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产量及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

、葡萄糖酸钠需求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葡萄糖酸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1NaO7。葡萄糖酸钠可以在建筑、纺织印染和金属表面处理以及水处理等行业作高效螯合剂,钢铁表面清洗剂,玻瓶清洗剂,电镀工业铝氧着色,在混凝土行业用作高效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产量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从生产工艺看,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酶法工艺。其中,生物发酵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为现阶段葡萄糖酸钠主流生产工艺。长远来看,作为生产新工艺,酶法工艺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工艺 简介
生物发酵法 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包括真菌发酵、细菌发酵及固定细胞发酵,行业普遍采用的是黑曲霉菌发酵制葡萄糖酸钠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营养物质,灭菌,冷却,接种黑曲霉种子液,保持搅动、通气,并加入消泡剂,待菌体与发酵液分离后真空浓缩、结晶或喷雾干燥制成粉状葡萄糖酸钠。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已成为葡萄糖酸钠生产主导技术
均相化学氧化法 均相化学氧化法主要通过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定温度并加入次氨酸钠溶液和离子膜液碱,达到反应终点后过滤、浓缩、提纯获得葡萄糖酸钠。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中间步骤和副产物较多,纯度难控,产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
电解氧化法 电解氧化法是指在电解槽中加入浓度适中的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在合理温度和电流密度下通过恒电流电解,待结束后将电解液浓缩、结晶制成葡萄硬酸钠晶体。该工艺耗电量较大,反应速度不易控制,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
多相催化氧化法 多相催化氧化法是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在恒温和保持空气接入的条件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减压蒸馏、结晶、风干制成葡萄糖酸钠晶体。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平稳温和,但由于催化剂易失活,需经常更换,生产成本较高
酶法 酶法是一种葡萄糖酸钠生产新工艺,是指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反应后生成的葡萄糖酸通过中和得出葡萄糖酸盐系列产品。该方法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国外生产葡萄糖酸钠厂商数量较少,产量较低。而我国葡萄糖酸钠生产企业众多,代表包括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和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国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企业 基本情况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玉米淀粉、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多项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
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2001年6月,系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是亚洲主要的淀粉糖生产基地、麦芽糊精生产基地,全球主要的注射葡萄糖原料生产基地。
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建于2000年,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多个板块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及世界前列。旗下业务涵盖粮食收储、食品、油脂、功能糖醇、动物饲料、生物制药、热电、盐化工、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个大型产业。
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自2004年成立,产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建材、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物流运输、国际贸易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冶金、铸造、军事、化工、医药、陶瓷、化肥、食品等行业领域。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1日,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淀粉、食用葡萄糖、麦芽糖浆、葡萄糖酸钠和赤藓糖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出口量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硫脲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成全球最主要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绿色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硫脲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成全球最主要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绿色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硫脲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球硫脲产量的 85%以上,生产厂商包括益丰新材、红星发展、信科环化、宏凯化工、浩一环保等。其中益丰新材是行业内规模领先硫脲生产商。据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硫脲市场规模约8.51亿元。其中益丰新材在全球硫脲市场占有率约为 26.40%,排名第一。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在国

2025年06月24日
聚羧酸减水剂已成混凝土外加剂主力品种 行业终端需求低迷下市场呈减量态势

聚羧酸减水剂已成混凝土外加剂主力品种 行业终端需求低迷下市场呈减量态势

我国减水剂行业自发展以来,经历了从“普通减水剂”到“高效减水剂”再到“高性能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其中,高性能减水剂主要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在减水剂中的产量占比已达 84%,在各类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占比达到 57%。这一数据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不仅是减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