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05年钢铁行业存在问题及06年趋势预测

2005年,全国钢产量突破3亿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联合重组取得进展,国际竞争力增强。预计2006年行业增长将有所放缓,同时,企业利润下滑趋势值得关注。  

    一、运行情况
    (一)产量首次突破3亿吨。全年产钢34936万吨(以下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统计快报数;统计公报数为3.52亿吨),比上年增钢6888万吨(2003年、2004年增钢分别达到3843万吨和5129万吨),增长24.6%;产生铁33040万吨,增加7265万吨,增长28.2 %,产钢材37117万吨(统计公报数为3.97亿吨),增加7214万吨,增长24.1%。

    分地区看,产量增幅较大的省有:河北(产钢7386万吨,增长25.3%)、江苏(3285万吨,增长31.6%)、山东(3184万吨,增长61.1%)辽宁(3057万吨,增长18%)等。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省有:山西、上海、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华北地区产钢11626万吨,增长23.4%;华东地区产钢11280万吨,增长29.9%,两地区的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分企业看,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的有宝钢、武钢、鞍钢、首钢、沙钢、莱钢、济钢、唐钢等8家企业。此外,500-1000万吨的企业有10家,300-500万吨的企业有13家。

    分类型看,重点企业产钢27884万吨,增长19.03%;产生铁24547万吨,增长22.5%;产钢材25051万吨,增长15.8%。重点企业钢、铁、材的增幅分别低于全国平均增速5.6、5.7和8.3个百分点。占全国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9.8%、74.3%和67.5%,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7、3.4和4.8个百分点。

    (二)钢铁产品进出口基本平衡。全年累计出口钢材2052万吨,同比增长44.2%;出口钢坯707万吨,增长16.7%。进口钢材2582万吨,下降11.9%;进口钢坯131万吨,下降66.1%。全年累计净进口钢材530万吨,净出口钢坯576万吨,钢铁产品进出口基本平衡。年初,在上年出口惯性作用下,钢铁产品出口增长势头迅猛,在有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出台后,钢铁产品出口下降明显。钢坯、钢材出口在3月份达到最高的146万吨和221万吨后稳步下降。从三季度开始扭转了上年9月份以来坯材净出口的局面。尽管全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数量基本平衡,但值得注意的是出口仍以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则为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价差300美元/吨左右。

    全年累计进口铁矿石27526万吨,同比增加 6718万吨,增长32.3%。
    (三)钢材价格急剧下挫。2005年钢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年初由于国内钢材新增资源增幅较低,以及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影响,钢材价格在一季度攀上历史最高位。之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钢材需求增幅放缓,加上行业内部产能集中释放,国内新增资源大幅度增加,价格开始下滑,并于四季度大幅度下挫。年末的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收于94.18点,比年初下降了31.03点,下降24.78%,钢材综合指数相当于2003年下半年钢材价格刚刚恢复上涨时的水平。

    其中普通钢材价格下滑幅度比特钢大,板材比长材大。年末的建筑用线材、螺纹钢等钢材价格与最高价位相差810-870元/吨左右,跌幅在20%以上,板材的价位相差1700-3400元/吨左右,跌幅在40%左右。

    (四)利润增幅放缓,投资增幅回落。全年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23691亿元,同比增长30.09%;实现利润1274亿元,增长0.96%,增幅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1753亿元,增长16.42%,实现利润769亿元,下降10.62%。

    全年完成投资2281亿元,同比增长27.5%,增幅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

    年末冶金行业钢材产销率98.39%,比去年同期下降0.98个百分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末库存钢材498万吨,实物产销率98.9%,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五)行业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继续优化。钢材品种中,板材产量14314万吨,同比增产3476万吨,占钢材增量的48.2%,增长32.1%,高于钢材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板管比45.6%,提高2.2个百分点;钢筋、盘条等建筑钢材产量12828万吨,增产2037万吨,占钢材增量的28.2%,增长18.9%,低于钢材平均增长幅度4.2个百分点。

