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风机制造业市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据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企业虽然仍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8.3%、45.0%和43%,现金流也趋于紧张。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果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走向死亡。

         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巨头虽然仍保持盈利,但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半,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风机制造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阶段接近尾声。随之而来的是,风机价格不断走低、货款拖欠严重、质量隐患频发等,很多风机制造企业都已陷入困境。

   整体利润大幅下滑

  “今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风电行业的调整重合在一起,使得风电人感觉到环境的压力特别大。”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企业家论坛”上表示。

  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风机制造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阶段接近尾声。随之而来的是,风机价格不断走低、货款拖欠严重、质量隐患频发等,很多风机制造企业都已陷入困境。

  “风电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身于这一行业,导致行业竞争无序,价格战频频爆发,影响了风电企业的经营业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告诉本报记者,大牌风电制造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的现实,已使市场感到风机制造业“寒冬”的来临。

  据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企业虽然仍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8.3%、45.0%和43%,现金流也趋于紧张。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果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走向死亡。

  沈宏文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增长放缓,影响了风电企业的出货量,尤其是频频发生的风电事故导致政府加强了对风电产业的监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电产业的高速增长。”

  以金风科技为例,在销量方面,上半年实现风机销量821台,同比下降了13.12%。

  大同证券分析师蔡文彬则认为,“国家收回了地方风电项目审批权,对风电行业进行严格并网审批,并加强并网技术管理,导致了上半年风机需求增速回落。”

  不过,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企业家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增速放缓的风电形势是非常正常的,仍看好未来前景。

  武钢则坦言, 中国风电产业要由大变强,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打质量牌,诚信和质量是保证中国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明阳风电首席运营官郝义国也认为,未来每一家企业如果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是要看谁的质量可靠性有保证,谁的服务响应能够快速。这两点应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支撑点。

 行业整合淘汰加速

 

  “目前,风电行业进入整合淘汰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现在风电大概有30%—50%的产能是闲置的,已经有一批企业慢慢地退出了,包括排在前十名的企业现在也在萎缩,有退出的可能。

  据本报记者了解,按照国家规定,到2020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的目标,平均每年新增1200万千瓦。但是,目前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仅金风、华锐、东汽3家企业2010年的产量就超过了1000万千瓦,其他60多家要竞争另一个200万千瓦的市场,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将为生存而展开惨烈竞争和重组整合。

  那些排名靠后的风电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一位风电开发商高层说,他们现在选择风机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该整机企业未来能否“活着”。因为如果整机企业无法存活,三到五年后其风机过了质保期,备件供应、维护保养都将面临很多问题。

  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开发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预测,下一阶段风机制造业将进入大浪淘沙、兼并整合的时代,最终保留8—10家企业是比较合理的水平。

  “中国风电产业的纵向整合正在发生,即下游的风电场运营商正在收购上游的风机整机生产公司。”大唐新能源风电副总经理胡国栋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

  比如,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国电联合动力依靠龙源电力,迅速跻身国内风机市场前三甲。大唐集团也收购了华创风能70%的股份。中国最大的两家风电开发商都有了自己的制造企业,无疑将挤压其他整机生产商的生存空间。

  胡国栋认为,纵向整合将有利于风电场和风机生产商更直接的沟通,风电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风机制造商,使得风机制造商有针对性地研发及生产,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和风机质量。目前来看这种收购对行业是有利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铁路交通装备为主要产品 中国中车处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铁路交通装备为主要产品 中国中车处市场第一梯队

轨道交通装备主要可分为铁路交通装备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两大领域等,从占比来看,铁路交通装备占比最高,为46%;而城轨交通装备占比只有16%。

2025年04月21日
【产业链】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主要包括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等类型;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救援与探险、航天航空、军事、工业、物流、医疗、电力等。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国产企业份额持续扩大 六轴机器人为市场最畅销品类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国产企业份额持续扩大 六轴机器人为市场最畅销品类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外企业仍占大多数。其中,发那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达11.1%。其次分别为埃斯顿、汇川技术、摩卡、爱普生,市场份额分别为9.4%、9.1%、7.7%、5.7%。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无人机行业:相关注册及运营企业量持续增长 大疆创新、亿航beplay下载软件
处第一梯队

我国无人机行业:相关注册及运营企业量持续增长 大疆创新、亿航beplay下载软件 处第一梯队

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使得无人机在农业、物流、测绘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注册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无人机全行业注册量持续提升,到2023年我国无人机全行业注册量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5%。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日本新宝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日本新宝市场占比最高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应用占比最高的机床,为25%;其次为新能源设备、工业机器人,占比均为20%;第三是服务机器人,占比为10%。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 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处第一梯队

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 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海目星、联赢激光、亚威股份、弘亚数控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小于10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拖拉机行业:中型拖拉机为市场主流产品 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

我国拖拉机行业:中型拖拉机为市场主流产品 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

拖拉机按大小可分为大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从产量占比来看,在2024年我国拖拉机销量占比最高为中型拖拉机,销量为23.65万台,占比为48.3%;其次为小型拖拉机,销量为14.1万台,占比为28.8%;第三是中型拖拉机,销量为11.18万台,占比为22.9%。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份额占比超50%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份额占比超50%

随着农业智慧化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技术不断发展,星期六不断增长,销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从0.69万套增长到了10.14万套,连续五年销量增长。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