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光伏产业持续回暖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光伏产业相关概述
           1、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2、产业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05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1TW=1012W),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宜。 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8-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二、中国光伏行业市场情况
            1、光伏行业下游整体情况
            201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5GW,连续三年新增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
全球光伏新装机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中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约43GW,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2010-2015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光伏应用主要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但分布式比例已迅速提高。
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光伏平均利用小时1200小时,同比去年下降55小时。
2011-2015年光伏发电逐年设备利用小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甘肃、青海等11个地区新增装机超过100万千瓦。
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区达11个,西部地区主要建设集中式地面电站,中东部地区主要建设分布式电站,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分布式电站规模已超过100万千瓦。
2015年累计光伏容量超过万千万的省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光伏行业中上游整体情况
            2015年多晶硅产量超过16.5万吨,同比增长21%,行业呈现生产格局进一步明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技术正在实现全面赶超。
2010-201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量超过100亿片,产业集中度高,多晶市场需求旺盛,硅片产能扩张有限,价格先抑后扬,单晶拉棒向西北转移。光伏协会统计的37家硅片企业中平均产能利用率为94%,26家企业平均利润率约为7.7%。
硅片环节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池片产量超过41GW,多晶仍为主流,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高效电池技改或扩产速度加快。50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85%,13家纯电池片企业净利润率5%。单晶硅片价格下降使P型单晶电池成本下降明显,已出现单晶报价接近多晶报价情形。
电池片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组件全年产量超过43GW,同比增长20.8%,产能利用率分化趋势明显,晶硅电池仍未主流,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改观,大多数企业盈利,前十名的企业利润率多在两位数。
2010-2015年中国组件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组件环节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2年受到美国和欧盟两大主要市场贸易摩擦影响,当年度出口金额和数量明显下滑。2013年后又受到美国第二次双反调查和欧盟价格承诺限制,以及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等市场贸易摩擦案件影响,出口持续低迷,企业亏损严重。2014年受美欧等国际市场复苏利好影响和日本等亚洲市场快速增长带动,我国光伏电池出口量回升,多数企业扭亏为盈。2015年全年出口预计145亿美元。
2010-2015年光伏产品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十三五”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规模发展指标,到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700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
           与规模相比,电源结构也值得关注。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约为7%,在新增电力装机结构中的比重约为15%,在全国总发电量结构中的比重约为2.5%。
           根据结构发展指标,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全国城镇建筑和广大农村地区民用热水、集热面积保有量2亿平方米;供热采暖、制冷空调系统集热面积保有量1.96亿平方米;大型区域供热站示范项目200座,集热面积保有量400万平方米;工农业供热应用集热面积保有量1.5亿平方米。
           经历10年的积蓄和近5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在大气污染和减排目标压力下,光伏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未来从替补逐渐走向替代,将面临其他各类能源的竞争,市场消纳压力更趋严峻。
           比规划目标本身更值得期待的,则是贴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以及日趋优化完善的建设布局和运营模式,这才是光伏产业发展红利之源。
           对此,国家对于“十三五”时期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明确指标,比如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以上、20%以上和20%左右。
           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启动以来,基础调研紧锣密鼓,编制部署逐步铺开,示范试点渐次向纵深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配套措施落地生根,一份光伏产业发展蓝图正在孕育迸发。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开局之年首季,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已统筹谋划、全面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在光伏领域开出一剂剂破除顽瘴痼疾的良方。其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平衡发展,大道行思,革故鼎新;切实解决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问题,履机乘变,奋发有为。
           不断深化的战略布局,铺就光伏产业的理性轨道———持续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体系,快速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水平。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地促进光伏多元化应用;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结合送出通道,推进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综合土地和电力市场应用条件,积极打造光伏发电综合利用、电价改革等示范基地。
           清晰明确的“施工图”,引领热发电产业稳步推进———加速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通过技术进步和示范推广,促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迈向成熟。加强太阳能热发电规划工作,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已建成示范项目的经济性和管理水平;依托相关电价政策研究和制定,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环环相扣的推进链条,保障规划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规范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和服务体系。依据太阳能资源分布、气候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能源需求等情况,以及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化前景等因素,因地制宜,加快新型利用方式的产业化和多元化进程,培育新的增长点。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国家太阳能利用规划;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发展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行业创新、健康、持续发展。
           从定向调控到结构优化,从创新驱动到内需发力,我国光伏产业的“十三五”步伐,在一个又一个工作节点的清晰标注下,在一份又一份支持政策的护航保障下,扎实稳健向前迈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