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李子行业现状分析 收获面积及产量波动增长 市场处于培育期

李子收获面积

李,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李原产于中国东南部,现中国秦岭周边及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李子市场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是李子第一大种植和产出国,近年来李子收获面积及产量总体呈现波动增长。

从收获面积看,2010-2021年我国李子收获面积由1665.2千公顷增长至1946.5千公顷,占全球李子收获面积的比重由69.1%增长至74.8%。

从收获面积看,2010-2021年我国李子收获面积由1665.2千公顷增长至1946.5千公顷,占全球李子收获面积的比重由69.1%增长至7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李子产量

从产量看,2010-2021年我国李子产量由552.17万吨增长至662.63万吨,占全球李子产量的比重由51.6%增长至55.2%。

从产量看,2010-2021年我国李子产量由552.17万吨增长至662.63万吨,占全球李子产量的比重由51.6%增长至55.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单位产量方面,作为李子原产国,我国李子相关研究持续发展,单位产量持续提升。2010-2017年我国李子单位产量由3.32吨/公顷增长至3.48吨/公顷。2018年以来,我国李子单位产量渐趋稳定,维持在3.4吨/公顷左右。

单位产量方面,作为李子原产国,我国李子相关研究持续发展,单位产量持续提升。2010-2017年我国李子单位产量由3.32吨/公顷增长至3.48吨/公顷。2018年以来,我国李子单位产量渐趋稳定,维持在3.4吨/公顷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李子种植区域集中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其中台湾李子单位产量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台湾李子单位产量为7.9吨/公顷,高出全国水平4.5吨/公顷。

我国李子种植区域集中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其中台湾李子单位产量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台湾李子单位产量为7.9吨/公顷,高出全国水平4.5吨/公顷。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李子进出口情况

从进出口看,我国李子供给较为充足,但基于庞大消费市场,仍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李和黑刺李进口量为6.49万吨,出口量为3.41万吨;2022年我国鲜李和黑刺李进口量10.35万吨,出口量为3.88万吨。智利为我国李子主要进口来源地。2022年我国从智利进口的鲜李和黑刺李占比高达93.8%。

从进出口看,我国李子供给较为充足,但基于庞大消费市场,仍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鲜李和黑刺李进口量为6.49万吨,出口量为3.41万吨;2022年我国鲜李和黑刺李进口量10.35万吨,出口量为3.88万吨。智利为我国李子主要进口来源地。2022年我国从智利进口的鲜李和黑刺李占比高达9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李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李子产业在国内有历史、有条件、有基础、有市场,但受国外品种冲击,鲜果食用方式单一而加工产品种类较少,品牌弱、利润低等因素限制,国内李子市场仍处于培育期。

总体来看,李子产业在国内有历史、有条件、有基础、有市场,但受国外品种冲击,鲜果食用方式单一而加工产品种类较少,品牌弱、利润低等因素限制,国内李子市场仍处于培育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催生的大健康浪潮席卷而来,曾被“非必需”标签定义的膳食纤维,正以“第七类营养素”的身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10日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