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即软性饮料(soft drink),又称为清凉饮料、无醇饮料或非酒精饮料,通常以碳酸水、果汁、茶或咖啡等为基础,添加甜味剂、香料或酸度调节剂制成。
产业链来看,我国软饮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是饮用水或矿泉水、水果、蔬菜、茶叶、食品添加剂等;中游为各个类型的软饮生产;下游为各流通渠道,终端为消费者。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软饮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产品之一,近五年我国软饮市场稳定增长。2024年我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达12502亿元,同比增长7.56%,占全球软饮市场约12.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销售渠道来看,软饮产品通过线下和在线渠道销售,线下渠道主要包括传统渠道(个体或个人独资企业经营的非连锁杂货店)、现代渠道(超市、连锁便利店等)、餐饮渠道(餐厅及其他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其他线下销售渠道(加油站商店、beplay下载软件 售货柜等);而在线渠道主要指各类网络销售平台。我国软饮产品仍主要销售渠道为线下渠道,2024年我国软饮各类线下渠道占比合计达90.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细分市场来看,我国软饮行业中市场最大的是包装饮用水,2024年市场规模为2688亿元,占比21.5%;其次是茶饮料和果汁类饮料,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941亿元和1726亿元,分别占比15.5%和13.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细分赛道来看,我国软饮行业细分赛道中即饮咖啡、能量饮料、碳酸饮料CR3均超过70%;运动饮料、茶饮料、瓶装水、果汁CR3分别为55%、54%、34%、3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软饮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