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陀螺仪、速度计不断渗透 IMU迎增长空间 国产竞争力待提升

惯性传感器为MEMS传感器最大细分品类,2023占比达35%

MEMS传感器能够感知某些物理、化学或者生物量(如压力、可见光、声音、温度等)的存在和强度,并能将感知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系统对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按照感知技术,MEMS传感器分为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其中惯性传感器为MEMS传感器最大细分品类,2023年占比达35%。

MEMS传感器能够感知某些物理、化学或者生物量(如压力、可见光、声音、温度等)的存在和强度,并能将感知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系统对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按照感知技术,MEMS传感器分为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其中惯性传感器为MEMS传感器最大细分品类,2023年占比达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核心产品--陀螺仪、速度计市场不断渗透,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规模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产品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其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最为核心,磁力计通常作为辅助或补充因而重要性次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陀螺仪市场应用以激光陀螺仪(第一代)、光纤陀螺仪(第二代)、MEMS 陀螺仪为主。其中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应用时间较早且具有精度高的优势,主要应用于战术级、导航级、战略级的领域,但由于其体积大、成本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差,大规模量产能力有限,制约着上述应用平台向小型化、低成本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发展。MEMS 陀螺仪具有低成本、小体积、高可靠、易于批量生产的优势,随着精度不断提升以及降本需求增多,MEMS 陀螺仪将逐步向中低精度两光陀螺应用领域渗透。

MEMS陀螺仪按照核心性能分类

类别 应用领域 零偏稳定性(°/h) 标度因数精度(ppm) 角度随机游走(°/√h) 陀螺仪技术
消费级 消费电子 >15 >1000 >0.5 MEMS 陀螺仪
战术级 高端工业(如测绘,资源勘探)、车辆和飞行体 0.15 - 15 100 - 1000 0.05 - 0.5 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动力调谐陀螺仪、MEMS 陀螺仪
导航级 航空,长航时无人系统 0.01 -0.15 1 - 100 0.01 - 0.05 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动力调谐陀螺仪、MEMS 陀螺仪
战略级 航天,航海 <0.01 <1 <0.01 机电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MEMS加速度计利用敏感结构将线加速度的变化转换为电容的变化量,最终通过专用集成电路读出电容值的变化,得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值。MEMS 加速度计同样具有MEMS 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标度因数精度的核心性能参数。根据这些核心性能参数,可以将加速度计分为消费级、战术级、导航级、战略级,在消费电子、汽车、工业、高可靠等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

MEMS加速度计按照核心性能分类

类别 零偏稳定性(ug) 标度因数精度(ppm) 加速度计技术
消费级 >1000 >1000 MEMS 加速度计
战术级 50 - 1000 <1000 MEMS 加速度计、石英加速度计
导航级 5 - 50 <500 机械摆式加速度计、石英加速度计、MEMS加速度计
战略级 <5 <10 机械摆式加速度计、石英加速度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市场持续渗透,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空间广阔。2022 年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77.4 亿元,预计 2027 年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 125.7亿元。

随着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市场持续渗透,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空间广阔。2022 年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77.4 亿元,预计 2027 年我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 125.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低空经济领域蓬勃发展我国IMU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IMU 即惯性测量单元,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及加速度的装置。一个 IMU 通常包含三个轴向的陀螺仪和三个轴向的加速度计,以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率和加速度。得益于低空经济、高阶智驾、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发展,IMU市场规模及占比将逐步提高。预计 2027 年我国IMU市场规模达到 75.5 亿元,占MEMS惯性传感器总市场规模的 60.06%。

