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
从质子PEMFC燃料电池电堆成本构成情况来看,催化剂+电极占总成本的46%,差不多一半的成本,其次是双极板占总成本的24%,达1/4的份额。
目前市场上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材料有石墨、金属和复合材料三类。
目前国际市场上,欧美日石墨、金属双极板整体较强,美、英复合材料双极板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国内燃料电池双极板竞争格局来看,石墨双极板较成熟,个别厂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如上海弘枫实业、上海弘竣、淄博联强等企业;金属和复合材料双极板在我国研究较晚,现阶段国内金属和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相关研究机构及企业有武汉理工大学、爱德曼氢能源、新源动力等。
| 类型
|
国内企业
|
国外企业
|
| 石墨双极板
|
上海弘枫实业
上海弘竣
中国神奇电碳
淄博联强
上海神力
杭州鑫能石墨
江阴沪江科技
上海喜丽碳素
嘉裕碳素
|
美国POCO
英国Bac2公司
美国GrafTech
日本Fujikura Rubber LTD
加拿大Ballard
|
| 金属双极板
|
武汉理工大学
奇瑞汽车
爱的曼氢能源
湖南振邦氢能科技
上海治臻新能源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
安泰环境工程技术
上海佑戈
上海治臻
上海交大
|
美国Dana
瑞典Cellimpact
德国Grabener
美国treadstione
日本本田
|
| 复合材料双极板
|
氰化大学
新源动力
北京氢璞创新
武汉喜马拉雅光电
上海西格里东海碳素
成都育芽科技
|
英国Porvair
美国ORNL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