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团膳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团膳一词源于日本,在国内称为团餐,顾名思义即团体用餐服务的简称。团膳是一种群体集中膳食管理的新餐饮模式,主要是指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某个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其所属或举办活动的场所内,通过谈判和招标等方式选定专业的第三方餐饮公司提供餐饮服务的就餐方式,具有需求可预测性、标准化高、综合成本低、可复制性强等特点。
团膳的运营模式大体有现场制作销售、半配送并在现场生产销售、配送已加工制作好的食品三类;运营特点有提前量化、提前计划、提前核算、提前组织、提前生产等五个提前。经营模式方面有自主经营的模式、内部承包或委派管理的模式、承包管理的模式、委托管理的经营模式、费用定额的承包管理模式、投资经营的承包模式、大型团膳配送的服务模式等几种模式。
1、餐饮市场
团膳属于餐饮产业,也是其结构中重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居民收支的不断提升,我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抗疫的常态化运作,我国餐饮业已打磨出自身的“内功”。我国餐饮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2021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上涨18.6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餐饮市场全面迎来90、95后为核心的新主流消费人群。虽然近几年80后仍是我国餐饮市场消费主力人群,但90后正在迅速崛起,特别是Z世代人群占比近3年增长近一倍。而由于90、95后人群消费理念复杂多变,拥有更为鲜明、个性的消费特点,将影响未来餐饮消费向个性及多元化发展。
与此同时“她经济”崛起带动餐饮市场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女性消费者外出就餐比例逐年增加。而根据国外研究表明,女性对餐饮消费决策的影响占比为85%,因此女性消费意愿对餐饮消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2021年我国女性消费者外出就餐比例从2019年的47%增长到了4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团膳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改善,以团膳为代表的餐饮外包、外带成为了家庭服务、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到目前已成为餐饮结构中重要的类型之一。虽然2020年疫情对团膳与线下的社会餐饮业都造成了冲击,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长远来看,随着行业多样化发展和行业服务、技术的升级,市场仍有着较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团餐市场规模为1.77万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我国餐饮业中占比总体也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团膳在餐饮业中占比为33.23%;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在35.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团膳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学校食堂、机关食堂、企业食堂等场景。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其中学校食堂占比最大,为35.48%;其次为企业食堂,占比34.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市场向好,资本也开始涌入团餐市场,目前团膳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主要集中在A轮、战略投资等早期阶段。例如2021年7月,北京健力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轮融资,金额高达亿元人民币,上海国盛集团旗下的国盛资本等多家资本参与投资。2021年8月,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获得光大控股消费基金3亿元战略投资。
2021年7月以来团膳行业beplay网站地址 情况
时间 |
企业 |
融资轮数 |
融资金额 |
参与投资相关资本 |
2021年7月 |
北京健力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首轮融资 |
亿元人民币 |
上海国盛集团旗下的国盛资本等 |
2021年8月 |
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战略投资 |
3亿元 |
光大控股消费基金 |
2021年12月 |
美餐 |
E轮 |
1亿美元 |
/ |
乐禾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E轮 |
数亿元 |
/ |
除了国内资本布局外,国外资本也在不断布局国内团膳市场。例如全球团餐三巨头中的索迪斯和爱玛客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已跻身中国团餐十强。他们正在利用自己既有优势和资源进入团餐产业链不同环节,这预示着行业的竞争加剧。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团膳市场小而分散,未来随着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团餐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百强团餐企业团体膳食收入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10.4%,市场份额占比仅为6.7%。而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的数据,美国团餐行业前十强的市场集中度为80%、日本和韩国约为60%。对比美日韩,中国团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极低。由此可见,我国团餐行业集中度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