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目前中国各类人工关节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导读:目前中国各类人工关节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他指出,关节疾病虽不致命,但会使患者长期疼痛,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致残,极大降低生活质量。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定性为“致残率最高的头号疾病”。中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每年全国约有 20 万患者置换髋、膝关节。
参考:《
中国人工关节市场产销调研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评估报告

       一、各类人工关节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医院采用的人工关节大多是强生、捷迈和施乐辉等外资公司的产品。从中国医保商会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人工关节进口排名前十位的企业的进口额为 8660.77 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 87.46%,其中排名第一的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进口额超过 2000 万美元,其进口规模较高于其他公司。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捷迈(上海)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永裕(上海)医药物流营运有限公司的进口额超过 1000 万美元。从增速看,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和永裕(上海)医药物流营运有限公司增幅显著,分别为 138.77%、345.91%和 236.72%。

       二、各类人工关节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从 1991 年至今的 20 年间,中国内地关节疾病发病人数不断攀升,其中老年性骨关节炎发病最多,6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 55%,目前全国约有 1.2 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关节问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北医三院骨科教授张克今天在此间举行的“关注关节疾病”座谈会上公布这一数据时称,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疾病在未来 20 年内,发病还将增加,其中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发病数量将会翻倍。

       他指出,关节疾病虽不致命,但会使患者长期疼痛,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致残,极大降低生活质量。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定性为“致残率最高的头号疾病”。中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每年全国约有 20 万患者置换髋、膝关节。

       作为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中国的人工关节置从治疗理念、制作材料、工艺设计和手术工具、技术都有了突破。微创和计算机应用使手术损伤小,病人痛苦少,功能恢复快,一般患者手术后第 2 至 3 天就可下地,一周即可出院。

       三、各类人工关节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近十余年来,不同厂家的国外人工关节产品逐渐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人工关节临床及研究的发展。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王聪介绍,目前,人工关节主要分为人工膝、髋、肘、肩、指、趾关节等,其中市场销量较大的产品为人工膝关节和人工髋关节,这两种人工关节的置换数量约占全部人工关节置换量的 90%。

       中国各类人工关节市场走向分析

       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很低,目前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为五六家跨国企业,即便是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有率也还比较低。面对如此广阔的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尽管国内有着如此众多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医疗设备,中国每年都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而国内近 70 的医疗器械市场也已经被国外公司瓜分。目前,中国企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 15 年。根据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2007 年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专项调查,约 80 的 ct 市场、90 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 的检验仪器市场、90 的磁共振设备、90 的心电图机市场、80 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 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 60 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

       虽然国内一些自主研发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而

       且价格优势明显,对同类国外产品可能会造成威胁,但这样的产品为数并不多。跨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设计理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而高质量的产品正是国内大型医院所青睐的,因此国外产品多销往国内的大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纳一次性内镜,其应用已从单一领域扩展至胆道、支气管、输尿管等多个临床场景。我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