IMU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应用情况
低空经济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四张网”,包括配套物理设施的“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数字空域及操作系统的“航路网”、数字化管服系统的“服务网”。“四张网”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框架,其中空联网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低空飞行进行全面感知、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既有利于飞行数据的收集分析,也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导航设施是空联网的组成部分,当前低空导航网主要以 GPS、北斗等为代表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主,逐步融合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能力。其中,卫星导航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依靠分布在太空的多颗卫星向地面或低空的接收设备发送信号,接收设备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等参数,计算出自身的位置(经度、纬度、高度);惯性导航定位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中的陀螺仪测量物体的角速度,加速度计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然后通过积分运算推算出物体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视觉导航定位通过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然后利用图像识别、特征匹配、视觉里程计等技术手段,与预先存储的地图(如三维地图)或已知的地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各种定位手段各有其优缺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飞行器的导航定位逐步发展成多源融合、多冗余设计的模式,带来 IMU 的潜在增量。
高阶智驾 L2+等高阶智驾方案逐步落地,智驾关键零部件的需求相应增加。在 L2+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中,高精定位模块至关重要,卫惯组合(GNSS+IMU)是目前高精度定位技术的主流方案。其中,GNSS 全名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当感知到卫星数据后,GNSS 模块负责解析卫星数据,获取卫星坐标(x,y,z),但由于存在天体物理模型误差、星间误差、传播误差等,GNSS 只能给出车辆大概位置,其精度在米级别,定位精度不足,因而需要通过 RTK 服务将误差进行纠正。RTK是一种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通过将车辆附近空间的误差因子计算出来给到车辆,用以修正定位。一般自动驾驶使用的是六轴 IMU,包含了三个单轴的加速度计和三个单轴的陀螺仪,加速度计检测物体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而陀螺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IMU 可以在卫星信号消失时,推算出车辆的准确位置,但 IMU 的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累计,因此也需要 GNSS+RTK 隔段时间来纠正,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担任起自动驾驶的定位工作。
人形机器人 目前,人形机器人历经实验室beplay下载软件 以及应用推广阶段后,已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而进一步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之一在于实现机器人的beplay下载软件 自主运动,这要求人形机器人具备灵活的“大小脑”和“四肢”,IMU 即起到了“小脑”的作用。与传统机器人依赖固定轨道或高精度地图不同,人形机器人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动态环境。IMU 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及加速度的设备,在人形机器人中扮演者“动态感知中枢”的角色,是实现自主导航、动态平衡和精细操控的关键组件。在人形机器人中,IMU 被广泛应用于头部、四肢等关键部位,主要起到姿态控制和平衡、导航和定位、动作执行和路径规划三个作用,并借此提升机器人运作安全性。由于人形机器人对惯性导航传感器小型化、集成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低成本高性能的 MEMS 惯性传感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目前,MEMS IMU 已在两足人形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 Atlas 等知名人形机器人,均内置多个 IMU,分别安置于头部、双足和胯部等关键部位,确保动作流畅精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被国际巨头瓜分,国内厂商竞争力仍待提升

MEMS 产业作为高度技术、资本及智力密集型领域,天然形成了多重进入壁垒,使得市场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国外厂商起步较早,在整体资产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在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领域,这一情况尤为凸显,市场份额集中在 Honeywell、ADI 等行业巨头手中,而中国企业在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的占有率较小。根据数据,国内 MEMS 加速度计市场份额TOP4均为海外企业,总占比达69%;国内IMU市场份额TOP5均为海外企业,总占比达93%。

在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领域,这一情况尤为凸显,市场份额集中在 Honeywell、ADI 等行业巨头手中,而中国企业在高性能 MEMS 惯性传感器市场的占有率较小。根据数据,国内 MEMS 加速度计市场份额TOP4均为海外企业,总占比达69%;国内IMU市场份额TOP5均为海外企业,总占比达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国内厂商正加大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深耕细分市场。目前具备MEMS陀螺仪或加速度计设计能力的国产厂商主要有芯动联科、明皜传感(苏州固锝子公司)、士兰微、星网宇达、深迪半导体、矽睿科技、美泰科技等,其中同时具备MEMS 陀螺仪或加速度计设计能力的主要是芯动联科、士兰微、美泰科技、中星测控、微元时代等。从产品性能来看,芯动联科和美泰科技的导航级、战术级产品性能远高于士兰微的消费级产品。在贸易摩擦等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需求将为我国 MEMS产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MEMS 惯性传感器加速进口替代,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排名也将不断提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 IP——撬动芯片市场的关键 行业强势增长下芯原股份等中国企业杀出重围

