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受多因素推动发展 但目前市场集中度仍较低

        受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污染问题严重、人均水资源稀少等原因。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2796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2004立方米/人,只占据世界平均水平的1/4,更是联合国13个贫水国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与部分东部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严重偏低。

2010-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情况

数据来源:水利部

2010-2018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情况

数据来源:水利部

        污染方面,虽有缓解但依然较为严重。数据显示,2018 年,在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监测的 1,613 个水质断面中,Ⅰ类占 5.0%,Ⅱ类占 43.0%,Ⅲ类占 26.3%,Ⅳ类占 14.4%,Ⅴ 类占 4.5%,劣Ⅴ类占 6.9%。

2018年我国重要湖泊和水库水质情况

数据来源:水利部

        废水排放方面,虽然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708.8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81.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27.3亿吨。

2014-2018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2018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2018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受上述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鼓励政策持续出台,使得我国水生态环境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农村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约为230亿吨,仍在持续增加,同比增长7.5%。另一方面,根据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要达到30%以上,由此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根据预测分析,预计到2024年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在2020年产值将达到844亿元,处理率为30%;2035年产值将达到1305亿元,处理率为58%。

        当前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上主要有跨国水务巨头、大型国有上市企业、优秀民营企业三大竞争主体。同时由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是由政府特许经营,地方企业凭借20至30年的特许经营权形成区域市场的进入壁垒,市场成“碎片化”分布。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主要市场主体

跨国水务集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政策的颁布以及允许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污水处理行业,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探索拉开了序幕。中国从2004年起对各类资本全面开放公用事业行业,此后一批国际水务巨头包括威立雅水务集团、苏伊士环境集团、泰晤士水务、柏林水务集团、威望迪集团等凭借其品牌、资本等优势通过直接投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陆续大规模进入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取得了市场先导地位。在大型项目中,跨国水务集团由于资本实力雄厚及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大型国有企业

20029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要求转变污水处理设施只能由政府投资、国有单位运营管理的观念,现有从事城市污水运营的事业单位,按《公司法》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与政府部门签订委托运营合同,建立以特许经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政策制度的陆续颁布,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批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兴蓉投资、创业环保等,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成为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

民营企业

国有控股水务企业几乎垄断市政供水市政污水等水处理市场,而民营水务企业在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处理设备、膜技术等领域表现出色。近年来,随着国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以桑德集团、国祯环保、鹏鹞环保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凭借着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新生力量,在区域市场及细分市场开始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互联网

        从污水处理厂来看,截止到至 2018 年底,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企业数量达到 3,500 家左右。而四川省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最多的省份。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四川省的污水处理厂数达到942座,其中建制镇拥有720座,占比76.4%;其次为江苏省和山东省,其污水处理厂数分别为871座、861座。

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不同省份污水处理厂数量情况TOP9

数据来源: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虽然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集中度比较低。但预计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产业市场化服务需求将逐步突出,行业将呈现资源整合与跨区域发展的趋势,而具有良好市场信誉、资金实力、技术与服务领先的企业将加快其扩张的步伐,未来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WW)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