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业展望

       内容提示;风电整机产能的扩大缓解了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供不应求的局面,也预示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白热化竞争即将来临。”

       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即将在价格战的风声鹤唳中度过2011年,展望来年他们却仍难轻松.持续的低价压力和国内装机增速的放缓,将令他们继续负重前行,而“走出去”的迫切心情也可能因海外需求疲软受到打击。

 

       分析人士预计,在国内外风电装机增速都面临放缓局面下,订单下降趋势将令中国整机厂商利润在未来三年承压;而新的一年,他们除了要为利润空间大伤脑筋外,更要打起精神面对国内对技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风电整机产能的扩大缓解了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供不应求的局面,也预示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白热化竞争即将来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称。

 

       他认为,按今後每年平均15GW吉瓦的新增装机容量计算,仅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两家企业去年产量就超过10GW,这意味着其他几十家要竞争剩余的5GW。

 

       元大证券香港替代能源产业研究部主管李敏亦表示,“对他们风电整机制造商来说艰苦时期还没过完,供大大超过求,订单增长也在放缓,接下去几年毛利率都会被挤压。”

 

       虽然包括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等国内大厂都急於跨出国门,但分析人士认为,受累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风电厂商的海外订单成长料有限,加之国外融资瓶颈的掣肘和传统大厂如VestasVWS.CO:行情通用电气GE.N:行情的围堵,通往海外市场并无坦途。

 

       凯基证券风电设备产业分析报告称,虽然国内风电设备商在海外市场有所突破,但效益短期仍偏小,风机价格落底回升是目前行业主要亮点,但2012年中国风电市场的新增容量不会有太大惊喜,因此维持对该行业“中性”评级。

 

价格战向技术和服务战升级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连年翻番,但飞速发展时期掩盖的并网问题、风机电场技术质量问题在今年集中暴露,政府随即收紧风电场审批,并提高整机技术和质量门槛,令整体装机增速大为放缓.而从未来的规划上看,今後每年国内的风电装机亦有限。

 

       根据全球风能协会预测,明後两年全球风电装机量可能仅有20GW和22GW.而据国内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将2015年时的累计风电装机目标定为100GW,意味着此後每年平均年增装机量将回落到15GW上下,低於去年近19GW的新增装机。

 

       “我们认为政府近来的措施将加速行业整合,并终结危害市场的恶性价格战,”渣打银行分析师EvanLi亦称,“但在需求上来以前,近一段时间价格拉锯战还会持续。”

 

       行业数据显示,2010年时全国逾80家整机厂商总产能已经超过40GW,价格战场硝烟弥漫,风机报价从前两年每千瓦八九千元跌至近几个月的3,500元人民币一线,已降至部分企业的成本底线,一些大厂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更高达近五成。

 

       不过,随着国内监管逐步完善,风电行业竞争将不再仅限於价格比拼的低级竞争之上。在整合淘汰一批成本过高的制造企业後,技术质量难以达标的企业也必将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售後服务也成为它们争取市场的重要手段,产能以外的综合竞争能力将逐渐成为比拼重点。

 

       举例而言,由於此前国家不要求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这一技术,今年上半年就已造成三起大规模低电压脱网事故,风机由於电压过低而脱离电网,严重影响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并损失大量电力.之後政府於8月提高技术监管门槛,以消除事故隐患。

 

       与此同时,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对於风机品质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风电场运营年限通常在20年以上,投资回报率要计算整个时间跨度,省了风机的初始投资,代价可能是其後的维修和电力损失,这笔账必须想得长远。

 

       “风电场要是搞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受不了!”金风科技在河北官厅风电场的风机维护员王建浮笑称。该风电场已於今年10月完成所有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改造。

 

       而加强售後服务亦因此成为整机厂商的杀手剑.风机质保期通常为两年,但故障集中期是3-5年,机组发生故障後维修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都较高.国内整机企业三一电气就干脆提出保修五年,以及“赔偿因机组故障损失电量的电费”条款。

 

海外布局面临瓶颈

 

       虽然冀望“东方不亮西方亮”,但国内企业向国外走慢一步已让外国对手抢得先机,加紧布局又面临诸多瓶颈,未来海外营收放量增长只怕还要耐心等候。

 

       华锐和金风等大厂都马不停蹄地在全球各大洲建立子公司,并与国内外项目开发商合作拿海外项目以提供风电机组。华锐在南美、南非和欧洲都获得供应项目,金风则在六大洲皆有斩获,不过项目的量都还不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疆一家独大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主要以工业级无人机为主,占比达到了68%;其次为消费级无人机,占比为32%。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量羲技术市场份额占比超30%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约为3.54亿美元。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本土品牌市场合计占比已超50%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离散自动化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4%、22.7%、31.6%。整体来看,我国离散自动化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我国精密减速器市场集中度低 呈“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竞争格局

市场企业竞争方面,在国产化替代战略实施背景下,精密减速器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国产精密减速器产品在性能方面较外资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仍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中低端”的竞争格局。从市场企业营收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为57%,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为43%;从市场企业销量占比来看,2024年内资企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盈峰环境、龙净环保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盈峰环境、龙净环保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1%、6.9%、7.9%。整体来看,我国环保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参与企业众多,竞争激烈。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从我国刀具国产企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刀具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黄河旋风、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株洲钻石、博深股份、成都新成量、百斯图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沃尔德、森泰英格、华锐精密、锑玛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25年1-6月我国叉车销量为73.73万台,同比增长11.70%。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25121家;2025年1-8月25日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16113家。

2025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