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需求量巨大 我国工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16.4% 其中电力、化工等高耗水领域尤为显著

工业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用水及厂区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生产用水主要用途是:①原料用水,直接作为原料或作为原料一部分而使用的水;②产品处理用水;③锅炉用水;④冷却用水等。其中冷却用水在工业用水中一般占60%~70%。工业用水量虽较大,但实际消耗量并不多,一般耗水量约为其总用水量的0.5%~10%,即有90%以上的水量使用后经适当处理仍可以重复利用。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工业用水的需求量巨大。近年来中国工业用水总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较高,显示出工业用水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对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也促进了工业用水市场的增长,通过政府鼓励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这有助于降低工业企业的用水成本,进而推动工业用水市场的扩大。2020年以来受全球大环境影响我国的工业用水规模呈现波动态势,2023年我国工业用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133.75亿元,较2022年市场规模増长73.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2023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42.8mm,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5782.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4633.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7807.1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49.0亿m3。

2023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42.8mm,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5782.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6%。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4633.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7807.1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49.0亿m3。

资料来源:水利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工业是中国最重要的用水部门之一。据水利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06.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为970.2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4%。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工业是中国最重要的用水部门之一。据水利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06.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为970.2亿m3,占用水总量的16.4%。

资料来源:水利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电力

我国用水行业种类繁多,各行业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异,工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这3大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可划分为高用水行业。不同高用水行业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比例不同。火力发电行业是用水量较大的行业,约占全国工业用水总量的49%左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约占全国工业用水的20%左右。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火力发电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都有较高的工业用水重复率,造纸和纸制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率远低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工业用水为970.2亿m3,其中火核电直流冷却水490.0亿m3,占工业用水总量的50.5%。

我国用水行业种类繁多,各行业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异,工业包括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这3大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可划分为高用水行业。不同高用水行业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比例不同。火力发电行业是用水量较大的行业,约占全国工业用水总量的49%左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约占全国工业用水的20%左右。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火力发电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都有较高的工业用水重复率,造纸和纸制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率远低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2023年我国工业用水为970.2亿m3,其中火核电直流冷却水490.0亿m3,占工业用水总量的50.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化学工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用水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化学工业作为高耗水行业之一,其用水量在整体工业用水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如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主要用于冷却、稀释、洗涤和输送等过程。随着节水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节水措施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用水量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循环水系统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工业的用水量。

化学工业作为高耗水行业之一,其用水量在整体工业用水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如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主要用于冷却、稀释、洗涤和输送等过程。随着节水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节水措施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用水量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循环水系统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工业的用水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工业用水市场规模大,2023年中国工业用水总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约16.4%,高耗水行业如电力、化工、钢铁、纺织等对水资源的需求尤为显著。在这些行业中,电力行业的用水量占比最大,化工和钢铁。随着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部分高耗水行业的单位产品用水量正在逐步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市场的集中度。

在企业层面,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其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往往在工业用水管理上更具优势,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节水意识相对较弱,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中小企业也在逐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工业用水行业主要品牌

名称 品牌 品牌简介
重庆水务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具有完整供排水产业链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国环境企业50强位列第13位。公司专注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等水务环保产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现有52家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业务涵盖城镇供水、污水、中水、污泥、水环境综合治理、科技服务、环保装备等领域。拥有重庆市主城区88%的供水市场和全重庆92%的污水处理市场,市外业务延伸至四川、湖北、云南、河南等地。
国中水务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整个环保产业中的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分布式供排水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绿色可持续能源以及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各项技术达到了国内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并逐步推广至国际市场,是国内 A 股市场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产业结构的综合环保上市公司。
江南水务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年,其前身为成立于 1966年的江阴市自来水厂,主要经营自来水制售、排水及相关水处理业务、供水工程设计及技术咨询、水质检测、水表计量检测及对公用基础设施行业进行投资等业务,注册资本9.3521亿元,2011年3月17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99。目前业务涉及供水、市政工程、环境产业、基金投资等领域,拥有全资子公司6家,参股公司8家,合伙企业1家。公司拥有三座地面水厂,三座供水加压站,日供水能力110万立方米,平均日实际供水量约80万立方米,管理应急备用水源地两座。上市先后共收购23家乡镇水厂,DN100以上供水管网总长3479公里,水质综合检测能力199项,水费回收率99%左右,产销差率控制在9%左右,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管网压力合格率100%,用户服务满意率100%,均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
绿城水务 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一家供排水一体化、厂网运营一体化、具有完整水务产业链和多元投资主体的国有控股水务公司,主要从事自来水生产供应及污水处理业务,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负责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公司股票于2015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联合水务 江苏联合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全方位的水务公司,业务包括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市政工程业务,并积极拓展河湖流域水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水环境治理业务。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等方式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在水务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联合水务目前拥有自来水生产供应、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运营项目的协议和规划处理能力约为260万立方米/日。
中国水务 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HHO)前身为水利部1985年批准设立的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2005年6月由水利部联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为国家级专业从事水务环保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主要从事水资源配置和供应、区域间调水、城乡供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苦咸水淡化和固废处理等水务与环保行业投资运营管理及相关增值服务,具备提供投资融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包、装备制造、管理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在高排放企业碳减排政策及公用车辆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纯电动重卡成为新能源重卡市场主流,再加上续航里程突破,我国电动重卡电池销量飙升。同时,换新补贴致电池成本下探,叠加换电站推广力度加大,促进电动重卡电池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大电池厂商争相抢夺这块“大蛋糕”,纷纷推出针对重卡应用的电池新品和解决方案,以求在市场中占据一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经多年追赶,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且出口量实现跃迁。2024年国内玄武岩纤维产能产量全球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由2020年的不足0.6万吨跃升至2024年1.21万吨;2025年上半年其出口势头更加迅猛,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136.84%,且已超2024年全年出口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玄武

2025年08月13日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由于我国本土12英寸硅片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起步较晚,此前长期严重依赖于进口。不过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的驱动,我国以西安奕材、中环领先为代表的企业在12英寸半导体硅片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2025年08月13日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光伏和风电等绿色能源快速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维持在较高的景气程度,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1777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025年08月11日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低温超导材料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形成系统的商业化生产,且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聚变堆以及大型粒子加速器等装置中。目前已商用的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是NbTi和Nb3Sn超导线材,其中NbTi超导线材占据超导材料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主要凭借制备工艺成熟、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氦温区服役的聚变堆磁体、核磁共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储能行业企业出海订单爆表,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超50家。然而,中国储能海外市场之所以爆火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电力需求未被满足,比如美国老旧电网问题,欧洲光伏消纳问题,中东非洲的电力短缺问题等等。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行业产能全球占比又升级 油系针状焦表现突出 高端化仍是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下游应用领域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2022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90%。我国针状焦产能全球占比从2016年的32.71%提升至2020年的59.77%,到2024年上半年已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细分产品来看,油系针状焦产能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同时其产能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我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高功率化趋势显著 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 出口市场渐回暖

近年来,我国石墨电极出口规模基本稳定在30万吨/年以上水平。在经历2022-2023年连续下滑后,2024年其出口量回升至33.78万吨,同比微增0.33%,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25年上半年延续复苏趋势,1-6月累计出口17.44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4.10%。

2025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