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泡菜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规模突破600亿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一、概述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它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液中泡制的蔬菜乳酸发酵加工品。常用的原料有黄瓜、甘蓝、大白菜、洋葱、芹菜、萝卜、胡萝卜、芜菁、甜菜、春莴苣、嫩姜、嫩扁豆、刀豆、青番茄等。

二、发展现状

1、泡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量不断增加且地域性集中

受国内饮食习惯和文化影响,我国腌制菜行业需求旺盛,2020年产量达450万吨,其中泡菜产量占比最高,达45%,其次榨菜、酱菜和其他类别分别占比达22%、11%、22%。

受国内饮食习惯和文化影响,我国腌制菜行业需求旺盛,2020年产量达450万吨,其中泡菜产量占比最高,达45%,其次榨菜、酱菜和其他类别分别占比达22%、11%、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泡菜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6-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约730万吨,并且四川省泡菜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地域性较为集中,预计2021年全国泡菜产量接近750万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26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621亿元,11年CAGR为8%,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

2016-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及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约730万吨,并且四川省泡菜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地域性较为集中,预计2021年全国泡菜产量接近750万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26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621亿元,11年CAGR为8%,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量有望稳定增加

近五年来,韩国泡菜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达到80万吨,但是在进口量方面,2019年达31万吨,进口比重超过35%,而我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约90%从中国进口。进入2020年,在台风、疫情及超长雨季等影响下,韩国蔬菜产量大幅度下降,白菜大幅减产,泡菜价格随之暴涨。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7日价格为基准,平均每10公斤白菜的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12%,达到26720韩元(约合134元人民币)。而我国泡菜物美价廉,所以出口韩国数量有望保持增长,据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1-8月,韩国从中国进口泡菜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进口额达近2亿美元。

近五年来,韩国泡菜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达到80万吨,但是在进口量方面,2019年达31万吨,进口比重超过35%,而我国则是韩国泡菜最大的出口国,约90%从中国进口。进入2020年,在台风、疫情及超长雨季等影响下,韩国蔬菜产量大幅度下降,白菜大幅减产,泡菜价格随之暴涨。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7日价格为基准,平均每10公斤白菜的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12%,达到26720韩元(约合134元人民币)。而我国泡菜物美价廉,所以出口韩国数量有望保持增长,据韩国关税厅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1-8月,韩国从中国进口泡菜的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进口额达近2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竞争分析

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地域性较为集中,但是品牌数量较多,并且大多数都是家庭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市场集中度较低,CR3仅为2.5%,而韩国泡菜行业CR2达到77%,市场提升空间大。从品牌来看,我国泡菜中较为知名的品牌有吉香居、味聚特、惠通、川南、鱼泉等,均为川渝地区性品牌。

我国泡菜行业产量地域性较为集中,但是品牌数量较多,并且大多数都是家庭自制或小作坊生产,市场集中度较低,CR3仅为2.5%,而韩国泡菜行业CR2达到77%,市场提升空间大。从品牌来看,我国泡菜中较为知名的品牌有吉香居、味聚特、惠通、川南、鱼泉等,均为川渝地区性品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泡菜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公司

地区

产品品类

重点市场

吉香居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六头菜、豇豆

覆盖27个核心城市

味聚特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口口脆、木耳片

北京、广州、上海等沿海沿江市场

惠通

四川眉山

白菜、黄花菜、酸豆角、豇豆

华北及华南地区

川南

四川眉山

萝卜干、海带丝、木耳菜片、脆片

北京、广州、上海等沿海沿江市场

鱼泉

重庆

萝卜干、雪菜、魔芋、竹笋

京津、成都、华东地区

钢钱桥

浙江宁波

萝卜干、海带丝、菜芯、橄榄菜

东北地区

备德福

浙江余姚

萝卜干、海带丝、笋丝、芽菜

华北地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在政策推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秸秆综合利用国。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秸杆综合利用量在6.62亿吨左右,占全球的比重达23.76%,超过美国的18.31%、欧洲的8.15%。2024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进一步增长至6.45亿吨。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辣椒种植上游核心为育种,目前国产辣椒种子已占主导,市占率从不足50%提升至95%,但高端品种仍依赖进口,成为辣椒种植产业链短板。近年来,辣椒产业进入“科技赋能”阶段,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深入,将新品种研发周期缩短30%,定向培育出高辣度、高抗病性、耐储运的品种,为不同区域种植户提供了精准适配的品种选择,有望重塑辣椒种植品种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农业,即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beplay下载软件 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