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石英晶体谐振器行业各类别产量占比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全新应用场景,打开行业增长空间

       晶振为数字电路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在数字电路中不可或缺,被称之为信息产业之盐;也有人称之为数字电路的心脏,是心跳发生器。晶振主要功能性材料是二氧化硅(SiO2)结晶体,二氧化硅形态规则、晶莹、透明,因此也被称为“水晶”。水晶材料作为机械能和电能的转换元件,经过切割、打磨等精密工序加工制成晶片后,在其两端镀上金属电极,在电流作用下由于逆压电效应便产生谐振,从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固定的振动频率。水晶材料还具备一定的温度特性、老化特性和频谱特性,当外加电压的频率与水晶材料固有的频率完全一致时,电路中的电流便达到最大,体现了其谐振特性。

图表:水晶形态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的发展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启蒙期(1880-1939)、开发期(1940-1969)、发展期(1970-1989)、快速发展期(1990-至今)。早在1880年就发现了水晶的压电现象(电气特性),1922年发明了石英晶体振荡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电子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世界石英晶体谐振器市场迎来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作为标准频率源或脉冲信号源,石英晶体谐振器提供了高精度的频率基准,逐步由高端军用电子设备应用拓展到民用电子产品的广阔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小型电子类产品、资讯设备、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和汽车等领域,成为电子工业的基础元器件。基于其优良的特性和低成本的优势,石英晶体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是其他元器件所难以替代的。20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获得迅猛发展和成长,石英晶体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图表: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历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无源晶振产量占主导

       晶振分为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无源晶振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有两个引脚,没有所谓的正负极,又称石英晶体谐振器(crystal)。部分无源晶振也有四个引脚,但其中2脚是对角线相连的且与外壳相通,只起焊接固定作用,因此只有两个引脚有效。有源晶振又称石英晶体振荡器(oscillator),是一个完整的谐振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一般有四个引脚,通常的接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图表:石英晶体元器件分类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有源晶振在稳定度等方面好于无源晶振,主要应用在精密测量、无线基站等领域,但有源晶振的信号电压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压,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有源晶振按功能和实现技术的不同,又可分为温度补偿晶振(TCXO)、压控晶振(VCXO)、普通晶振
(XO)、恒温晶振(OCXO)。

图表:有源晶振分类、特点、应用及频率范围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无源晶振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由起振电路来决定的,相对于有源晶振其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但由于成本低、适应多种电压等特点,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2013年全球晶体振荡器器件市场中,无源晶振产量占约89%,有源晶体占比仅10%左右,但单个有源晶振价值量要高于无源晶振。

图表:晶体振荡器类别产量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晶振的封装结构,SMD是占主导

       按封装方式不同,石英晶体谐振器可分为DIP(dual inline-pin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和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两大类。DIP晶振主要应用领域为个人电脑、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石英钟表、各型计时器件等,以上终端产品提供给微型元器件的安装空间相对充裕。SMD晶振具有尺寸小、易贴装特点,主要用于空间相对较小的电子产品中,在移动终端、通讯设备的产品升级周期加快的背景下,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已成市场主流形态。

图表:DIP、SMD谐振器封装分类及特点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DIP封装晶体谐振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SMD封装晶体谐振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晶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DIP和SMD形态封装的晶体谐振器基本构造单元,主要包含有:外壳(DIP)/上盖(SMD)、晶片、基座,引线(DIP)。其中SMD的上盖材质又可分为陶瓷或金属,对应称之为陶瓷封装或金属封装,金属封装相对于陶瓷封装,在耐热、稳定性、以及产品尺寸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成本较高。

图表:DIP晶体谐振器结构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SMD晶体谐振器结构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DIP、SMD典型产品价格及趋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片式化、高精度、低功耗是晶振趋势

       电子产品正在向小型化、高精度、低功耗节能等方向发展,对晶振等元器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SMD封装具有尺寸小,易贴装等特点,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全球石英晶体元器件片式化率约为70%,日本的片式化率最高,在80%以上;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末,我国本土的片式化元器件将占总数的40%,国内晶振产品片式化率还相对较低;近年随着国内企业SMD晶振产能释放,我国的片式化率正在逐年提升。

图表:晶振发展趋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电子产品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各大晶振生产厂商不断推出更小型号产品。封装尺寸大小逐年下降。晶振封装尺寸由大到小有5*7mm、60*35mm、50*32mm、40*25mm、32*25mm、20*25mm、20*16mm、20*12mm、16*12mm等规格,目前主流应用SMD晶振规格为3225,而小型电子产品如beplay下载软件 手环已开始应用2012晶振。

图表:晶振小型化趋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2025年1-4月,国内炼焦煤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均稳步上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进而对价格构成了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下游钢材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炼焦煤价格承压。这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促使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2025年05月15日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钨矿探明量持续增加,使得国内钨矿储量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钨矿储量达 240 万吨,占全球储量 52%,其余钨资源集中地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分别占比 12%、9%、3%。

2025年05月14日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近两年新投产的N型太阳能电池产能多为TOPCon产能,2024年TOPCon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占据绝对主流位置。BC电池有望随着头部厂商产能落地,渗透率将提高。

2025年05月06日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