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软磁材料行业分析:多品种百花齐放 光伏等下游领域打开市场增长空间

一、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

磁性材料按应用类型可以分为软磁(多用于电气电路控制)、永磁(多用于高性能电机)等材料。软磁材料通过比较低的磁场强度就能够获得比较高的磁感应强度,这意味着软磁材料可以很容易的磁化和去磁,主要包括铁氧体软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及其他软磁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软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软磁材料是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其主要功能是导磁、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广泛用于各种电能变换设备中。

软磁材料的基本参数特性

参数

参数解释

饱和磁感应强度Bs

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是材料内部的磁化矢量整齐排列,通常来说越高越好。

剩余磁感应强度Br

是磁滞回线上的特征参数,磁场强度H回到0时的磁感应强度B值。

矩形比

BrBs

矫顽力Hc

是表示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量,矫顽力越小,越容易磁化和退磁,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缺陷(杂质、应力等)。

磁导率μ

是磁滞回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BH的比值,与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通常来说越高越好。

电阻率ρ

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率越大,涡流损耗越小,且使用频率越高,通常来说越高越好。

居里温度Tc

铁磁物质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发磁化消失,转变为顺磁性,该临界温度为居里温度。它确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温度。

磁芯损耗P

磁滞损耗Ph及涡流损耗Pe;降低磁滞损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矫顽力Hc;降低涡流损耗Pe的方法是减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及提高材料的电阻率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供给市场分析

软磁材料细分品类多,主要包括铁氧体软磁材料、金属软磁材料及其他软磁材料。

1、我国铁氧体软磁材料产能位居全球前列

全球铁氧体软磁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其中我国在产量上占据优势,日本在技术上占据优势。目前,我国软磁铁氧体产能超过50万吨/年,截至2020年国内从事软磁铁氧体生产的企业共约230多家,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在500t/a,1000t/a以上的企业约80家,约10家企业能达到上万吨的产能,产量超过20万吨。

全球铁氧体软磁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其中我国在产量上占据优势,日本在技术上占据优势。目前,我国软磁铁氧体产能超过50万吨/年,截至2020年国内从事软磁铁氧体生产的企业共约230多家,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在500t/a,1000t/a以上的企业约80家,约10家企业能达到上万吨的产能,产量超过2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金属软磁粉芯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金属软磁粉芯是通过将金属或合金软磁材料制成的粉末与绝缘添加物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复合软磁材料。金属软磁粉芯具有损耗低、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强度高、电阻率高、优良的磁和热各向同性、工作频率范围较宽等特点,克服了铁氧体饱和磁感强度较低以及金属软磁合金高频下涡流损耗大的特点,可应用于传统软磁材料难以满足要求的领域。

常见软磁材料比较

磁性材料

组合

磁饱和密度

磁导率

磁损耗

相对成本

温度稳定

磁粉芯

铁硅铝

铁·硅·铝

1.05

14-125

铁硅

铁·硅

1.60

60

高磁通

铁·镍

1.50

14-160

中等

中等

更佳

钼坡莫

铁·镍·钼

0.75

14-550

最低

最佳

铁氧体

锰锌

锰·锌

0.45

900-10K

最低

最低

绕带磁芯

铁·镍·钼

0.70

100K

极低

极高

极佳

铁粉芯

1.20-1.50

3-100

最高

最低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领域需求增加,铁硅系、镍基坡莫合金系金属磁粉芯迅速发展,金属磁粉芯产业生产规模基本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产量持续扩大,2021年超过10万吨。

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领域需求增加,铁硅系、镍基坡莫合金系金属磁粉芯迅速发展,金属磁粉芯产业生产规模基本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产量持续扩大,2021年超过1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需求市场分析

1、全球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软磁材料高饱和磁感、低损耗、高磁导率、小型化、耐腐蚀等综合特性应用于光伏逆变器、轨道交通变压器、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设备或元器件。根据数据,全球软磁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514亿美金提升至2024年794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9.1%。

