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百亿市场容量持续释放 国产替代空间仍可观

1、集散控制系统(DCS)主要特点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即集散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组成,用于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监视功能,其主要特点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核电、制药、冶金、建材等流程工业领域。

2、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化工、电力、石油等应用规模较大

国家发改委两会报告中提出“启动实施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程,持续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化工、电力、石油作为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主要下游市场也将受益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市场规模达111.2亿元,同比增长24.6%,2016-2021年复合增速达13.04%,预计2022-2027年DCS市场平均年增长率5%-6%,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53.3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市场规模达111.2亿元,同比增长24.6%,2016-2021年复合增速达13.04%,预计2022-2027年DCS市场平均年增长率5%-6%,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53.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1年化工领域集散控制系统(DCS)规模为41.41亿元,占比达37.24%;电力领域规模26.28亿元,占比23.63%;石油领域规模21.56亿元,占比19.43%。

同时,2021年化工领域集散控制系统(DCS)规模为41.41亿元,占比达37.24%;电力领域规模26.28亿元,占比23.63%;石油领域规模21.56亿元,占比19.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在政策及下游资本开支增长驱动下,集散控制系统(DCS)国产替代空间仍可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格局主要以中控技术、和利时为主的内资企业和以艾默生、ABB、西门子、霍尼韦尔为主的外资企业组成。

近年来,我国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截止2021年达到55.7%,但以艾默生、霍尼韦尔、西门子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占比仍然接近一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年来,国家对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自主可控高度重视,如2022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钢铁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的目标,2022年4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这将有效激活流程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并且基于对产业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考量,国产集散控制系统(DCS)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放大,推动国产化进程加快。

同时,下游的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不断加大资本开支力度,使得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下游保持较高景气度,也将促进国产化进程。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合计资本开支为5091亿元,同比增速为10.41%,预计2022年合计资本开支达到5400亿元;2021年DCS国产替代空间约49.2亿元,国产替代空间仍较为可观。

同时,下游的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不断加大资本开支力度,使得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下游保持较高景气度,也将促进国产化进程。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合计资本开支为5091亿元,同比增速为10.41%,预计2022年合计资本开支达到5400亿元;2021年DCS国产替代空间约49.2亿元,国产替代空间仍较为可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中控技术产品布局、市场开拓双驱动,为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绝对龙头

具体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1-2021年中控技术一直占据DCS行业市场占有率首位,截止2021年市场份额达33.8%,并且在DCS细分领域中化工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51.1%,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41.6%,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29.0%,三大行业均排名第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1-2021年中控技术一直占据DCS行业市场占有率首位,截止2021年市场份额达33.8%,并且在DCS细分领域中化工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51.1%,石化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41.6%,建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29.0%,三大行业均排名第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控技术是国内DCS行业领军者,以集散控制系统(DCS)为业务起点,逐步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成为服务于流程工业的beplay下载软件 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产品布局方面,中控技术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全面布局和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在市场开拓方面,中控技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中控技术在产品、市场布局及开拓

<strong>中控技术在产品、市场布局及开拓</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构筑AI世界的“beplay下载软件
基石”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向综合竞争力加速演进

构筑AI世界的“beplay下载软件 基石”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向综合竞争力加速演进

当前,全球数据标注市场呈现出二元格局:欧美国家凭借技术生态与自动化工具,掌控产业链上游与高端环节;而亚太地区则依托人口红利,成为全球标注外包的主力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数据标注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在国家级战略与七大标注基地的规划引领下,依托庞大的内需市场(如自动驾驶超千万公里的数据需求),驱动产业从依赖“人海

2025年11月18日
政策、技术与需求三重驱动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提速 行业全链条自主可控已初步形成

政策、技术与需求三重驱动 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提速 行业全链条自主可控已初步形成

卫星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国务院、工信部等国家部门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与鼓励政策,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政策支撑。如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计划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

2025年11月18日
“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赛道——我国量子计算行业产业化落地将按下“加速键”

“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赛道——我国量子计算行业产业化落地将按下“加速键”

随着全球量子竞赛白热化与外部技术封锁加剧,量子计算已从前沿探索步入以“自主可控”和“应用落地”为核心的产业深水区。在“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指引下,中国量子计算行业正面临从实验室技术指标竞赛,迈向市场价值验证的关键转折点,全产业链的协同突破刻不容缓。

2025年11月12日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beplay下载软件 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