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资金涌入、市场扩张现象频现 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国产化加速推进

前言: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半导体产业已然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柱,而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石”,是决定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为其不仅是半导体设备制造环节中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之一,也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卡脖子”的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市场需求激增、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金涌入、市场扩张等现象频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1、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基石,技术复杂产品种类众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半导体行业遵循“一代技术、一代工艺、一代设备”的产业规律,半导体设备是延续行业“摩尔定律”的瓶颈和关键。其中,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设备的关键构成,是决定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不仅是半导体设备制造环节中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之一,也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卡脖子”的环节之一。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产业链图解

<strong>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半导体零部件细分种类众多,按结构组成可分为机械类、电气类、机电一体类、气/液/真空系统类、仪器仪表类、光学类等,应用设备有所差异。按标准化程度可分为精密机加件和通用外购件,精密机加件为定制化产品,由设备厂商自行设计后委外加工,如腔体、机械手等,难度相对较低;通用外购件是经过长时间验证、得到广泛认可的通用标准品,如阀门、密封圈(O-Ring)、规(Gauge)、泵、喷淋头等,由于需要得到设备厂商与制造产线认证,技术壁垒较高。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种类(按结构组成分类)

分类

占设备成本比例

零部件具体类别

所应用的主要设备

机械类

20%-40%

金属工艺件:反应腔、传输腔、过渡腔、内衬、匀气盘等;金属结构件:托盘、冷却板、底座、铸钢平台等;非金属机械件:石英、陶瓷件、硅部件、静电卡盘、橡胶密封件等

应用于所有设备

电气类

10%-20%

射频电源、射频匹配器、远程等离子源、供电系统、工控电脑等

应用于所有设备

机电一体类

10%-25%

EFEM、机械手、加热带、腔体模组、阀体模组、双工机台、浸液系统、温控系统等

应用于所有设备,其中双工机台和浸液系统仅用于光刻设备

气体/液体/真空系统类

10%-30%

气体输送系统类:气柜、气体管路、管路焊接件等主要

应用于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和离子注入设备等干法设备

真空系统类:干泵、分子泵、真空阀门等

主要应用于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和离子注入设备等干法设备

气动液压系统类:阀门、接头、过滤器、液体管路等

主要应用于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清洗设备

仪器仪表类

1%-3%

气体流量计、真空压力计等

应用于所有设备

光学类

55%

光学元件、光栅、激光源、物镜等

主要应用于光刻设备、量测设备等

其他

3%-5%

定制装置、耗材等

应用于所有设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半导体设备市场快速发展,国产零部件需求爆发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高于同期行业增速,且行业产值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明显。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1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2015-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13.82%,高于同期半导体整体销售额复合增速(同期半导体整体销售额复合增速约为7.00%)。分地区来看,中国大陆2024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495.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7%,占全球比重从2015年的13.42%提升至42.29%。近年来,受益于内资晶圆厂建厂潮兴起以及多品类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旺盛需求,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行业产值转移趋势明显。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高于同期行业增速,且行业产值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明显。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1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2015-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13.82%,高于同期半导体整体销售额复合增速(同期半导体整体销售额复合增速约为7.00%)。分地区来看,中国大陆2024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495.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7%,占全球比重从2015年的13.42%提升至42.29%。近年来,受益于内资晶圆厂建厂潮兴起以及多品类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旺盛需求,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行业产值转移趋势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上游国产配套需求愈发迫切,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由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已经在某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领域实现一定的国产化,并成功进入国际供应链。同时,2024年12月31日,美国BIS制裁正式生效,范围涵盖半导体设备、HBM、AI等,同时扩大实体清单,实现对华科技全面围堵。因此,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替代有望提速。

我国各环节主要半导体设备商均被列入实体清单

公司名称 主要设备
北方华创 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氧化扩散、清洗、外延
拓荆科技 薄膜沉积、键合
华海清科 CMP、清洗、减薄、划切、膜厚检测
盛美上海 清洗、电镀、炉管
芯源微 Track、清洗、键合
中科飞测 量/检测
上海精测 量/检测
凯世通 离子注入
至纯科技 清洗
华峰测控 测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随着国内晶圆厂产能的高速扩张,设备在高强度生产过程中易损零部件的替换需求激增,进一步推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采购金额的攀升。例如,上海华力康桥二期产线启动、北电集成扩产启动、中芯京城0001-2地块挂牌出让等均释放逻辑端积极扩产信号;长存、长鑫陆续增资背景下,2024年重回正常扩产,2025年有望延续大规模扩产势头。

2023-2025年我国主要晶圆厂扩产计划

公司名称 工厂地点 规划产能(万片/月) 晶圆尺寸(英寸) 状态 投资金额
中芯国际 / 10 12 在建 88.7亿美元
中芯国际 深圳 4 12 在建 23.5亿美元
中芯国际 北京 10 12 在建 76亿美元
中芯国际 天津 10 12 在建 75亿美元
华虹集团 无锡 8.3 12 计划中 67亿美元
长江存储 武汉 20 12 在建(二期) 一期二期合计240亿美元
合肥长鑫 合肥 24 12 在建(二期) 二期三期合计1500亿元
绍兴中芯 绍兴 12.75 8 在建 175.64亿元
中芯(宁波) 宁波 3 8 在建 39.9亿元
广州粤芯 广州 6 12 在建 二期三期合计227.5亿元
北京燕东 北京 4 12 在建 75亿元
厦门士兰集科微 厦门 8 12 在建 120亿元
厦门士兰集科微 杭州 3 12 在建 39亿元
格科半导体(上海) 上海 6 12 在建 155亿元
上海鼎泰匠芯 上海 3 12 在建 超120亿元
芯恩(青岛) 青岛 3、2 8、12 在建 150亿元
杭州积海半导体 杭州 6 12 在建 一期二期合计350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最后,国内半导体设备技术水平的突破,为相应的零部件需求提供增长机会。同时,国产化能力的提高也在降低对外部的依赖,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崛起正在形成国内厂商在技术与市场上的双重提升,从而构建新的产业格局。