软磁材料高饱和磁感、低损耗、高磁导率、小型化、耐腐蚀等综合特性应用于光伏逆变器、轨道交通变压器、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设备或元器件。根据数据,全球软磁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514亿美金提升至2024年794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9.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变频空调、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发展迅速,打开软磁材料行业市场空间

软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变频空调、光伏逆变器、UPS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逆变器等领域,同时随着这些应用场景发展迅速,打开软磁材料市场增长空间。

(1)光伏发电:逆变器产量持续上升,驱动软磁材料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软磁材料所制成的电感元件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逆变器上。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步伐的加快,光伏发电较好的社会效益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提升较快,光伏逆变器产量不断突破新高。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逆变器产量为110.8GW,同比增长10%,预计2022年产量将增至121GW,2023年将达130GW。

软磁材料所制成的电感元件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逆变器上。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步伐的加快,光伏发电较好的社会效益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提升较快,光伏逆变器产量不断突破新高。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逆变器产量为110.8GW,同比增长10%,预计2022年产量将增至121GW,2023年将达130GW。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光伏领域软磁材料市场规模方面,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87.41GW,在目前的控制水平下,单位千瓦装机容量平均所需软磁材料约0.38KG,预计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32万吨或11.63亿元;按照2023-2025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135GW、164.7GW、197.64GW来测算,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5.13万吨、6.26万吨、3.5万吨或17.96亿元、21.91亿元、26.29亿元。

2020-2025年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市场规模测算

类别

单位

2020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

GW

48.20

54.88

87.41

135.00

164.70

197.64

YOY

60.13%

13.86%

59.27%

54.44%

22.00%

20.00%

单位软磁材料用量

KG/KW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单位软磁材料售价

万元/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中国光伏领域软磁材料消耗量

万吨

1.83

2.09

3.32

5.13

6.26

7.51

中国光伏领域软磁材料市场规模

亿元

6.41

7.30

11.63

17.96

21.91

26.2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软磁材料需求规模将达17.25亿元

软磁材料所制成的电感分别应用于AC/DC车载充电机和车载DC/DC变换器中PFC、BOOST、BUCK等电路模型。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电动汽车用电源变换器需求的持续增长,进而带动软磁材料行业需求上升。近几年,在主流新能源车企降价、中央到地方刺激汽车消费举措密集实施及新爆款车型不断推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保持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软磁材料所制成的电感分别应用于AC/DC车载充电机和车载DC/DC变换器中PFC、BOOST、BUCK等电路模型。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电动汽车用电源变换器需求的持续增长,进而带动软磁材料行业需求上升。近几年,在主流新能源车企降价、中央到地方刺激汽车消费举措密集实施及新爆款车型不断推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保持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测算,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83万吨,另外按照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为1229万辆来测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规模约为3.32万吨。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测算,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83万吨,另外按照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为1229万辆来测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消耗软磁材料规模约为3.32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高尔夫球车应用场景得到极大的拓展。在旅游景点与度假村领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引入高尔夫球车作为观光工具,这部分应用场景目前占比达20%。例如,一些大型的自然景区、主题公园等,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纷纷购置高尔夫球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便捷地穿梭游览。

2025年10月16日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近年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业作为关键支撑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物流模式在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物流服务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智慧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

2025年10月14日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在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叉车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叉车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9%;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11%,同比分别增长2.2pct/0.8pct。

2025年10月13日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无人配送车正从技术示范驶向规模化商用。面对超千亿元的潜在市场,新老玩家纷纷涌入,导致车辆价格在数年间从百万级骤降至“万元时代”。这一关键变化,叠加全国超百城开放路权,正强力助推行业跨越盈亏平衡点,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部署,驱动快递、即时零售等场景的物流模式变革。2025年,物流巨头与科技公司集体加码,将无人配送车行业推向爆

2025年09月29日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2025年09月13日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