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受下游需求萎缩影响,2024年中来股份、福斯特、赛伍技术等多家头部企业光伏背板销量均出现大幅下降。同时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普跌的背景下,这些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归属净利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1.光伏背板概述及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伏背板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光伏背板也称为太阳电池背板、太阳电池背板膜、光伏背板膜、太阳能背板,是光伏组件背面的封装材料,位于组件最外层,主要用于保护电池片等内部材料免受环境侵蚀,同时具备耐候、绝缘、反射红外线等功能。按所用材料不同,光伏背板可分为无机背板(玻璃背板)和有机高分子背板。其中玻璃背板多用于双玻组件,而有机高分子背板根据含氟量差异可细分为双面氟膜、单面氟膜和不含氟背板,其耐候性能和价格水平随氟含量递减。从生产工艺角度,光伏背板又存在复合型、涂覆型和共挤型等不同制造工艺,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市场定位。
光伏背板分类情况
分类标准 |
类别 |
详情 |
按所用材料不同 |
无机背板(玻璃背板) |
主要用于双玻组件(即组件背面和正面均采用玻璃结构),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 |
可按含氟情况继续细分为双面氟膜背板、单面氟膜背板和不含氟背板,价格和耐候性随氟含量减少依次降低。 |
||
按照生产工艺不同 |
涂覆型背板主要以FEVE氟树脂制备成的氟碳涂料为原料,采用涂覆工艺涂布到PET基膜表面后再经高温固化制备而成。性能稍逊于复合背板 ,但具有价格优势。 |
|
复合型工艺是目前光伏背板的主流技术,一般具有三层结构(PVDF/PET/PVDF),外层PVDF氟膜需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PET基膜具有良好绝缘性能,内层PVDF氟膜具备与光伏胶膜良好的粘接性能,而层与层之间需使用胶粘剂进行粘合,防止层间剥离,从而保证组件长期可靠性。复合型背板综合性能优越,但成本高于涂覆型背板。 |
||
共挤型背板 |
将聚合物多层薄膜挤出的复合技术,代表为 AOE、OOO类型背板,优势在于能灵活调整各层材料特性。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光伏背板需求量大幅减少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带动光伏组件产量从2019年的138.2GW激增至2024年的725.9GW,五年间实现了39.3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光伏背板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效电池组件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和组件转换效率的不断优化,单位GW组件对背板材料的消耗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导致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具体来看,2021年全球光伏背板需求量达到8.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高达40.20%;2022年虽突破10亿平方米大关,但增速已放缓至24.10%;2023年需求量开始回落至10.1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7%;而到2024年更是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光伏背板行业主流
2020年全球光伏背板市场以有机高分子背板为主导,玻璃背板作为补充。然而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的市场地位发生了显著转变。数据显示,玻璃背板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实现了从辅助产品到主流产品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双玻组件对传统单玻组件的持续替代。展望未来,随着双玻组件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玻璃背板的市场份额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26年有望达到80.8%,进一步巩固其在光伏背板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光伏背板国产化率高,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我国光伏背板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市场。在光伏行业平价上网和持续降本增效的推动下,国内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以中来股份、福斯特、赛伍技术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优势,已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光伏背板国产化率已超过90%,国内企业更在全球市场占据超过90%的份额。其中,中来股份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优势,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出货量第一的龙头地位,充分彰显了我国光伏背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受下游需求萎缩影响,2024年中来股份、福斯特、赛伍技术、激智科技、明冠新材等多家头部企业光伏背板销量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行业领军企业中来股份光伏背板销量降至13629.11万平方米,同比下滑46.84%;福斯特、赛伍技术同比分别下降33.50%和35.37%。
与此同时,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普跌的背景下,这些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归属净利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例如:中来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骤降50.28%至60.96亿元,归属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8.56亿元,同比下降262.64%;赛伍技术营业收入下降27.89%至30.04亿元,归属净利润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375%。这一业绩表现反映出当前光伏背板行业面临的盈利压力,在双玻组件替代加速和产业链价格下行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的转型期。
2024年我国光伏背板行业部分头部企业背板销量及公司营收和归属净利润情况
企业简称 | 光伏背板销量(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 | 公司营收和归属净利润情况 |
中来股份 | 13629.11 | -46.8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6亿元,同比下降50.28%;归属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比下降262.64%。 |
福斯特 | 10054.96 | -33.50% | 公司实现营收191.47亿元,归属净利润为13.0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15.23%和 29.33%。 |
赛伍技术 | 8387.74 | -35.3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4亿元,同比下降27.89%;归属净利润为-2.85亿元,同比下降375.00%。 |
激智科技 | 5614.75 | -15.5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同比下降5.55%;归属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31.67%。 |
明冠新材 | 3048.71 | -68.16% | 公司营业收入为8.64亿元,同比下降38.13%;归属净利润为- 6708万元,同比下降180.95%。 |
回天新材 | 2847.41 | -57.9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增长2.23%;归属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65.91%。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