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针状焦下游应用领域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2022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90%。我国针状焦产能全球占比从2016年的32.71%提升至2020年的59.77%,到2024年上半年已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产能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细分产品来看,油系针状焦产能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同时其产能占比不断提升,已确立行业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针状焦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1.针状焦下游应用高度集中,锂电池负极材料快速发展创造可观需求增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针状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针状焦是一种具有导电率高、易石墨化、低热膨胀系数等特点的优质材料,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有明显纤维纹理走向,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针状焦也是制造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优质石墨电极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钢铁、国防、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我国针状焦下游应用领域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特征。根据2022年行业数据,针状焦消费结构中,锂电池负极材料与石墨电极两大下游应用占比合计超过90%。从具体消费结构来看,石墨电极作为传统主力应用领域,以超过50%的占比稳居针状焦第一大消费市场;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以47.95%的市场占比成为针状焦第二大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石墨电极产品中,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是主要使用针状焦作为原料的两大品类。作为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这两类石墨电极的合计产量占比达到86.46%。近年来,我国石墨电极产量始终维持在70万吨以上,为针状焦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需求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对针状焦的消耗量显著高于高功率产品——生产1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需要1.3吨针状焦,是高功率产品0.39吨需求量的3倍以上。这种差异化的原料需求特征,使得针状焦市场与石墨电极产品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各类石墨电极主要原材料构成及下游应用情况
对比项目 | 普通功率石墨电极 | 高功率石墨电极 |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
主要原材料构成 | 1 吨需 1.3 吨石油焦+0.28 吨煤沥青 | 1 吨需 0.39 吨针状焦+0.91 吨石油焦+0.27 吨煤沥青 | 1 吨需 1.3 吨针状焦+0.26 吨煤沥青 |
下游应用 | 主要用于炼钢、炼硅、炼黄磷等的普通功率电炉 | 主要用于炼钢的高功率电弧炉 | 一般用于炼钢用超高功率电弧炉中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势,已成为电弧炉炼钢领域的重要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能够有效降低炼钢单位能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随着电弧炉炼钢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石墨电极产品结构呈现出显著的高功率化发展态势。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占比已提升至59%,较2023年提高6.68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更是大幅提升了17.6个百分点。这一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将通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更高的原料消耗强度,持续拉动针状焦的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炭素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注:各品类的产量数据来自协会的不完全统计
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作为针状焦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从41.8万吨大幅增长至211.5万吨,实现了近四倍的规模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98%,为针状焦行业创造了可观的新兴需求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2.针状焦产能快速增长,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针状焦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2020年至2024年6月,产能从105万吨跃升至325万吨,增长超过3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针状焦生产国,且全球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数据显示,我国针状焦全球产能占比从2016年的32.71%提升至2020年的59.77%,到2024年上半年已占据全球四分之三的产能规模,我国针状焦产能全球占比进一步升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油系针状焦产能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已确立其行业主导地位
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针状焦包括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大类,其中油系针状焦主要原料系石油炼化过程中的副产品燃料油及沥青,煤系针状焦的主要原料系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煤焦油。煤系针状焦受原料特性、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产品品质不及油系针状焦。2019年以来,随着油系针状焦生产技术的持续突破及下游应用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油系针状焦产能进入快速扩张期,增长速度总体快于煤系针状焦。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油系针状焦产能已达200万吨,相较2023年增长11.11%;而煤系针状焦产能为125万吨,与上一年年持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油系针状焦的产能占比从2019年的41.90%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61.54%,五年间实现了近20个百分点的跨越式增长;煤系针状焦的产能占比则从58.10%下滑至38.46%,此消彼长之间,油系针状焦已确立其行业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针状焦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针状焦行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即低端产能过剩,但高端针状焦(比如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本体和接头用针状焦等)供给不足。展望未来,高端化发展仍是行业主旋律。生产企业将通过持续优化原料体系和工艺技术,重点突破关键性能指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这一转型升级过程将显著提升国产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替代进口高端产品,更好地满足下游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日益提升的严格要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