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一、光伏电池是现阶段光伏产业链最核心技术变革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光伏电池即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光伏电池是决定光伏发电效率和成本的核心器件,是现阶段光伏产业链最核心的技术变革领域。这是因为光伏发电是根据光伏电池 P-N 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这也为光伏电池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 GW,与2023年底的609 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277.17GW,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这也为光伏电池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 GW,与2023年底的609 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277.17GW,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及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6849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占全球比重为91.9%。2025年1-4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23905.9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加18.8%。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及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6849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占全球比重为91.9%。2025年1-4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23905.9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加18.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CPIA,观研天下整理

三、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加快,市场正从P型PERC向N型TOPCon、HJT技术跃迁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近年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加快,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当下,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行业正从P型PERC向N型TOPCon、HJT技术跃迁,且该转型速度远超预期。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单晶PERC、TOPCon、HJT、BC电池的市占率分别为91.11%、6.29%、0.6%、0.2%,多晶电池仍占少量份额。然而,到了2023年多晶硅电池几乎退出市场,单晶PERC、TOPCon、HJT、BC电池市占率分别为73%、23.6%、1.8%、0.9%。到了2024年,TOPCon电池成功超越PERC电池,成为市场新宠,其市占率突破70%,而PERC电池则降至20%左右。同时,HJT与BC电池的市占率也有所提升,二者合计已超8%。总体来看,我国光伏电池技术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近年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加快,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当下,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行业正从P型PERC向N型TOPCon、HJT技术跃迁,且该转型速度远超预期。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单晶PERC、TOPCon、HJT、BC电池的市占率分别为91.11%、6.29%、0.6%、0.2%,多晶电池仍占少量份额。然而,到了2023年多晶硅电池几乎退出市场,单晶PERC、TOPCon、HJT、BC电池市占率分别为73%、23.6%、1.8%、0.9%。到了2024年,TOPCon电池成功超越PERC电池,成为市场新宠,其市占率突破70%,而PERC电池则降至20%左右。同时,HJT与BC电池的市占率也有所提升,二者合计已超8%。总体来看,我国光伏电池技术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光伏电池技术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整体市场主流电池技术 增量市场主流电池技术 主流电池技术情况介绍
第一阶段(2015年之前) 整体市场以Al-BSF电池为主 以Al-BSF电池为主,PERC电池开始出现 第一代电池技术Al-BSF为该阶段主流技术,Al-BSF技术成本低廉,但转换效率不高。单晶PERC电池开始处于技术验证阶段,以试验产能为主,增长迅速但总量较小,随着单晶PERC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其商业化的可行性得到确认。
第二阶段(2015-2017年) 以Al-BSF电池为主 以PERC电池为主 第二代电池技术PERC技术的成熟及单晶成本的快速降低,单晶PERC电池投资吸引力凸显,国内厂商开始加码PERC电池生产,但从整个光伏电池市场来看,多晶Al-BSF技术在此阶段仍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
第三阶段(2015-2021年) 以PERC电池为主 以PERC电池为主,TOPCon等新型电池开始出现并加速上量 第二代电池技术PERC技术成为该阶段主流技术,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7年主流P型BSF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18.7%,而P型PERC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可达到21.3%;在转换率优势下,PERC电池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达91.22%;但由于PERC电池转化效率接近理论极限,2022年电池厂商开始逐步布局TOPCon等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2022年PERC电池市场份额降至88.00%,2023年降低至73%,2024年持续降低至20.5%。
第四阶段(2022年至今) 以TOPCon电池为主 以TOPCon等新型电池为主 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接近理论极限值24.5%,以TOPCon为代表的第三代N型新型高效电池片技术进入产业化进程并加速落地。当前,TOPCon兼具高转化效率及成本优势,为当下增量产能主流电池工艺,2022年TOPCon市场占有率为8.3%,2023年上升至23%,2024年持续上升至71.1%。根据数据,TOPCon存量产能已占据行业主流。2025年4月27日,《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在技术迭代更替预测章节中,《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TOPCon电池在2024年成为主流产品,到2030年后BC技术或成主导”的阶段性判断,认可了未来5年TOPCon技术仍为主流。

资料来源: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四、TOPCon工艺已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电池工艺

目前,N 型光伏电池持续迭代成熟,N 型 TOPCon 电池已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了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上绝对主流产业化技术。根据CPIA数据显示,2024 年在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上,TOPCon 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71.1%,占比最大;而PERC 电池,市场占有率已经降至 20.5%。

目前,N 型光伏电池持续迭代成熟,N 型 TOPCon 电池已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了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上绝对主流产业化技术。根据CPIA数据显示,2024 年在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上,TOPCon 电池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71.1%,占比最大;而PERC 电池,市场占有率已经降至 20.5%。