    2005年企业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鞍钢、本钢的联合重组,武钢与鄂钢、柳钢的跨地区联合,首钢入股水钢,河北六家钢铁企业整合为南北两大钢铁集团等等。钢铁行业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调整,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投资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逐步显现,导致钢铁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
    (一)产能集中释放,供求关系逆转。2005年钢铁月均日产水平总体呈逐月上升。即使在钢材价格大跌情况下,日产水平上升之势不减。1月份平均日产钢80.95万吨,逐月攀升,12月份达到103.4万吨;1月份日产生铁75.59万吨,12月97.8万吨;1月日产钢材84.23万吨,11月110.19万吨。

    在产能加快释放的同时,针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限制的政策也开始实施,钢铁行业新增资源大量转向国内市场。截至2005年末,新增钢的资源流向国际市场的比例持续减少到20.3%,也就意味着全年增钢6888万吨中有5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资源投向国内市场,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国内钢材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使供大于求的状况加剧。

    (二)利润空间缩小,亏损企业增加。2005年由于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以及煤电油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种跌进成本区,不少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出现亏损。钢铁行业和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逐月下降趋势,3月份当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51亿元,重点企业93亿元,从9月份开始,全行业利润负增长,亏损企业随之增加。全行业亏损企业个数增长34.58%,亏损额增加1.54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增长1.85倍。

    (三)板材价格跌幅高于长材,加剧结构调整困难。近几年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有了长足进步,板材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增长幅度一直大于长材,板管比不断提高,尤其是宏观调控以来,企业新增能力多为板带材,而长材的生产能力的增长则低于板带材。从发展角度看,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材的消费水平肯定将要提高。但目前我国所处的阶段,对板材的消费需求也呈阶段性特点,今年国内钢材市场板材的跌幅大大高于长材也是这种消费需求的反映。相对于市场调节能力较强的长材,板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为下一步结构调整增加了难度。

    三、2006年钢铁行业趋势预测
    2006年作为 “十一五”开局之年,预计钢材需求将稳定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大规模的展开,投资需求将持续扩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收入的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等消费的持续扩大。可以预料国内对钢材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钢材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往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可能持久。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国内对钢材的需求将由前两年的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

    同时,历经几年高速发展,钢铁产能快速扩张,供需形势发生变化,产能的增长快于需求的增长,供大于求的压力不断加大,今年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初步调查统计2005年我国已形成4.7亿吨炼钢能力,还有在建能力0.7亿吨,今年的炼钢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即使考虑需求增长,产能释放也将对钢材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

    二是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今年将继续在高位徘徊,且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煤电油运等原燃料价格也呈上升之势,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2006年的钢材价格将面临两头的挤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的空间会进一步缩小,钢铁工业整体将走向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全球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29.7%)、俄罗斯(15.5%)、玻利维亚(13.8%)、吉尔吉斯斯坦(11.5%)等国家,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根据USGS数据,从储量上看,2024年全球锑储量225.5万吨,其中中国储备量占世界第一,达67万吨,占比29.7%,俄罗斯、玻利维亚、吉尔吉斯斯

2025年08月06日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从全球金属锗产量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锗生产国,近年来中国金属锗的产量均保持在65%以上,同时产量占比在2023年达到最高,占比超过68%,2024年产量占比有所回落。

2025年08月02日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电解铝下游应用领域,以建筑、电子电力、交通运输为主,占国内电解铝消费量的65%-70%。随着电解铝下游建筑行业回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需求高速增长,对电解铝的需求拉动更为明显。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近年来,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并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对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激增。同时,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对稀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5年06月16日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不够稳定,因而抗氧化性能比较差、高温强度不足,是中等温度(600-800°C)条件下使用的重要材料,且因合金成分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而钴基高温合金的基体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缺钴,使得其发展受到限制。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金属钙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金属钙市场价格振幅较大,2022年金属钙市场规模增长至近年来最高,达到79.97亿元,之后有所下滑,2024年为62.03亿元。

2025年05月12日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稀土行业正在加快各自的发展步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将稀土视为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战略材料。为促进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各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及资金补助计划,加快相互间合作。2024年全球稀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1.30亿美元。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