会在高于年均10%以上的速度上高位运行。这样,“十一五”期间模具生产总量每年大约都会有100至200亿元的增量。如果按平均每年150亿元增量,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大致为1:1,投入之中约有60%资金用于购买新设备来计算,则平均每年约会有90亿元用于购置各种设备。这就是模具行业中设备市场的一个概算。虽然这一设备市场与机床工业总规模相比只占不大的比例,但也不能说很小了,不应该被忽视。即使把外资企业主要用外国设备这一块去掉,留给国内机床行业的也起码还会有每年60亿元左右的设备市场。更何况如果国内设备水平和服务上来了,具有了竞争能力,外资企业也是愿意选购价廉物美的国内设备的。因此,如果机床行业能把握好这一块市场,“十一五”期间这300亿元左右的市场用“庞大”两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二、模具行业对设备的基本要求

    与其他机械加工相比,模具加工有其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是:1.大多数模具需要在实芯金属模块上加工出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随着模具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模块重量也将越来越大,现在有的已达几十吨;2.大多数模具外形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很少有窄长形的,主要加工量集中在凹模和凸模上;3.随着模具制品要求越来越精密、复杂,对模具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许多模具的加工精度已达±1~2μm,不久将很快发展为小于±1μm;4.随着用户对模具生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模具加工就要满足高效、快速,且有一定柔性和长时间满负荷不停顿运行等要求。根据上述4条特殊性,就对模具加工设备提出了如下一些基本要求:1.机床要有好的刚性和与模块重量相适应的大承载能力;2.工作台面尺寸要与模具外形尺寸相适应,宜于长方形或正方形及圆形,不宜窄长,而高度方向及其行程却要求有较大空间;3.要有高的精度及精度保持性;4.要能快速高效地去除余量,且有很高的可靠性,以保持连续长久满负荷运行;5.为适应复杂的空间曲面加工,且有大量的加工量,因此要求机床能多轴联动,且配有大信息容量的数控系统。

    上面只提出了一些大多数模具加工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此外尚有不少特殊要求。例如加工塑料的机床就要求有更高的速度,但由于切削力小,为降低成本,机床可采用轻型结构;试模用的研配压机则不要求其高效快速,但要求有反转动能以便修模;某些简单工序的大量重复加工可用专机等等。同时,复合加工、柔性加工和在线检测也是模具加工的要求。

    三、产需矛盾及国产设备竞争力分析

    目前,国内机床行业所生产的国产设备尚不能很好满足模具生产所需,其主要矛盾,除了少数高档设备国内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一时还难以满足之外,大部分是国内技术和能力能够满足,却因为机床行业未重视模具行业这一块市场和对模具加工一些特殊要求缺乏认真分析研究所致。其主要表现是:1.产品未针对模具行业特殊要求进行开发,主体结构不能很好适应模具加工,包括工作台尺寸及承重、机床的刚性及稳定性、长时间满负荷运转的可靠性、高速高效高精度及大余量空间曲面加工等;2.设备上的许多零部件、配套件质量不过关,尤其是某些电子元器件、某些机械零部件和数控系统等;3.由于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原因,包括装配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不高在内,特别是售后服务跟不上,致使模具企业轻易不敢选用国产设备。

    从上述分析看,就模具行业设备市场这一块,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在性能、可靠性、精度、质量、交货期和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二是不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三是体制、机制和管理等跟不上。

    以数控机床为例来说,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突破6万台,数量和产品水平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却不到30%(有资料说2004年是26.9%),在模具行业,恐怕是20%都到不了。为什麽会这样?我认为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市场对数控机床有强劲的需求,尤其是中低档产品量大面广又易于生产,大多数机床厂都任务饱满,这就使许多有关企业不再去追求高、精、尖、难的品种和中高档产品了;二是绝大部分机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得少,即使有心要去开发中高档产品,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模具行业虽然有较为庞大的设备市场,但由于模具加工的特殊性,特别是个性化要求比较突出,模具企业又大都是中小企业,对数控设备的订货难以形成较大批量,因此要满足模具行业需求,确实有较大难度,必须花大力气,而且还会有一些风险,还要有水平才行。鉴于这三方面原因,所以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对模具行业设备市场至今仍不重视或无暇去顾及,只好听任进口设备去唱主角。

