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内容提示:生物医药已被国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国家对医药创新持鼓励态度,但是也意味着我国医药创新正处于突破的关键阶段。随着新医改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我们发现,在医药行业市场和竞争秩序重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孕育中国药物创新的温床同样已日益完善。

        这将是一场探知未来的尖峰对碰,在这里他们寻求的,是新商业时代下支撑产业可持续增长的时代变量,以及支撑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答案求解。在即将召开的第23届信息发布会期间,行业内专注于研发的高端人士将在这里进行一场激动人心的思想碰撞。而创新,将是这场思维风暴的激辩中心。

 

        从踏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步开始,就注定创新之路的艰辛与不平凡。然而,为了产业的成功,国家不断给予从政策到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随着一批研发先锋的崛起,中国医药创新将与并购整合一道,共同推动未来中国医药产业的转型之路。

 

        研发温床就绪

 

        生物医药已被国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国家对医药创新持鼓励态度,但是也意味着我国医药创新正处于突破的关键阶段。随着新医改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我们发现,在医药行业市场和竞争秩序重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孕育中国药物创新的温床同样已日益完善。

 

        首先是政策的直接扶持。这包括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继续推进,“863”计划的实施等。今后国家将重点促进创新药物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创新药物研发的综合平台、候选药物及企业孵化基地、加速科学成果向产品市场化转变,并且未来国家直接支持基金将更多地用于基础性研究和各种研究平台上,药物创新的主体将真正转变为企业。

 

        而专项扶持资金也将提高到1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00亿元的水平,这比过去的62亿元大幅提升,随后国家还将有数十个投资专项规划和支撑计划在制订中,专项的扶持范围和扶持力度都大幅增强。

 

        另外,国家也将通过价格杠杆来鼓励医药生产企业研发创新,此前发布的药价形成机制文件,以及正在征求意见的新的药价管理办法,均强调了在合理审核药品成本基础上,根据药品创新程度对流通差价实行控制。允许创新程度较高的药品在合理期限内,保持较高的销售利润率,促进企业研制开发创新药品。并明确鼓励首仿,对首仿药的定价给予优惠政策。

 

        对此,联想投资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国家政策日趋完善、国内人才水平快速提升、本土企业意识改变、医药行业全球参与程度增加等多方因素共同促进下,中国医药创新环境和成绩都将明显改善,这也是目前资本方对医药投资的关注度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

 

        未来清晰可见

 

        毋容置疑,目前我国的药企创新才处于突破阶段,但是随着国家全方位的配套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杠杆撬动的作用愈发明显,新药研发的主要技术规范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缩小,中国医药创新未来的格局已经可以预见。

 

        如目前正在内部征求意见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20只自主创新药物投放市场,有30只创新药物进入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有8只以上的新药在欧美日开展临床研究;完成50只以上大品种的技术升级,骨干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此外,规划还要求一批自主创新药物逐步形成市场规模,抢仿一批专利到期、临床需求大的药品,培育20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开发20只以上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安全性高、质量可控的中药品种;发展50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且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器械产品。

 

        而在行业中,以先声、恒瑞、绿叶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为龙头,大批创新能力极强的中小型企业正在崛起,医药产业最新的技术和成果正在快速孕育。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处于临床研究的原创新药达到187只,尽管大部分处于Ⅰ期临床研究,但进入Ⅱ期和Ⅲ期临床药物的比例也极高,分别占到了19%和22%。

 

        由此可见,规划文件在自主创新成果上的明确指标,以及研发型企业成长发展带来的创新效益,所勾勒出的未来医药产业创新的美好蓝图已清晰可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我国一次性胆道镜行业:波士顿科学占据近五成市场份额 本土企业正加速崛起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广泛采纳一次性内镜,其应用已从单一领域扩展至胆道、支气管、输尿管等多个临床场景。我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CDMO行业:竞争格局呈三个梯队 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等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CDMO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药明康德、凯莱英、药明合联、九洲药业、皓元医药,这些企业在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经验,在研发上实力较强;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益诺思、金斯瑞生物、毕得医药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雅本化学、和元生物、东曜药业等。

2025年09月30日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化疗药物市场 植物生物碱与抗代谢药主导国内市场

亚太地区从2015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化疗药物市场。2024年全球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35.3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35.75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70.31%;欧洲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1.68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9.45%;北美地区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为38.06亿美元,占整体规模的11.35%。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抗代谢药行业:卡培他滨片主导细分市场 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占市场较大份额

在销品牌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有121种,较2023年增加11种;2025年一季度我国抗代谢药在销品牌数量达到130种。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奇正藏药、云南白药、羚锐制药销售额稳居前三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贴膏剂,进一步拓宽了中成药贴膏剂的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我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我国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占药用贴膏剂市场整体规模的65.34%。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我国依达拉奉行业: 集采影响下销售额进一步下降 市场集中度较高

作为处方药,依达拉奉的流通高度依赖医疗机构。其使用需经医生诊断开具处方,且医保报销政策多与院内购药绑定,这共同决定了医院是我国依达拉奉销售的核心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我国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对依达拉奉的需求也逐步扩大。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 临床冲刺提速

小核酸药物作为行业核心赛道,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销售额从2020年的29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51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动物疫苗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动物疫苗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源培生物、中海生物技术等企业等;包装产量及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正川股份、山东药玻、楚天科技等。中游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参与企业主要有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海利生物、瑞普生物、科前生物、普莱柯等。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