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硝酸铵钙行业现状特征、市场需求规模及区域分布情况【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硝酸铵钙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监测与发展动向预测》显示,硝酸铵钙是一种复合肥料,化学式为5Ca(NO3)2·NH4NO3·10H2O,为白色圆形造粒,极易溶于水,具有较强吸湿性、结块性和易燃易爆性,是一种含氮和速效钙的新型高效复合肥料,其肥效快,有快速补氮的特点,其中增加了钙,养分比硝酸铵更加全面,植物可直接吸收;本品属中性肥料,生理酸性度小,对酸性土壤有改良作用。施入土壤后酸碱度小,不会引起土壤板结,可使土壤变得疏松。同时能降低活性铝的浓度,减少活性磷的固定,且提供的水溶性钙,可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能促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在种植经济作物,花卉、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时,该肥可延长花期,促使根、茎、叶正常生长,保证果实颜色鲜艳,增加果实糖份。

硝酸铵的特性与改性的必要肥料级硝酸铵含氮(N)33%~34%,是欧洲、北美和一些温带地区国家所常用的氮肥品种。从作物氮营养对肥料的需求来评价,硝酸铵具有肥效快,可同时供应铵态和硝态两种不同形态氮源的优点,这无疑对许多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大量应用事实已经表明,除了水稻等少数水田生长的作物外,广大农作物尤其是旱作中的果树、瓜菜、烟草等经济作物都喜好硝酸铵。但是,要从肥料化学特性来评价,硝酸铵又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具有较强吸湿性、结块性和易燃易爆性的氮肥品种。这些特性不仅给农业使用上带来很大困难,还决定了硝酸铵在贮存、运输中如果管理不当,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事实上,世界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曾经发生过硝酸铵所引起的重大事故。为此,我国曾禁止硝酸铵进入肥料市场。

一、市场现状特征分析及建议

目前,国内许多硝酸铵厂已转产硝酸铵钙,许多新建的硝酸铵钙生产装置也陆续投产,硝酸铵钙的生产在国内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规模化效应不突出、高端产品缺乏等问题。

硝酸铵钙作为替代硝酸铵的一种新型水溶性氮钙复合肥,硝酸铵钙具有许多优良特性,是目前国家化肥产业大力推广的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硝酸铵钙在西欧国家的广泛应用,更是其远大发展前景的有力证明。因此,尽管现阶段国内硝酸铵钙的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在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开拓下,硝酸铵钙必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迎来发展的爆发期。硝酸铵钙生产工艺的难点在于造粒,这是限制其产能的关键。因此,加强其工艺技术开发,找到更加适合硝酸铵钙规模化生产的造粒工艺,将显著提高其生产效率。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硝酸铵钙等新型高效复合肥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强。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国的化肥行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急需通过转型升级化解产业过剩的压力,推动化肥产品质量和结构升级,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实现中国化肥行业“由大变强”。

随着国家指导政策的加快出台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随着广大用户对新型高效复合肥优势的认识不断提高,硝基复合肥、尿素硝铵溶液(UAN)、硝酸铵钙等水溶性良好的氮肥产品将逐渐成为未来市场聚焦的热点。

二、硝酸铵钙市场需求规模

目前,国内的氮肥仍然以尿素、碳酸氢铵等传统产品为主,硝酸铵钙、尿素硝酸铵等新型高效复合肥的使用量还很小。但是,传统氮肥产品多存在氮素流失严重、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而使用硝酸铵钙时氮的损失率仅为10%左右,其环保性、经济性优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灌溉施肥面积的扩大,对农用硝酸铵的需求有所增加。截止2020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69102千公顷,具体如下:

近年来随着灌溉施肥面积的扩大,对农用硝酸铵的需求有所增加。截止2020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69102千公顷,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自2016年以来,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每年下降约100-200万吨左右,单质肥(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逐年下滑,而复合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农户对化肥产品的选择逐步倾向于硝酸铵钙等复合肥新型肥料。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于环保质量要求的提升,硝酸铵钙等高效环保肥料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氮肥,迎来市场需求爆发。

自2016年以来,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每年下降约100-200万吨左右,单质肥(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逐年下滑,而复合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农户对化肥产品的选择逐步倾向于硝酸铵钙等复合肥新型肥料。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于环保质量要求的提升,硝酸铵钙等高效环保肥料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氮肥,迎来市场需求爆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市场需求区域集中度比较

我国硝酸铵钙产能分布集中,以农业大省和资源型省市为主。2020年我国复合肥产能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北、河南、河北、辽宁五大省,合计占我国总产能的60%以上。

玉米、小麦、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各地区玉米、小麦、水稻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化将对复合肥需求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硝酸铵钙市场需求的主要区域为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我国农业大省地区。

玉米、小麦、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各地区玉米、小麦、水稻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化将对复合肥需求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硝酸铵钙市场需求的主要区域为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我国农业大省地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国内铸件总产量稳中有进,呋喃树脂需求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铸件总产量 为5190 万吨,预计 2024 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将达到 5516 万吨,同比增长6.2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2022-2023年,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和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新箱市场需求疲软,2023年仅为384万TEU。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隔膜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约为4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快速上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 为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POP和高回弹聚醚增长快速,2024年消费量同比增长13.26%和21.30%。POP通常与通用软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和CASE用聚醚搭配制造海绵,主要用于软体家具、汽车、鞋服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新车型和高品质内饰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POP及相关聚醚消费需求增长。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聚酯瓶片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材料,具有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全球聚酯瓶片市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聚酯瓶片逐渐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还有部分用于出口。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与新增产能有序投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等。其中,硫磺制酸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其产能占比43.66%,较2023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消费呈现“传统支柱稳固、新兴领域崛起”状态。氧化铝是烧碱最大消费市场,2020-2024年开工率高位而库存持续去化,进入 2025 年,由于氧化铝新增产能较多,行业竞争加剧,氧化铝库存有所增加。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在消费升级与环保政策倒逼下,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碱回收技术提升,维持着刚性需求。穿透到终端,新能源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