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首批支付牌照发放 香港或将成为“二马”移动支付新战场

         导读:首批支付牌照发放   香港或将成为“二马”移动支付新战场. 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正式发布了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5家首批获得者中,包括归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阵营的支付宝钱包以及归属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阵营的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

         香港或将成为“二马”移动支付的新战场。

  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正式发布了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5家首批获得者中,包括归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阵营的支付宝钱包以及归属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阵营的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


  在内地市场移动支付格局基本定型的背景下,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下发再度让持续扩张的移动支付领域有了开拓空间。而在香港八达通多种业务提前布局的背景下,微信和支付宝在港如何突围也成为最大疑问。

  首批支付牌照发放

  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内地市场第三方支付牌照收紧的背景下,香港官方却在这个空隙推出了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不但包括当地支付企业八达通、拍住赏、TNG,来自内地的微信和支付宝也都在其行列。

  不过意外的是,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Asia)、HKT Payment的牌照都于当日生效,而八达通则会继续以《银行业条例》下的“接受存款公司”的形式营运,直至其SVF牌照于2016年11月13日生效为止。

  相对八达通可以在线上支付、销售点流动支付、P2P转账以及实体卡等四个方面同时布局,支付宝和微信在港业务受到限制。其中,支付宝仅可以开展线上支付,微信支付除线上支付外,还包括P2P转账。

  8月26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确实已经拿到了香港支付牌照。不久的将来,香港用户除了可以使用“利是”功能外,未来还可以在便利店及快餐店等商户以微信的方式支付。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腾讯在跨境支付、国际支付及境外收单等多个业务及产品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香港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区域。”腾讯国际支付业务相关负责人早前指出。

  同日,支付宝方面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支付宝只能在线上支付P2P转账,但在支付宝布局逐渐完美的情况下,支付宝会向香港相关部门申请,未来一定会实现全面落地。

  即使微信和支付宝遭遇诸多限制,但多位人士认为,香港开通首批支付牌照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发放首批牌照标志着香港的零售支付发展进入新阶段。香港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则表示,计划可于2016年11月13日前批出第二批SVF牌照,这之后可能发出更多牌照。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香港立法会通过了《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之后,关于发放牌照的消息就不时传出。而金管局主管李树培去年就曾透露,潜在申请(牌照)公司约有26家,主要是内地的营运者。而且,不意外未来会有愈来愈多内地公司来港申请牌照。

  新一轮竞争即将开始

  国内移动支付企业其实早已经在香港有所布局。而此次首批支付牌照落地,无疑成为了新一轮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开始的导火索。

  最早布局香港业务的是蚂蚁金服的支付宝。

  资料显示,支付宝最早在2007年开始进入香港市场,是香港人在内地网购最常用的支付平台。数据显示,有近1/4的香港市民使用过支付宝服务。

  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线下实体店铺开通了支付宝付款,范围涵盖百货、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题乐园等场景,而随着牌照的落地,支付宝的拓展速度将进一步提速。

  而后来者腾讯旗下的微信也不甘示弱。

  今年3月份,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香港市民习惯使用八达通卡这一功能强大的支付手段,其移动支付事实上走在了前列。而且香港拥有强大的IT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在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此次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的落地,无疑让移动支付市场再度获得新的空间,而支付市场新一轮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即将开始。”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说。

  但面对本地八达通的先天优势、拍住赏此前在香港方面的布局,以及在出租车行业份额稳固的TNG 电子货币包,支付宝和微信将如何在香港破局,无疑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香港八达通可以提前布局多种业务,但在电商等方面还是有很多限制。就看正式实施之后,双方如何布局业务了。”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直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其实近几年,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都纷纷开始开展深耕战略。今年上半年,各家企业已经到了深挖场景阶段,不排除未来支付宝和微信将用户从中国内地赴港游客拓展到香港本地用户。

  首次拿到香港移动支付牌照的微信和支付宝,接下来将如何与“本土派”激烈竞争,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现场手机支付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中国报告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本土品牌占比突破60% 外资份额持续萎缩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本土品牌占比突破60% 外资份额持续萎缩

全球市场来看,全球机器视觉行业中,基恩士为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高达55%,远超其他企业。相比之下,我国本土企业的全球市占率均不足10%。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数字人行业:2D数字人占据七成市场 企业集中度较低 CR3份额占比约24.6%

我国AI数字人行业:2D数字人占据七成市场 企业集中度较低 CR3份额占比约24.6%

市场结构来看,AI数字人可分为2D数字人以及3D数字人两大类别。2024年2D数字人市场规模达28.9亿元,市场占比达70.1%;3D数字人市场份额占比29.9%。

2025年06月26日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5月6日我国计算机视觉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142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4970家、1817家、1672家、1325家、1122家;占比分别为28.99%、10.60%、9.75%、7.73%、6.55%。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从企业来看,我国MES市场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国际巨头与本土厂商共存,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凭借成熟技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本土老牌厂商如摩尔元数等凭借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模式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快速崛起。新兴厂商则凭借创新模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生态日益丰富。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55亿元,同比增长54.2%。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阿里云、网宿科技、腾讯云、百度云。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24%,网宿科技占比20%。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制造行业CR3、CR9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0%、12.1%。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软件竞争激烈,且市场较为分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