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出货量下滑但产能持续上升 多家上市企业业绩承压

前言:

自2023年起,受车企优化成本、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增速放缓,甚至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同时,受磷酸铁锂挤压,其出货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的占比持续缩小。此外,近年来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集中度逐渐提升,容百科技、南通瑞翔位于第一竞争梯队,2024年产量超过1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三元材料产能增长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其产能利用率处于偏低水平,2024年上半年仅有40%左右。同时,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内卷现象加剧,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导致其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走势。在此背景下,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多家上市企业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双双下滑。

1.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三元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种,主要包括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两种。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三元材料能量密度、比容量更高,能大幅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但与磷酸铁锂相比,其成本相对较高。

三元材料与磷酸铁锂终端应用相同,都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但由于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最高,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与整体成本的高低。因此,在考虑到成本时,下游厂商会更青睐于选择磷酸铁锂。目前,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储能领域对成本敏感性较高,因此其应用较少。

四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对比项目 钴酸锂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锰酸锂
比容量(mAh/g) 140-150 130-160 180-240 130-180
循环寿命(次) 500-2000 2000+ 1500-2000 500-1000
能量密度(Wh/kg) 180-240 130-160 180-240 130-180
安全性 一般 较好 较好
成本
低温性能 一般
环保性 一般,钴有放射性 一般
终端应用 电子产品等 储能、新能源汽车等 储能、新能源汽车等 两轮、三轮电动车及电动工具、低端储能等
优势 能量密度高、高温性能好、充放电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等 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高等 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 锰资源丰富、价格较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等
弱势 钴资源紧缺、价格高,循环寿命较差等 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等 生产工艺复杂、高温易胀气等 能量密度低、相容性差、循环寿命差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三元材料出货量下滑,占比进一步缩减

自2023年起,受车企优化成本、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我国三元材料需求放缓,使得其出货量增速下滑,甚至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约为64.3万吨,同比下降3.16%。同时,受磷酸铁锂挤压,其出货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的占比持续缩小,由2021年的38.57%下滑至2024年的19.53%。

自2023年起,受车企优化成本、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我国三元材料需求放缓,使得其出货量增速下滑,甚至在2024年出现负增长,约为64.3万吨,同比下降3.16%。同时,受磷酸铁锂挤压,其出货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中的占比持续缩小,由2021年的38.57%下滑至2024年的19.53%。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3.三元材料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三个梯队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近年来CR10超过70%。同时随着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集中度逐渐提升,CR10由2020年的77.4%增长至2024年的86.94%。

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近年来CR10超过70%。同时随着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集中度逐渐提升,CR10由2020年的77.4%增长至2024年的86.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若按照2024年产量,我国三元材料竞争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容百科技、南通瑞翔,其2024年产量均超过10万吨,分别为12.11万吨和11.26万吨;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有巴莫科技、厦钨新能、广东邦普、当升科技、五矿新能,产量在4-10万吨之间;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数量最多,包括宜宾锂宝、振华新材、天力锂能、贝特瑞、红马科技等企业,产量在4万吨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是我国三元材料市场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2024年接近20%。

s若按照2024年产量,我国三元材料竞争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容百科技、南通瑞翔,其2024年产量均超过10万吨,分别为12.11万吨和11.26万吨;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有巴莫科技、厦钨新能、广东邦普、当升科技、五矿新能,产量在4-10万吨之间;位于第三梯队的企业数量最多,包括宜宾锂宝、振华新材、天力锂能、贝特瑞、红马科技等企业,产量在4万吨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是我国三元材料市场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2024年接近20%。s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三元材料产能持续增长,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走势,多家上市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驱动下,我国三元材料生产企业积极扩能,带动其产能持续上升。但在2024年其扩产节奏明显放缓,产能达到141.47万吨,同比增长7.61%。随着三元材料产能增长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其产能利用率处于偏低水平,2024年上半年仅有40%左右,较多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内卷现象加剧,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导致其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走势,上半年全国均价约在125466元/吨,同比下跌134768元/吨,跌幅51.79%。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驱动下,我国三元材料生产企业积极扩能,带动其产能持续上升。但在2024年其扩产节奏明显放缓,产能达到141.47万吨,同比增长7.61%。随着三元材料产能增长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其产能利用率处于偏低水平,2024年上半年仅有40%左右,较多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我国三元材料行业内卷现象加剧,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导致其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走势,上半年全国均价约在125466元/吨,同比下跌134768元/吨,跌幅51.79%。

数据来源:SMM、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据观研天下统计,2024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共有6家上市企业,分别为容百科技、厦钨新能、当升科技、五矿新能、振华新材和天力锂能。2024年前三季度,受产品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这6家上市企业业绩承压,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龙头企业容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下降39.04%。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三元材料行业部分上市企业业绩情况

2024年产量排名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属净利润 同比增长
1 容百科技 113.2亿元 -39.04% 1.164亿元 -81.10%
4 厦钨新能 98.82亿元 -24.69% 3.675亿元 -10.89%
6 当升科技 55.25亿元 -55.95% 4.643亿元 -68.87%
7 五矿新能 37.73亿元 -54.90% -1.725亿元 -338.75%
9 振华新材 14.59亿元 -72.37% -3.313亿元 -981.19%
10 天力锂能 13.81亿元 -29.05% -1.707亿元 -51.8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在高排放企业碳减排政策及公用车辆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纯电动重卡成为新能源重卡市场主流,再加上续航里程突破,我国电动重卡电池销量飙升。同时,换新补贴致电池成本下探,叠加换电站推广力度加大,促进电动重卡电池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大电池厂商争相抢夺这块“大蛋糕”,纷纷推出针对重卡应用的电池新品和解决方案,以求在市场中占据一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经多年追赶,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且出口量实现跃迁。2024年国内玄武岩纤维产能产量全球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由2020年的不足0.6万吨跃升至2024年1.21万吨;2025年上半年其出口势头更加迅猛,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136.84%,且已超2024年全年出口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玄武

2025年08月13日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由于我国本土12英寸硅片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起步较晚,此前长期严重依赖于进口。不过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的驱动,我国以西安奕材、中环领先为代表的企业在12英寸半导体硅片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2025年08月13日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光伏和风电等绿色能源快速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维持在较高的景气程度,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1777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025年08月11日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低温超导材料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形成系统的商业化生产,且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聚变堆以及大型粒子加速器等装置中。目前已商用的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是NbTi和Nb3Sn超导线材,其中NbTi超导线材占据超导材料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主要凭借制备工艺成熟、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氦温区服役的聚变堆磁体、核磁共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储能行业企业出海订单爆表,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超50家。然而,中国储能海外市场之所以爆火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电力需求未被满足,比如美国老旧电网问题,欧洲光伏消纳问题,中东非洲的电力短缺问题等等。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下游应用领域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2022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90%。我国针状焦产能全球占比从2016年的32.71%提升至2020年的59.77%,到2024年上半年已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细分产品来看,油系针状焦产能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同时其产能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近年来,我国石墨电极出口规模基本稳定在30万吨/年以上水平。在经历2022-2023年连续下滑后,2024年其出口量回升至33.78万吨,同比微增0.33%,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25年上半年延续复苏趋势,1-6月累计出口17.44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4.10%。

2025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