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草甘膦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草甘膦中长期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一、草甘膦需求端分析

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膦类除草剂,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是全球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农药品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草甘膦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草甘膦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中,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使得草甘膦的扩大使用得到了保证。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不断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60百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190.4百万公顷。受全球持续的粮食不足影响,开发改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目前草甘膦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中,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使得草甘膦的扩大使用得到了保证。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不断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60百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190.4百万公顷。受全球持续的粮食不足影响,开发改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成为大势所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空间同样广阔。一方面,国内政策驱动转基因作物加速推广,为我国草甘膦带来需求增量。另一方面,由于另一主要除草剂--百草枯毒性强、危险性高,国内已出台百草枯相关禁限用政策,草甘膦因此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转基因部分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1.01 《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 既要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又要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严肃查处非法制种、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研发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2021.0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 促进和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应用相关活动,支持从事新基因、新性状、新技术、新产品等创新性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活动,强化产品迭代,支持高水平育种,促进成果转化
2021.11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部分条款做出修改
2021.11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2022.01 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4部规章的部分条款 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
2022.02 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 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保障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有序推进
2022.06 《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决策部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百草枯相关禁限用政策

时间 政策内容
2012.04.24 停止核准百草枯新增母药生产、制剂加工厂点,停止受理母药和水剂(包括百草枯复配水剂)新增田间试验申请、登记申请及生产许可(包括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文件)申请,停止批准新增百草枯母药和水剂产品的登记和生产许可
2014.07.01 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保留母药生产企业水剂出口境外使用登记、允许专供出口生产
2016.07.01 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2018.09.25 百草枯可溶胶剂登记证于到期,不再批准境内使用登记延
2020.09.26 禁止百草枯可溶胶剂在境内销售、使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草甘膦供给端分析

多重因素驱动,现阶段全球草甘膦产能超100万吨。从地区发展情况看,全球草甘膦产能集中,2021年海外仅拜耳(孟山都)具备37万吨/年IDA法的草甘膦产能,占全球草甘膦产能的比重为32.7%。剩余76万吨产能均分布在中国,占全球草甘膦产能的比重为67.3%。

多重因素驱动,现阶段全球草甘膦产能超100万吨。从地区发展情况看,全球草甘膦产能集中,2021年海外仅拜耳(孟山都)具备37万吨/年IDA法的草甘膦产能,占全球草甘膦产能的比重为32.7%。剩余76万吨产能均分布在中国,占全球草甘膦产能的比重为6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产能看,近年来在国家监管趋严背景下,大批草甘膦产能遭淘汰,行业进入出清阶段,叠加2016年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2019年的“三磷”整治,草甘膦业内不达标准的中小生产企业逐渐退出市场,大企业不断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使得草甘膦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目前生产厂商主要包括乐山福华、泰盛化工、新安股份等。

据数据,2021年我国草甘膦CR3达54.5%,CR5达72.1%。短期来看,我国草甘膦暂无规划的新增产能,行业供给格局趋于稳定,龙头企业地位将进一步稳固,并能够充分享受规模及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据数据,2021年我国草甘膦CR3达54.5%,CR5达72.1%。短期来看,我国草甘膦暂无规划的新增产能,行业供给格局趋于稳定,龙头企业地位将进一步稳固,并能够充分享受规模及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草甘膦供需趋势分析从供需端情况看,草甘膦行业中长期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供给端方面,近年来草甘膦受到政策约束没有新增产能,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70%爬升至2021年85%,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去化,供给端目前仍处于紧俏状态。需求端方面,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转基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拉动草甘膦需求爆发式增长。

<strong>三、草甘膦供需趋势分析</strong>从供需端情况看,草甘膦行业中长期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供给端方面,近年来草甘膦受到政策约束没有新增产能,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70%爬升至2021年85%,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去化,供给端目前仍处于紧俏状态。需求端方面,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转基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拉动草甘膦需求爆发式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国内铸件总产量稳中有进,呋喃树脂需求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铸件总产量 为5190 万吨,预计 2024 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将达到 5516 万吨,同比增长6.2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2022-2023年,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和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新箱市场需求疲软,2023年仅为384万TEU。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隔膜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约为4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快速上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 为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POP和高回弹聚醚增长快速,2024年消费量同比增长13.26%和21.30%。POP通常与通用软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和CASE用聚醚搭配制造海绵,主要用于软体家具、汽车、鞋服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新车型和高品质内饰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POP及相关聚醚消费需求增长。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聚酯瓶片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材料,具有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全球聚酯瓶片市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聚酯瓶片逐渐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还有部分用于出口。

2025年08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