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会计准则对钢铁企业成本、费用及盈利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含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财政部规定,该套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母子公司有一方为上市公司的,实行“就新不就旧”的原则。截至2005年末,我国国内上市钢铁公司(限钢铁冶炼和压延为主业的企业)共30家,2005年年末资产总额4920亿元,占大中型钢铁企业的3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6亿元,占大中型钢铁企业的44.9%;实现税前利润464亿元,占大中型钢铁企业的59.4%。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有许多新的规定,因此实行新准则将对钢铁行业的成本、利润、资产等会计信息带来重要影响。

    一、对制造成本的影响

    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对制造成本影响最大的是生产车间或分厂的人工成本全部计入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新准则规定将社保等与员工有关的所有费用归入职工薪酬,并按其功能(员工岗位)进行分类计入有关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研发支出)成本或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新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劳动关系补偿等。这与目前除了工资、职工福利费以外的各种保险和公积金均计入管理费用是不同的。

    根据《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财务年报汇编》,65家普钢生产企业2005年人工成本总额746.9亿元,其中劳动报酬494.3亿元,其他人工成本如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等252.6亿元;其他人工成本是劳动报酬的51%;现行制度下,按工资总额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是随工资走的,其余37%(51%-14%)约183亿元计入了管理费用。

    另根据该资料汇编,管理费用中的工资占全年实发工资的25%,粗略扣除计入在建工程、销售费用、研究开发费中的工资比例,计入制造成本的工资比例大约为70%。即大约183*70%=128亿元,根据现行制度计入管理费用,而根据新准则应计入制造成本。

    如以主营业务成本代替制造成本,2005年65家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0741亿元,根据新准则则应加上128亿元,增加1.2%。

    另外,根据新准则土地使用权将与固定资产分别列示,但未明确过去形成的固定资产已经将土地价值包含进去的金额是否追溯调整。如果追溯调整的话,将会减少生产部门的折旧撮额,减少的部门作为无形资产推销计入管理费用。

    二、对管理费用的影响

    执行新准则对管理费用的影响包括:

    1.原统一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保险、公积金等其他人工费用将分解计入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65家企业2005年管理费用570亿元,减除计入其他项目的其他人工成本252.6*70%=189.5亿元,约使管理费用减少三分之一。

    2.原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根据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其中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5个条件,主要是能够证明其有用,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流入的,可以资本化为一项资产,不列作费用。2005年65家企业计入管理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23亿元(不完全统计),据估计其中大部分是可以资本化的。

    3.按照新准则资产减值损失将单列项目反映,其中原列入管理费用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将从管理费用中分离出来,与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一并列为“资产减值损失”。2005年65家企业这两项“准备”为24亿元。

    4.前述随固定资产折旧进入制造成本的土地使用权价值如果追溯调整,将增加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推销)。

    三、对财务费用的影响

    执行新准则对财务费用的影响主要是扩大了利息资本化的范围。对钢铁行业而言,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占用一般贷款的利息可以资本化,从而减少财务费用。

    2005年65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8亿元,投资活动流出现金2149亿元;而同期筹资活动净流入现金只有547亿元;2005年流动比率从2001年的1.02降低到0.88。根据这些数据虽难以估计固定资产投资究竟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但是占有一定是存在的。2005年65家企业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164.3亿元,如执行新准则其中将有一部分可以资本化。

    四、对盈利的影响

    上述影响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因素中,其他人力成本、土地使用权推销、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目的分解和重新归类对当期利润影响很小,主要是通过期初期末存货变化带来的间接影响,以及技术开发支出中其他人力成本也随之资本化带来的间接影响。

    对当期利润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技术开发费支出减少管理费用,从而增加利润;

    2.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一般借款利息减少财务费用,从而增加利润;

    3.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提取不能转回,可使企业对提取减值准备更加慎重,有可能使本来打算靠多提取减值准备“隐藏”利润的企业打消念头,从而增加利润或不减少利润;

    4.目前的短期投资按新准则改称“交易性金融资产”并规定按公允价值计量,使原来只计“浮亏”不计“浮盈”变为浮动盈亏都反映在会计报表上,这可能会使有证券投资的企业增加当期利润。

    5.有房地产业务的企业有可能因持有的房地产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而增加利润(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不提取折旧,而是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通常高于账面价值);

    6.所得税处理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总的来说,由于新准则有限地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增加利润的因素多于减少利润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准则改变的只是企业资产和业绩的账面表现,丝毫不会直接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客观价值和盈利能力。它对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间接的,如客观反映有利于融资、合资等,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以利于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等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全球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29.7%)、俄罗斯(15.5%)、玻利维亚(13.8%)、吉尔吉斯斯坦(11.5%)等国家,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根据USGS数据,从储量上看,2024年全球锑储量225.5万吨,其中中国储备量占世界第一,达67万吨,占比29.7%,俄罗斯、玻利维亚、吉尔吉斯斯

2025年08月06日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从全球金属锗产量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锗生产国,近年来中国金属锗的产量均保持在65%以上,同时产量占比在2023年达到最高,占比超过68%,2024年产量占比有所回落。

2025年08月02日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电解铝下游应用领域,以建筑、电子电力、交通运输为主,占国内电解铝消费量的65%-70%。随着电解铝下游建筑行业回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需求高速增长,对电解铝的需求拉动更为明显。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近年来,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并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对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激增。同时,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对稀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5年06月16日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不够稳定,因而抗氧化性能比较差、高温强度不足,是中等温度(600-800°C)条件下使用的重要材料,且因合金成分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而钴基高温合金的基体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缺钴,使得其发展受到限制。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金属钙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金属钙市场价格振幅较大,2022年金属钙市场规模增长至近年来最高,达到79.97亿元,之后有所下滑,2024年为62.03亿元。

2025年05月12日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稀土行业正在加快各自的发展步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将稀土视为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战略材料。为促进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各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及资金补助计划,加快相互间合作。2024年全球稀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1.30亿美元。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