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聚烯烃产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阶段,中国在聚乙烯和聚丙烯方面产能增长尤为显著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烯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聚烯烃通常指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
全球聚烯烃产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阶段,中国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方面的产能增长尤为显著。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聚乙烯新增产能515.5 万吨,其中中国新增 340 万吨,占比66%;全球聚丙烯新增产能528万吨,其中中国新增375万吨,占比 71%。预计2025-2026年我国聚乙烯产能分别新增747万吨、512万吨,产能同比增长21.8%、12.3%;我国聚丙烯产能分别新增408万吨、378万吨,产能同比增速17.1%、1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聚烯烃供应端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市场需求增速有所回落
随着产能扩张,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持续增长。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0.06%、8.71%,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2018-2024年间聚乙烯、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56%、6.69%,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我国聚烯烃需求隐忧犹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工艺技术升级下高端聚烯烃成我国聚烯烃产业突破口,带动进口材料依赖度下降
聚烯烃同质化愈发严重,高端聚烯烃成产业突破口。聚烯烃工业是中国新材料工业的重要分支,是推动中国新材料工业技术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202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要攻克一批面向重大需求的“卡脖子”技术,如开发高碳α-烯烃、聚烯烃弹性体(POE)、茂金属聚烯烃等,提高高端聚烯烃塑料国产化能力,目标是2025年自给率提升至70%。在政策端发力下,2024年以来,我国聚烯烃工艺技术持续突破,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在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2024年以来我国聚烯烃技术迭代升级情况一览
时间 | 技术迭代升级情况 |
2024年1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制备能够实现多重刺激响应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材料展现出光致变色、热致变色和力致变色的性能,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
2024年3月 | 唐勇院士/高彦山研究员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利用乙烯等单体从头设计实现了可循环聚烯烃材料的合成,这是高分子领域的一大难题的重要突破。 |
2024年4月 | 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中试项目”备案,标志着东明石化成为布局E-POE产业的企业之一。E-POE工艺是一种成本较低的POE制备技术,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和技术上的换道超车。 |
2024年5月 | 中国石化新闻网报道,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烯烃溶液聚合技术攻关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和均相本体法聚丁烯-1成套技术及产品。团队在催化体系、聚合工艺及装备、聚合物产品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在茂名石化和镇海炼化建成了相应的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 |
2024年5月 | 独山子石化成功开发了聚烯烃弹性体系列新产品,这是国内首次实现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技术的新突破。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市场同类改性及光伏用聚烯烃弹性体(POE)水平,在国内首次实现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新突破。 |
2024年6月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费托合成制烯烃(FTO)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创制了碱金属调控的金属Ru纳米催化剂,显著提升了烯烃收率,并降低了甲烷和CO2等副产品的生成,这一技术革新对于解决中国α-烯烃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2024年8月 | 中石油新建10万吨/年POE等高端聚烯烃项目,该项目将利用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系统内沿海炼化项目的乙烯资源,生产POE、FDPE、乙丙橡胶和1-己烯/1-辛烯等新材料产品,技术以中石油自主技术为主,将会替代进口POE、POP、乙丙橡胶等高端新材料。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2018-2024年我国聚乙烯进口依存度由47.57%下降至33.79%,2018-2024年我国聚丙烯进口依存度在9.92%-13.91%之间,总体保持低位稳定态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