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包括电解液、隔离材料、正负极材料等。其中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正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3:1~4:1),因为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8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

根据数据显示,电动汽车中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的20%的份额,占据动力锂电池成本约40%左右。

从动力电池中各类型的正极结构占比来看,磷酸铁锂占大份额居首位,占比为49.51%,但是却出现了下滑,减少了22.56%;三元正极材料居第二,占比达43.94%,新补贴政策利好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应用,占比份额提升了21.04%。

动力锂电池常见类型正极材料在关键性能上的比较
正极材料
|
能量密度
|
安全
|
循环寿命
|
成本
|
高低温性能
|
三元材料
|
最高
|
一般
|
一般
|
最高
|
容易热分解
|
锰酸锂
|
居中
|
较好
|
一般
|
最低
|
高温下最稳定
|
磷酸铁锂
|
最低
|
最好
|
好
|
居中
|
低温性能差
|
二、锂离子电池产量分析及预测
根据数据显示,2013-2018年国锂离子电池稳步上升,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量突破100亿只,达111.1亿只,同比增长42%。2018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139.88亿只,同比增长26%。

2019-2023年以16.4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计算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预计2019年产量将达154亿只,2023年产量将高达283亿只。

二、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分析及预测
近年,在国内终端新能源汽车、高端3C数码的持续增长,以及正极材料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推动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量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为32.3万吨,较2016年增长49.54%;2018年1-9月,产量高为22.63万吨,较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2019-2023年以17.0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计算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预计2019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将高达53.7万吨,2023年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将达100.7万吨。

三、正极材料市场价格趋势
锂电池在大环境的推动下,需求逐渐上升。2016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钴酸锂价格上升幅度大,2018年1-8月,钴酸锂价格达44.3万元/吨;其次表现价格表现突出的是磷酸铁锂,2018年1-8月,磷酸铁锂价格达21.6万元/吨;相比于前两个,三元材料价格整体波动幅度表现平稳,2018年1-8月三元材料价格为9.3万元/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