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渔船行业:供需两弱态势延续 机动渔船仍占大部分市场

一、行业基本概述

渔船全称为渔业船舶,主要是指进行鱼类捕捞、加工、运输的船舶统称。即包括捕捞和采收水生动植物的船舶,也包括现代捕捞生产的一些辅助船只(如进行水产品加工、运输、养殖、资源调查、渔业指导和训练以及执行渔政任务的船舶)。

渔船的分类方式多样。根据作业水域不同,渔船可以分为沿岸渔船、近海渔船、远洋渔船等;其中沿岸渔船主要在沿海或内海区域捕捞,近海渔船在距离海岸一定距离内的海域捕捞,而远洋渔船则在远离海岸的大洋区域进行捕捞。

按船体材料不同,渔船可以分为为木质、钢质、玻璃钢质、铝合金、钢丝网水泥渔船以及各种混合结构渔船。按功能不同,渔船可以分捕捞渔船、养殖渔船、渔业辅助渔船;按功率大小,可分为大型渔船、中型渔船、小型渔船;按推进方式,可分为机动渔船、非机动渔船。

按船体材料不同,渔船可以分为为木质、钢质、玻璃钢质、铝合金、钢丝网水泥渔船以及各种混合结构渔船。按功能不同,渔船可以分捕捞渔船、养殖渔船、渔业辅助渔船;按功率大小,可分为大型渔船、中型渔船、小型渔船;按推进方式,可分为机动渔船、非机动渔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供需两弱态势延续,产量、出口量均呈现不断减少

得益于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渔船行业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的船型研发与设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具备承接世界所有主力船型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和船用设备生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6%、60.2%和47.6%,均保持世界第一。

得益于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渔船行业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的船型研发与设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具备承接世界所有主力船型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和船用设备生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6%、60.2%和47.6%,均保持世界第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推动禁渔期,用来恢复渔业资源,叠加我国渔船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对于老旧渔船的淘汰,由此使得我国渔船数量不断减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渔船总数51.10万艘,同比下降1.9%;总吨位为1031.33万吨。其中内陆渔船占比为59.56%,海洋渔船占比为40.44%。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始推动禁渔期,用来恢复渔业资源,叠加我国渔船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对于老旧渔船的淘汰,由此使得我国渔船数量不断减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渔船总数51.10万艘,同比下降1.9%;总吨位为1031.33万吨。其中内陆渔船占比为59.56%,海洋渔船占比为40.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由于推动禁渔期,使得国内市场需求减弱,企业逐渐转向海外市场。使得目前我国渔船行业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但近年我国渔船出口规模整体也呈下降趋势,海外需求也不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渔船出口量为91艘,同比下降73.6%;出口金额为0.54亿美元,同比下降57.1%。

与此同时由于推动禁渔期,使得国内市场需求减弱,企业逐渐转向海外市场。使得目前我国渔船行业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但近年我国渔船出口规模整体也呈下降趋势,海外需求也不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渔船出口量为91艘,同比下降73.6%;出口金额为0.54亿美元,同比下降5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虽为世界造船大国,但渔船行业由于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专门的生产许可证和修造资质,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固定资产投入也比较大,使得高附加值渔船建造少。特别是远洋渔船方面,目前我国从事远洋渔船设计、建造的单位数量有限,自主设计建造的远洋渔船船型少,技术储备不足,整体建造水平落后,船舶工业先进的设计、建造技术未能惠及远洋渔船。因此提高我国渔船装备水平(特别是远洋渔船方面)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机动渔船数量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占据大部分市场

机动渔船是依靠本船机械动力来推进的渔船,是我国渔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增加渔业产出、提高渔民收入、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渔船整体市场走势基本相同,近年受禁渔、环保等政策及行业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我国机动渔船数量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上来看仍占据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机动渔船34.24万艘,占渔船数量的67%,其吨位1007.36万吨,总功率1837.02万千瓦。

同渔船整体市场走势基本相同,近年受禁渔、环保等政策及行业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我国机动渔船数量整体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上来看仍占据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机动渔船34.24万艘,占渔船数量的67%,其吨位1007.36万吨,总功率1837.02万千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机动渔船可分为生产渔船和辅助渔船。其中生产渔船是最主要的机动渔船,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也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产渔船32.90万艘(占96.08%)、总吨位886.13万吨、总功率1590.47万千瓦;辅助渔船1.35万艘、总吨位121.23万吨、总功率246.54万千瓦。

机动渔船可分为生产渔船和辅助渔船。其中生产渔船是最主要的机动渔船,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也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产渔船32.90万艘(占96.08%)、总吨位886.13万吨、总功率1590.47万千瓦;辅助渔船1.35万艘、总吨位121.23万吨、总功率246.54万千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远洋渔船近两年也表现不佳,渔船数量与总功率均有所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渔船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远洋渔船是指从事大洋性捕捞生产的船舶,一般配有冷藏加工设备、直升机。按照作业区域,远洋渔船可以分为大洋性渔船和过洋性渔船两类;按照用途,可分为远洋渔业调查船、远洋渔业捕捞船以及远洋渔业辅助船等。

远洋渔船是人类开发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装备保障。从20世纪初至今,远洋渔船凭借技术进步和船舶设计的改进,实现了远离海岸进行长时间捕捞作业。近年来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带动国内远洋渔船行业数量呈现增长态势。但进入2021年以来,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量为2559艘,同比2020年下降146艘。到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下降至2551艘。

远洋渔船是人类开发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装备保障。从20世纪初至今,远洋渔船凭借技术进步和船舶设计的改进,实现了远离海岸进行长时间捕捞作业。近年来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带动国内远洋渔船行业数量呈现增长态势。但进入2021年以来,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远洋渔船数量有所下降,数量为2559艘,同比2020年下降146艘。到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下降至2551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也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为297.1万千瓦。到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功率下滑至287万千瓦,同比下降3.4%左右。但总体来看,2015-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

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也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为297.1万千瓦。到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功率下滑至287万千瓦,同比下降3.4%左右。但总体来看,2015-2022年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尔夫球车行业出口面临美国关税挑战 场景革命、技术升级两大主线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高尔夫球车应用场景得到极大的拓展。在旅游景点与度假村领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引入高尔夫球车作为观光工具,这部分应用场景目前占比达20%。例如,一些大型的自然景区、主题公园等,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纷纷购置高尔夫球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便捷地穿梭游览。

2025年10月16日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智慧物流业正从单一场景向多元化纵深发展 企业需多维度差异化构建竞争力

近年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业作为关键支撑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物流模式在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物流服务的迫切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智慧物流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

2025年10月14日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连续16年全球第一!我国叉车内外销双增长 无人叉车成行业新引擎

在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叉车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我国叉车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9%;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11%,同比分别增长2.2pct/0.8pct。

2025年10月13日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成本降至万元 我国无人配送车行业盈利空间可期 国产企业进行海外试点

无人配送车正从技术示范驶向规模化商用。面对超千亿元的潜在市场,新老玩家纷纷涌入,导致车辆价格在数年间从百万级骤降至“万元时代”。这一关键变化,叠加全国超百城开放路权,正强力助推行业跨越盈亏平衡点,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部署,驱动快递、即时零售等场景的物流模式变革。2025年,物流巨头与科技公司集体加码,将无人配送车行业推向爆

2025年09月29日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运河经济”再崛起 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政策落地 国家战略有望重塑经济版图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2025年09月13日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