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1、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持续上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化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化肥全称是化学肥料,也称无机肥料,主要是指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其中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化肥主要运用于下游农作物种植,其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目前化肥产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其中磷肥、氮肥、钾肥是植物需求量较大的化学肥料。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中约占40%~60%的功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6768.17千公顷,同比增长0.6%;到202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9319.10千公顷,同比增长0.3%。近六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整体呈增长走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中约占40%~60%的功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6768.17千公顷,同比增长0.6%;到202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9319.10千公顷,同比增长0.3%。近六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整体呈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19-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整体呈增长走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约为70649.90万吨,同比增长1.6%。而2019-2024年我国粮食单产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截止2024年国内粮食单产量约为0.592万吨/千公顷,同比增长1.3%。

同时,2019-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整体呈增长走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约为70649.90万吨,同比增长1.6%。而2019-2024年我国粮食单产量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截止2024年国内粮食单产量约为0.592万吨/千公顷,同比增长1.3%。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2、中央一号文提出,粮食对化肥刚性需求支撑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化肥对粮食产量影响情况

作物

化肥养分含量

一般目标产量

高产目标产量

小麦

中低浓度15-8-7

基施配方肥35-40千克/亩,起身期到拔节期追施尿素8-12千克/

基施配方肥40-50千克/亩,起身期到拔节期追施尿素12-15千克/

高浓度25-8-12

基施配方肥30-40千克/亩,起身期到拔节期追施尿素8-10千克/

基施配方肥40-50千克/亩,起身期到拔节期追施尿素8-10千克/

水稻

中浓度15-6-9

基施配方肥50-60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4-5公斤/亩、3-4公斤/

基施配方肥55-65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5-6公斤/亩、3-4公斤/

高浓度20-10-15

基施配方肥35-45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4-5公斤/亩、3-4公斤/

基施配方肥40-50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5-6公斤/亩、3-4公斤/

玉米

中浓度16-6-8

基施配方肥50-6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0-12公斤/

基施配方肥60-7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氯化钾3-4公斤/

高浓度25-10-10

基施配方肥40-5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8-10公斤/

基施配方肥45-5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追施尿素8-10公斤/亩、氯化钾3-4公斤/

花生

13-15-1710-13-13或相近配方

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

基施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

棉花

基施22-8-15、追肥20-10-15

基施配方肥20-25公斤/亩,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尿素4-5公斤/亩,花铃期追配方肥40-45公斤/

基施配方肥25-30公斤/亩,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尿素4-5公斤/亩,花铃期追配方肥45-50公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5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年粮食产量1.4亿斤左右,较2024年的1.3万亿斤目标有进一步提升。大方向上看,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亩产量都将获得基础保证,对于化肥的刚性需求支撑依然存在,且在外贸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粮食增产的重要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耕地流转率不断增长,对于化肥专业化需求提升

此外,近几年,我国耕地流转率不断增长,专业化种植程度不断提升。根据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的从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农业基本处于“大国小农”的发展状态。

而近些年来,我国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率不断提升,通过流转可以带动很多企业开启农业的现代化种植,进一步提升种植的专业化需求。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家庭承包耕地约为4.79亿亩,2023年已经提升至5.91亿亩,流转比例超过37%,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种植的逐步提升。2025年4月,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小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等方式开展生产,有望带动小农户拥抱“大农业”,提升小农户发展水平。随着专业化种植的提升,对于化肥专业化需求不断提升。

4、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落地,对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需求上升

伴随国家持续对农田进行升级改造,我国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面积不断提升,已经累计完成10亿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且根据规划至2030年,将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根据专业测试,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的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现代化的种植需求将提升对于高端复合肥的需求占比,实现整体化肥行业结构性升级。

伴随国家持续对农田进行升级改造,我国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面积不断提升,已经累计完成10亿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且根据规划至2030年,将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根据专业测试,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比非项目区的机械化水平提高15-20个百分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30个百分点,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现代化的种植需求将提升对于高端复合肥的需求占比,实现整体化肥行业结构性升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家关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规划情况

时间

文件

规划时间

规划目标

2021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

2022

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2025

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2030

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2025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2030

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2035

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已经被证明能保障植物生长和土壤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有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铜、锌、铁、锰、硼、钼、硅,构成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肥料的物质基础。与传统肥料相比,新型肥料具有特定功能的肥料新产品,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肥料的形态、功能、剂型、原材料乃至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而制成的有别于传统肥料的新产品。根据大批量的应用情况看,农业现代化的提升带动缓释肥、水溶肥等产品需求增长。

主要的新型肥料介绍及应用

产品 介绍 产品种类 生产方式 市场应用
缓控释肥料 可根据作物需求规律缓慢释放养分,实现一次性施肥满足整个生长期的需求,是轻简化施肥技术的重要载体 氮肥抑制类缓释肥、聚合物包膜类控释肥 普通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包膜以控制肥料养分释放 缓控释技术主要针对氮肥产品,在作物施肥中缓控释氮肥常常与磷钾肥物理混合而形成掺混肥料,主要应用在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上,发展成为作物专用肥料
有机类肥料 畜禽粪便等有机资源进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可以生产出高效益、无污染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肥等 技术有干燥处理、生物发酵、好氧发酵等,其中近几年推出的快速发酵机,采用补充加热、强制通风、分层发酵干燥等结构,可将发酵过程缩短为4-6天 总趋势是向集中化、工厂化、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有机复合肥是有机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向集约化、高值化发展
水溶性肥料 近年大型农场不断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水肥一体化施用 -- 水溶性肥料门槛较低、工艺设备相对简单,主要在于除杂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广泛应用在设施栽培、大田生产和粮食、蔬菜、花卉、果树等多种作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目前我国尿素行业呈现供应过剩格局,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明显。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近三年尿素新产能陆续投产,产量、库存创了新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为6919万吨,同比新增196万吨;产量达6723.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能达8231万吨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得益于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聚氨酯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聚氨酯材料在电池包密封、座椅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车用聚氨酯需求年增1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风电叶片填充材料、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特种聚氨酯需求在2025-203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 但行业较高依赖进口 自给率提升空间大

聚苯硫醚(PPS)树脂作为性能卓越的第六大特种工程塑料,在我国汽车、环保滤袋及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聚苯硫醚树脂消费国,但因技术壁垒高、产业化晚,2024年自给率不足50%,产能高度集中于新和成等少数企业。在汽车轻量化、新能源车渗透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推动下,未来消费量将不断增长。为把握市场机遇并

2025年10月16日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强劲拉动我国三氟化氮需求增长 出口量增却难掩价跌

2019-2023年,在晶圆产能扩张、显示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及太阳能电池产量快速增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三氟化氮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与此同时,至2023年其产能达2.5万吨,全球占比超过50%,且产能高度集中于中船特气、中国中化(昊华气体)及南大光电等少数企业。

2025年10月15日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当前,驱动我国氰化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并进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黄金开采作为需求基本盘(占比高达80%-90%),在金价持续高位、央行增储及消费需求坚挺的背景下,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氰化钠是制备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在即,预计至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性能卓越,应用呈多元化格局。2020-2024年其产能持续扩张,且主要集中在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巨化集团、江西理文等头部企业,其中东岳集团产能规模居首。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2024年以来受建筑等主要下游需求走弱影响,我国酚醛树脂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双双下滑,市场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酚醛树脂行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净出口量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展望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加剧下,尾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短板生存压力陡增,以圣泉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