半导体IP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在集成电路早期,由于芯片种类有限且设计难度较低,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能够独立完成全流程,因此独立的IP厂商并不多见。然而,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崛起,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已达数十亿个。这使得芯片设计的流程愈发复杂,研发费用水涨船高。同时,芯

2025年09月08日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光掩模行业迎 “量价齐升” 需求与技术共振下国产正加快追赶美日步伐

掩模版属精密度较高的定制化产品,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半导体厂先进制程(45nm 以下)所用的掩模版大部分由自身专业工厂生产,但对于 45nm 以上的掩模版,晶圆厂出于 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向独立第三方掩模版厂商进行采购。在第三方掩模版市场中,主要参与者为境外知名企业,其中日本凸版印刷、美国 Photronic

2025年09月05日
AI服务器出货激增引爆高端电子布行业 巨大供需缺口带来国产替代黄金机遇

AI服务器出货激增引爆高端电子布行业 巨大供需缺口带来国产替代黄金机遇

巨大的供需缺口下国产替代加速推进。2025年以来国内企业加速扩产,逐步替代进口,抢占市场份额。如宏和科技随着黄石基地的投产,高端电子布产能增长42%。中材科技一代布月出货量稳定在200万米,二代布产能目标瞄准2025年底月产量达到100万米,并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一个年产2600万米的特种玻纤布项目,预计到2026年项

2025年09月04日
9.3大阅兵无人装备方阵首秀!四足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刚需凸显 beplay网站地址
市场活跃

9.3大阅兵无人装备方阵首秀!四足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刚需凸显 beplay网站地址 市场活跃

9月3日我国阅兵仪式举行,多种新型装备首次亮相,尤其是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其实,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我国四足机器狗便亮相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并演示了城市作战机动能力。目前,我国四足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且更刚需,玩家数量较少,市场竞争格局较好,且在蓝海市场中大部分企业处于刚起步阶段。

2025年09月04日
新兴应用领域为陶瓷电容器市场打开新增长曲线 行业贸易逆差额下滑

新兴应用领域为陶瓷电容器市场打开新增长曲线 行业贸易逆差额下滑

新能源汽车因电动引擎、电控系统、直流转换器、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大量应用,其单车MLCC用量是传统燃油车的6倍左右。同时,新能源汽车对MLCC的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包括高功率、高频率、高可靠性及更小体积等。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销量不断攀升,为陶瓷电容器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5年1

2025年09月04日
从寒武纪股价持续飙升透视我国AI芯片行业市场国产化攻坚战

从寒武纪股价持续飙升透视我国AI芯片行业市场国产化攻坚战

2025年8月29日,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的股价已经超过了贵州茅台,成为新的“股王”。尽管寒武纪股价已经涨了一段时间,涨幅也不低,但后劲仍然很足,主要来自消息面、政策面、供需面等的利好刺激。更深层次是,AI芯片基本矛盾仍在于高端芯片供需的严重不对等和“自主可控”的战略性刚需。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射频滤波器行业迎5G机遇 本土企业竞逐国产替代

我国射频滤波器行业迎5G机遇 本土企业竞逐国产替代

手机是射频滤波器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其通信质量高度依赖滤波器性能。手机每新增一个频段,就需要配备相应频段的滤波器,因此频段数量增加直接推动了射频滤波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尤其是5G手机,相比4G手机支持更多频段、运行频率更高,不仅对射频滤波器的数量需求大幅增加,对其抗干扰能力、信号滤波精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2025年09月02日
AI将驱动全球先进封装行业高增 2.5D/3D技术有望爆发 中国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

AI将驱动全球先进封装行业高增 2.5D/3D技术有望爆发 中国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

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先进封装产业整体体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但先进封装市场渗透率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行业成长空间仍存。根据数据,2024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达698亿元,同比增长21.8%;2024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渗透率为40%,低于全球的55%。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