数据来源:CPIA,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未来,随着相关工艺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更高转换效率的 N 型电池等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其中N型TOPCon电池因其具有多重优势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继续为主流光伏电池。首先,N型TOPCon电池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相较其他N型电池投资成本较低。相比之下,HJT及xBC等N型技术仍然处于技术研发及改良阶段,投资及生产成本因而较高,属于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潜在方向。其次,相较于其他N型电池,N型TOPCon电池因耗用更少的银浆等高成本材料,制造成本较低。

总体来看,“降本增效”是光伏电池行业的长期逻辑,提高电池转化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将成为光伏电池技术快速迭代的内在动因,只有兼具性能与价格竞争力的技术,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五、转换效率需求增加下,BC电池或将成为下一轮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重点

得益于更高的转换效率,BC电池或将成为下一轮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重点(BC组件产品的转换效率相较TOPCon组件高出0.5%以上)。对于光伏电池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发电量表现的核心关注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及衰减。2024年7月,为引导光伏企业有序扩张、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公开征求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而此次规范提出了对未来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

得益于更高的转换效率,BC电池或将成为下一轮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重点(BC组件产品的转换效率相较TOPCon组件高出0.5%以上)。对于光伏电池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发电量表现的核心关注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及衰减。2024年7月,为引导光伏企业有序扩张、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公开征求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而此次规范提出了对未来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大部分电池组件平均效率水平符合规范中提到的电池组件效率及衰减率的要求,但仍有部分新晋TOPCon企业在提效方面面临一定的技术挑战,提效不及预期。例如,当前TOPCon电池主流量产效率段在24.7%-25.4%,国内一流水平电池企业可量产超高效即26%以上的电池,但该效率段产出比例较少。与此同时,随着TOPCon电池量产效率逐步趋近理论水平,提效难度越来越大,且空间越来越小。在此背景下,随着市场对更高转换效率电池的需求增加,更多企业将增加对BC电池产能的投入。预计2025年,我国BC电池产能预计达到100GW,产能增长或仍主要来自于隆基与爱旭。(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钼资源稀缺性凸显 供需紧平衡基本面下国内钼价震荡上行

全球钼资源稀缺性凸显 供需紧平衡基本面下国内钼价震荡上行

当前全球钼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2021以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经济逐步向好,环保趋严制约供应端扩产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导致钼供需缺口增长,且这一缺口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钼总产量为29.02万吨,消费量为29.41万吨,供需缺口增长到了-0.39万吨。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钼金属产

2025年11月19日
从“特供”到“普适” 我国纤维增强材料光伏边框行业增长动力充足

从“特供”到“普适” 我国纤维增强材料光伏边框行业增长动力充足

在“双碳”战略的强劲驱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达277.17GW,组件产量突破627.5GW,这为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辅材,占比成本约9%的边框,正迎来一场由材料创新引领的深刻变革。

2025年11月18日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再生铅逐渐主导铅产业。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再生铅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超过60%。

2025年11月16日
高效节能引领变革 政策与应用需求驱动真空绝热板(VIP)行业快速发展

高效节能引领变革 政策与应用需求驱动真空绝热板(VIP)行业快速发展

真空绝热板作为一种导热系数极低的新型高效节能材料,正凭借其“薄而高效”的卓越性能,在中国“双碳”战略和能效标准升级的东风下迎来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VIP市场规模已达46.7亿元,其在高端冰箱领域的普及仅是开端。随着2026年冰箱新能效国标实施、近零能耗建筑推广以及冷链物流需求爆发,VIP的应用正加速向建筑保温、冷

2025年11月15日
技术定乾坤: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深陷价格内卷、效能、安全与路线之争

技术定乾坤: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深陷价格内卷、效能、安全与路线之争

在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与深刻变局。短期来看,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内卷”已成为行业最直接的冲击。由于前期大量资本涌入,规划产能已远超实际需求,导致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进而触发了激烈的“价格战”。叠加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电芯售价几近腰斩,企业毛利率被严重挤压至极低水平,部分中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技术+产能三重驱动 我国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提速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为先锋

政策+技术+产能三重驱动 我国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提速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为先锋

进入2025年下半年,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实验室效率突破27%大关、国家级中试平台政策落地、多条GW级产线相继投产,三大核心驱动力形成共振,推动这一新兴技术从科研走向产业的关键跨越。

2025年11月14日
风电蓬勃发展为我国风电纤维织物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风机大型化倒逼行业高端升级

风电蓬勃发展为我国风电纤维织物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风机大型化倒逼行业高端升级

近年受益于国家政策引导、产业竞争力增强、海上风电发展以及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等因素,我国风电装机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5.79亿千瓦,同比增长22.1%。其中1-8月新增装机容量为5784万千瓦,同比增长72.1%。在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风电叶片行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市场规

2025年11月12日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绿氨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碳排放的绿色化学品与能源载体,正从概念走向落地。面对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带来的消纳压力,绿氨产业有望成为破解难题的重要路径。在强有力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凭借“三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已规划了超过2000万吨的庞大产能,成为全球绿氨供应的核心力量。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