半导体零部件竞争格局与国产化率情况

分类 国际主要企业 国内主要企业 国产化率 技术突破难度
机械类 金属类:京鼎精密、Ferrortec等;非金属类:Ferrotec、Hana、台湾新鹤、美国杜邦等 金属类:富创精密、靖江先锋、托伦斯、江丰电子(少量产品)等;非金属类:菲利华(石英零部件)、神工股份(硅部件)等 品类繁多,国内已出现富创精密等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供应商,整体国产化率相对较高,但高端产品国产化率较低 作为应用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零部件类别,具体品类繁多,主要产品技术已实现突破和国产替代,应用于高制程设备的产品技术突破难度仍较高
电气类 Advanced Energy、MKS等 英杰电气、北方华创(旗下的北广科技)等 对于核心模块(射频电源等),国内企业尚未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少量应用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主要应用于光伏、LED等泛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低,高端产品尚未国产 设备中作为控制工艺制程的核心部件,技术突破难度较高
机电一体类 京鼎精密、Brooks Automation、Rorze、ASML(自产双工机台和浸液系统)等 富创精密、华卓精科(双工机台)、新松机器人(机械手)、京仪自动化(温控系统)等 品类较为繁多,国内已出现富创精密等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供应商,大多品类国内厂商主要供应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整体国产化率不高,功能复杂的高端产品未国产化 品类繁多,部分产品已实现技术突破,但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与国外有差距,技术难度适中
气体/液体/真空系统类 超科林、Edwards、Ebara、MKS等 富创精密、万业企业(收购的Compart System)、新莱应材、沈阳科仪、北京中科仪等 品类较为繁多,少数企业通过自研或收购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整体国产化率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品类的高端产品未国产化 品类繁多,部分产品已实现技术突破,但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与国外有差距,技术难度适中
仪器仪表类 MKS、Horiba等 北方华创(旗下的七星流量计)、万业企业(收购的Compart System)等 国内企业通过收购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国内企业自研产品仅少量用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由于产品成本占比较低,国内企业主要以采购进口产品为主,国产化率低,高端产品尚未国产化 对测量的精准度要求极高,国产化率低,技术突破难度较高
光学类 Zeiss、Cymer、ASML 北京国望光学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国科精密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等 国内企业尚未进入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少量应用于国内光刻设备,国产化率较低,高端产品尚未国产化 对光学性能要求极高,鉴于光刻设备国际市场高度垄断,高端产品一家独大,国内光刻设备尚在发展,相应配套光学零部件国产化率低,技术突破难度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资本相继入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市场迎来上市与融资的热潮

而从产业链重要性和细分市场现状来看,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各个大类领域,未来都有望孕育出一到两家上市公司,而且市场应用范围包括半导体、高精密制造和高洁净制造领域,这也使得相关厂商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

近几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迎来上市与融资的热潮。例如,富创精密、先锋精科成功登陆科创板;恒运昌启动IPO申报,托伦斯和成都超纯进入IPO辅导阶段。

近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供应商蓝动精密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弘晖基金、毅达资本;蓝动精密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半导体行业国产化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已实现技术突破并拥有近30项知识产权;。成立于2021年的纳斯凯也获得新一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

4、大基金三期落地,有望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

此外,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有望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2024年5月,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并且,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发公告表示参与出资国家大基金三期,预计自基金注册成立之日起10年内实缴到位。根据报道,国家大基金一期侧重半导体制造领域(重点关注下游各大产业链巨头),国家大基金二期侧重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重点关注上游产业链,包括薄膜设备、测试设备,以及光刻胶、掩模版等材料);据多家银行的公告,国家大基金三期则是面向半导体全产业链,旨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多渠道融资支持。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大基金投入情况

类别 一期 二期 三期
成立日期 2014.9.26 2019.10.22 2024.5.24
注册资本 987.2亿元 2041.5亿元 3440亿元
主要股东 中央财政为主,包括国开金融、华芯投、亦庄国投等16家 地方国资为主,包括财政部、郭凯金融、安徽芯火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等27家 商业银行为主,包括财政部、国开金融、上海国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9家
投资期限 10年 10年 15年
投向领域 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封测、设备与材料等 关键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核心零部件、集成电路制造等 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投资力度,投向国产替代比例较低的卡脖子领域,如先进制程产业链、存储芯片产业链、自给率较低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品类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2025年09月28日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400万台,预计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将增长至1340万台,2024-2029年CAGR为26.6%。

2025年09月27日
AI算力爆发与国产化替代驱动 我国高功率电源行业需求或将大量释放

AI算力爆发与国产化替代驱动 我国高功率电源行业需求或将大量释放

随着AI浪潮席卷全球,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直接推高了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的功耗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对华高端AI芯片的管制加速了国产算力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作为保障算力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的核心部件,高功率电源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满足激增的能耗并提升效率,电源技术正快速向高功率密度、高电压架构演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