    现在模具行业设备市场中,中高档产品基本上已被日本和欧美国家所占领,中低档产品主要从我国台湾进口。现在韩国设备已开始呈现不断扩大其市场占有率的趋势,而多数国内机床企业仍对此无动于衷,还在局外游移。

    四、对国内机床行业的希望和建议

    鉴于国内机床行业尚不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及国产设备在这一市场中的很低的占有率,因此衷心希望机床行业能密切关注模具行业的发展,重视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即使是在目前任务饱满的情况下,也应从长远发展出发,从战略高度去认识,并对这一市场进行充分研究与正确定位。

    模具加工所需设备多种多样,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确实因为创新开发能力不足,那在高端市场上可先暂缓去占领,而将力量先集中到中低档产品上。例如电加工设备,现在高端市场已基本被日本和瑞士企业所占领,但在中低档市场上,虽然我国台湾和韩国设备也已占领了一定份额,但还是国产设备占了多数。在金切设备方面,特别是在中低档数控设备方面,国内企业也一样是大有可为的。近年来,光是浙江的模具行业,每年都从台湾或国内台资企业购进2000多台中低档设备,我国一些机床企业,是完全有能力进入这一市场的。先从中低档产品开始,再逐渐向高端发展,这可能是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路子。当然,随着模具工业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所需设备的档次理所当然的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浙江有些模具企业已开始淘汰台湾设备而把采购目光逐渐转向日本和欧美了。然而日本和欧美设备的价格毕竟还是昂贵了一些。这也正是国内机床企业的一个良好机遇。希望国内机床行业能把握好这个良好机遇,在我国模具行业“十一五”的发展中,为其插上翅膀,真正起到利其器而助发展之积极作用。

    鉴于国产设备在模具行业设备市场上占有率很低,国产设备在模具行业用户中基本上尚未树立起很好的品牌和形象的情况,希望机床行业,特别是一些骨干重点企业,应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和尽快改善服务,另一方面应针对模具行业所需去开发一些新产品,并大力进行宣传,以逐渐形成好的品牌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来。特别是生产金切机床的骨干企业,更应重视这一问题,因为生产电加工设备的企业在这一点上相对要好得多,有关企业已经在模具行业中树立起了一些较好的品牌和建立起了良好信誉和形象。

    已经历了20年,举办过十届,每逢双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是我国模具行业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个专业展览会,早已是国际展览联盟的成员,在国际上也早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展览会是一个集中展示模具和模具设备的一个极好场所。展览会中模具设备这一块,境外模具设备主要生产企业基本上都积极参展,大力宣传,展示其知名品牌,树立其良好形象。而许多国内模具设备生产企业却对此并不积极,有的不参展,有的虽然参展了,但展位面积小,展品少,没有体现出与其企业相应的品牌和形象来。在有10多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的这个专业展览会上来宣传自己,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希望国内有关企业能首先从参加这一展览会做起,加大宣传力度,树品牌,建形象,不断开拓模具行业中的设备市场。

    国内模具设备生产企业在重视模具行业设备市场,在加大宣传力度展示自己的品牌与形象并首先从增加中低档产品市场占有率做起的同时,也应从战略高度出发来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中高档产品的开发。希望机床行业能针对模具行业需要来开发。由于今后模具将进一步向大型、精密、复杂、个性化方向发展,模具用户对模具的质量和交货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模具设备应从大型、重载、精密、多轴、高速、高效、柔性、复合、专用等方面多做文章。希望有关机床生产企业能对模具行业市场需求作出灵活快速的响应。当然,提高现有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设备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衡量)及改善服务更是当务之急,希望机床行业有关企业对此能有足够的重视。

    相信通过机床行业与模具行业的共同努力,不仅国产设备在我国模具行业设备市场中的占有率一定会越来越高,而且也一定会使这两个行业共同从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迅速迈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beplay下载软件
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beplay下载软件 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beplay下载软件 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beplay下载软件 化解决方案。beplay下载软件 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beplay下载软件 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中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约为1132.1亿元。

2024年12月27日
烧烤文化快速普及带动烧烤炉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际与国内品牌并存局面

烧烤文化快速普及带动烧烤炉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际与国内品牌并存局面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烧烤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烧烤炉行业需求进一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了9.1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烧烤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烧烤炉市场也将随之增长。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