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燃料电池行业中长期规划明确 销量稳步增长

         燃油锂电池比较,氢燃料电池具备较多优势。相对于锂电池汽车而言,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优势,相对于燃油汽车而言,氢燃料电池车具有清洁环保、效率高等优势。

氢燃料电池的优势 

优势

概述

可再生

氢气为可再生能源,来源广泛

无污染

产物为水,无有害生成物

更安全

相对燃油和锂电池,氢气极易消散,道路使用更为安全

长续航

能量密度高,车载续航时间可达500-1000公里

加氢快

加氢更方便,3-5分钟可加满

效率高

燃料电池转换效率可达60%,是内燃机效率的2-3

噪音低

燃料电池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噪音低

易建设

燃料电池具有组装式结构,安装维修方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我国积极推进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明确,根据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来看,我国规划在2020 年在特定区域实现燃料电池公共服务用车规模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2025年数量达到5万辆,2030年数量达到百万规模。

中国燃料电池产业规划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此外,燃料电池产业链技术产业化与技术目标也不断细化。2019年6月由国家能源局等部委指导下发布的首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来看,不仅对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数量制定具体的总量目标,而且对氢能源比例、燃料电池系统产能和相关电堆及零部件产值也作出规划。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路线 

现状

近期目标

中期目标

远期目标

产业目标

2019

2020-2025

2026-2035

2036-2050

氢能源比例(%

2.70%

4%

5.90%

10%

产业产值(亿元)

3000

10000

50000

120000

加氢站(座)

23

200

1500

10000

燃料电池车(万辆)

0.2

5

130

500

固定式电源/电站(座)

200

1000

5000

2000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成本(元/kW

>8000

4000

800

300

燃料电池系统产值(亿元)

12

144

720

990

燃料电池电堆产值(亿元)

9

104

518

713

其中:质子交换膜

3.2

39

194

267

扩散层

2

27

137

188

催化剂

2

27

137

188

双极板

1

7

36

50

辅助系统产值(亿元)(空气+氢气辅助系统)

3.2

39

194

26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燃料电池车产销的持续增长,与政策补贴紧密相关。2019年3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3月26日至6月25日为政策过渡期,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按照之前的0.8倍实行,同时可享有地补。在2019年产销分别实现3018辆与2737辆,同比增长86.4%和79.2%。2020年1-3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3辆和207辆,同比分别下降19.7%和7.2%。

2014-2020年3月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鉴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新能源补贴政策在2017、2018年先后提出3年3万公里、2年2 万公里运营里程要求,燃料电池汽车也不例外。即使2019年之前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未有退坡,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均为商用车而难以符合要求而获得实质性补贴,因此目前商用燃料电池汽车难以大规模放量。

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及相关要求 

阶段

乘用车

商用车

2016-2018

20+

轻型30+、大中、中型50+

2019-缓冲期

16+

轻型24+、大中、中型40+

技术要求

纯电续航里程

300km

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

乘用车≥10kW;商用车≥30kW

驱动电机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比值不低于 30%;(比值介于 0.3(含)~0.4 的车型按 0.8 倍补贴;比值介于 0.4(含)—0.5 的车型按 0.9 倍补贴;比值在 0.5(含)以上的车型按 1 倍补贴.

燃料电池储存温度要求

-40~60

运营里程要求

1.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申请财政补贴不作运营里程要求。

2.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为2万公里,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

3.自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国内燃料电池商用车无法大规模放量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氢能基建缺失。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缺失,致使燃料电车车使用过程中的隐性成本推升。我国加氢站从2017年才得以加快建设,虽然截至2019年我国建成加氢站共61座,但是与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量。

2006-2019年中国建成加氢站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2019年全球部分国家(地区)加氢站情况(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TC)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 》。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