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分析(图)

        肿瘤免疫是当前生物药研发中规模最大的领域,它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范式革新,被视为最有潜力治愈恶性肿瘤的手段。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5个PD-1/PD-L1药物和2个CAR-T 药物 上市。我们估计,PD-1/L1全球市场峰值有望达407亿美元,中国市场峰值有望达432亿人民币。CAR-T国际市场空间93亿美元,国内空间111亿人民币。
        
        我们预期未来将有更多新药、新疗法和新适应症获批,新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市场格局也在快速演变中。目前肿瘤免疫已经获批于17个癌症病种,并有肺癌等大病种获批为一线疗法。未来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一线肺癌市场格局的变化、PD-1/L1组合疗法的进展、其他CAR-T靶点、通用CAR-T、TCR应用于实体瘤等。
        
        2017年5月Keytruda率先获FDA批准用于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2017年呈现强势增长。我们认为凭借肺癌这一最大适应症的优势,Keytruda有望超越Opdivo成为最畅销的PD-1药物。目前全球仍有超过1500项PD-1/PD-L1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其中超过1100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将PD-1/L1与其他肿瘤免疫靶点、化疗、放疗或放化疗等联用的联合疗法,联用靶点多达165个。PD-1/L1单抗治疗的应答率以及耐药情况与肿瘤PD-L1等生物标记物的突变以及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浸润程度高度相关。联合疗法有望扩大PD-1/L1的适用人群,提高安全性。CTLA-4、IDO、LAG-3、CSF-1R是最为热门的联用靶点,但Incyte公司的ECHO-301/KEYNOTE-252临床研究宣告失败,使IDO领域深受打击。
        
        目前全球有753个肿瘤细胞疗法正在研发中,其中404个CAR-T、80个TCR,涉及113个靶点,CD19是最流行的靶点,但CD20、BCMA、GD2、HER2、NY-ESO-1等也较热门。此外,目前有20个临床试验将CAR-T与PD-1等其他疗法联用,用于实体瘤。毒副作用和疗效持久性是CAR-T成功的关键。
        
        基于 基因 编辑的新一代通用CAR-T是细胞治疗的新方向。通用CAR-T具备同种异体、冷冻状态、“现成”等优势,可用于多个患者,大幅提高制备效率,降低单例治疗费用。Cellectis等公司正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CAR-T细胞的TCR和CD52基因,消除组织相容性问题,在异体通用型CAR-T上迈出重要一步。
        
        本土PD-1/L1中,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处于第一梯队。我们预计百时美、默克、恒瑞、百济、君实和信达六家公司将占84%的市场份额。虽然恒瑞该品种从目前披露的实验数据来看副作用高于其他竞争者,但仍有望占据国产~30%市场份额,中国以209项细胞疗法、特别是152研CAR-T仅次于美国。其中有128项细胞疗法由科研院校拥有或支持开发,占比61%,高于美国的23%。国内也已有多家企业CAR-T研发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进度领先的有优卡迪、金斯瑞、西比曼、科济生物、博生吉等;除传统针对血液肿瘤的CAR-T细胞外,科济生物针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以及博生吉针对CAR-NK技术的开发也颇具特色。
        
图表:PD-1/L1单药和复药的研发是肿瘤治疗中最火热的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8年中国抗肿瘤药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图表:但竞争格局还在动态变化中,特别是复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国PD-1/L1市场也竞争激烈,我们预计前6家将占84%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国在CAR-T上领先,在TCR上跟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国内主要CAR-T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J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CR3、CR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9.91%、96.63%。整体来看,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核医药头部企业为中国同辐、东诚药业、远大医药,这些在整个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恒瑞医药、东曜药业、昭衍新药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纽瑞特医疗、先通医药、智博高科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企业为法伯新天、晶核生物年等。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企业注册来看,2020-2024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4年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最高,达到4.40万家;2025年1-3月,我国已注册0.92万家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从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4月1日我国生物医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为199788家、141483家、97227家、96259家、82280家;占比分别为13.27%、9.40%、6.46%、6.39%、5.47%。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产品结构来看,我国AI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覆盖诊断、治疗、监护、康复、中医等领域,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向,占比约66%。

2025年03月29日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按出厂销售额计算,2023年我国眼镜镜片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蔡司,占比为18%;其次为依视路,占比为明月镜片,占比为9%。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体外诊断可细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血液检测、微生物检测等,其中市场占比最高为免疫诊断,占比为38%;其次为生化诊断,占比为19%;第三是分子诊断,占比为15%。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竞争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诺唯赞,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南模生物、百奥赛图、药康生物等,营业收入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